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礼仪"是近年高校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针对这门课程知识容易理解,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特,最,在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表演创设情景,多媒体教学模拟情景,学生角色扮演融入情景,案例分析导入情景等具体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学生通过参与和互动交流去体悟情景,并把这种体悟转化为真实情景中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做到知礼仪、习礼、守礼、用礼.  相似文献   

2.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将礼仪课程做为普遍开设的一门技能课,以期通过学习使学生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生存发展奠定基础。但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对这门实践性、实用性、趣味性很强的课程并没有表现出很多的兴趣,学生的个人行为也没有很多实质性的改变。可见很多学校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课堂演练模拟实训法、情景模拟实训法、角色扮演实训法等教学方法能充分展示礼仪课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训练学生掌握礼仪知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礼仪这门课程在提升大学生素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对礼仪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礼仪教学中的情境模拟教学方法予以总结,指出情景模拟教学这种在礼仪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优势,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在不同场合应遵守的不同礼仪,从而更好地知礼、懂礼、学礼、用礼.  相似文献   

4.
礼仪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通过对服务类专业礼仪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到考核方式的课程改革,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礼仪素养和情感服务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大学新生进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上课效果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情景、关注每个个体特征、师生对话探讨等方式还原课本内容让学生在经历中了解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将有利于提高该门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系统的礼仪实训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礼仪课程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灌输型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实训课程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面对此现状,结合大连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礼仪课程教学实践,提出高职商务管理类专业职场礼仪"程阶式"的实训模式,使学生掌握商务礼仪知识和职业岗位要求的礼仪技能,提升了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7.
黄学科 《广西教育》2010,(19):10-10
为了传承和弘扬祖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结合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我校将礼仪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把"文明礼貌、举止端庄、气质高雅"作为培养目标,创新活动载体,通过“一对一展演”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使礼仪教育具体化。  相似文献   

8.
《文秘职业英语》是中英文秘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门课程既要培养涉外秘书岗位上用英语进行秘书业务能力处理的职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根据涉外文秘岗位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原则,本课程的教学可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商业礼仪》是商贸类职业学校一门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加强礼仪观念,培植习礼意识,养成施礼习惯,谙练商业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学会在商业交际场合正确地行礼如仪。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商业礼仪的一般常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农庆 《学子》2014,(5):73-73
礼仪课程是文秘专业的普遍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知识性和操作性,这门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规范其礼仪行为,提高其礼仪修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及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本文根据文秘礼仪的作用,就如何提高文秘礼仪实训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文秘专业的学生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设了一门综合实践课程——"了解身边的历史",就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做了一些尝试。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创设情景是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开展活动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相关的情景,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环境中,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感受情景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服务礼仪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通过总结城轨交通服务礼仪的教学实践,对情景教学法在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作为一名品德课程老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做中学、做中悟的目的。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去思考,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要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迁移到教学中,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观念在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阐释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锻炼健康体魄,体悟跆拳道"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内涵,讲述跆拳道教学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直觉体悟"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写作思维方式,是进行诗歌、散文创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在"直觉体悟"内涵解析的基础上,解构了其在中学语文写作中的实际意义,并提出了在中学语文写作中运用的五点建议:创建丰富的情景,激发体验;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把握最佳直觉体悟时机;咬文嚼字、体悟细节描写;发挥直觉体悟的直觉功能,以期能进一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孟贵会 《文教资料》2014,(34):165-166
礼仪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要使学生充分体会出学习礼仪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地学习礼仪。贴近学生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不断进行礼仪课程开发,提高课程实用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塑造自身形象、提升自身素质和气质的内在需求,使之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守礼、用礼。  相似文献   

17.
社交礼仪作为一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自身修养的课程,在各大高等院校已得到重视。文章主要探讨艺术类院校开设社交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旨在完善艺术院校的礼仪课程教学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为众多《大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但多年来,由于教学方式的缺乏想象,一成不变,学生的体悟难以深入其中。文章以民间歌谣产生的一般规律为依据,通过对《采薇》原始版本产生情景的大胆推测,以"篝火旁苍凉的吟唱"为核心情景,采取了一种尝试性的情景与情节的设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施步骤来展开相关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商务谈判"课程是高等院校经管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应用性质课程。情景模拟教学被广泛运用到商务谈判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情景模拟教学分为情景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总结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是以小学低段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其教材的编写具有情景性。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生活事件,图文并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还原教材中的生活情境、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开发教材中的弹性情境”等途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筑生活化的情境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感受,内化体悟,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