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建荣 《物理教师》2004,25(11):45-46
高中学生由于对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理解不完善,或者对某个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偏差,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发生错误.认真分析物理问题错解的原因,找出对所学物理知识点理解的缺漏或思维方法上的偏差,从而切实加以改进,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错误中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物"理"务"理"悟"理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好物理,应按照由"物"理、"务"理到"悟"理这三个阶段进行. 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物理现象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就是要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含,以"物"提示理的真谛.这一阶段是感性认识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薛义荣 《物理教师》2007,28(2):4-5,7
由于图像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等特点,因此在物理习题中经常出现.对于图像类问题,可分别从点、线、面、形、体等多个角度进行突破.物理图像中的“点”,是认识图像的基础,它代表着某一个物理状态,也包含着该物理状态对应的特征,本文就从几个特殊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物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正负号所包含的不同意义进行了归纳总结.从一个独特角度充分展示出物理学科既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科学美.  相似文献   

5.
梅淑萍 《师道》2007,(4):37-38
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绝大部分是从课堂45分钟而来。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兴趣、爱好的培养,对物理规律的掌握都离不开这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开发,物理方法的传授,研究分析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能力的提高等也大都在课堂内完成。课堂教学的好坏,[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将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传统的物理学史习题多以检测学生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记忆为主,例如检测学生对物理学上的重大事件(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理论建立等)的记忆;对发现物理学重大事件的科学家名字的记忆;对物理学上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的记忆等.这些习题所考查的物理学史内容较为单调,难以反映学生掌握物理学史的真实情况.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有必要开发和编制  相似文献   

7.
学生一般在遇到遵循的物理规律相同,但提供的物理情景新颖,信息陌生,物理过程独特一类物理问题时,就感到难度大,束手无策;而遇到物理情景较熟悉,物理过程似曾相识的一类问题,又往往因为审题不严,不注意题中所给条件的细微区别,而出现错误。前者,我们称之为“质同形异”类问题;后者我们称之为“形同质异”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余爱春  周家辉 《物理教师》2007,28(5):64-64,66
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十分注重考查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竞赛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要求学生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本文从近几年的全国物理竞赛试题中,选取了一组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摄影照相”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对学生们的物理学习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的理论和规律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模型"基础上的,物理习题就是依据一定物理模型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模型"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知识应用类试题以现实生活、高新技术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其特点是:①题设实际情境来自生活或生产中的物理问题;②试题展现的物理情境离不开课本知识,但又不局限在课本以内;③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比较鉴别能力属逻辑思维方式,通俗地讲,比较鉴别能力是比较事物的共同点和它们的差异.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是从感知开始的,要区别各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找出各个物理现象和形式的差异,就需要比较鉴别.比较和鉴别的方法是中学物理中经常应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在解答物理习题时广泛运用,通常是进行事物特征的比较,即比较其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异同,比较题目阐述物理过程在不同阶段的异同.通过这些比较,进而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有些物理习题,貌似不同,即物理条件不同,而其物理规律却是相同的.解题中,要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相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启”、“读”、“议”、“讲”、“练”、“评”教学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启”、“读”、“议”、“讲”、“练”、“评”教学法。该教学法共分六个步骤。 1“启”是指物理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生动的物理学史或故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物理情景等方式来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解释物理现象、探索物理问题的求知欲。“启”是本教学方法的首要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物理科学、物理学科和课程、物理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把物理科学“转换”为中学物理学科、把中学物理学科“转换”为学生的物理探究活动的两次“转换”。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比较法”在认识事物中的作用,并针对物理概念比较抽象的特点,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引入新概念、深化理解概念和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自身价值,就不能忽视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通过显形教学与隐性渗透,物理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培养批判精神、形成整体的物理知识观、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比起初中物理在难度上明显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呢?笔者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若在物理教学中能注重培养学生"物理过程"分析的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学习物理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为摆脱物理教学中出现"偏难怪错"题的痼疾,物理教学工作者曾提出了"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的导向作用、物理教材编写知识面拓展以及物理错误试题的归纳与整理等思路.然而仍需反思的是"应用"并非物理学的完整内涵,物理课程的知识面与知识结构应共同变化,并且规避物理错误试题仍然任重道远.对未来的展望包括整理我国物理教学历史的思想成果,促进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合,发扬我国物理教学研究的独立性与前瞻性,并以物理教师教育促进教学痼疾的矫治.  相似文献   

18.
林德志 《物理教师》2006,27(4):6-47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能为学生多样化学习物理知识创造环境,同时能使信息技术成为认知、探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MATLAB作为工具协助完成实验,实现实时测量、数据处理、图像绘制的一体化,突出了现代化测试手段和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物理成绩明显下降,直到高一结束成绩才稍有反弹。据有关数据分析表明,初高中的物理过渡教学上出现了"台阶",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本文对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过渡教学,跨越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实验教学还是解题训练,教师们在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心态下,让许多物理课堂缺失了"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理解和解读".而"物理过程"正是物理学科的精华.本文试从实验教学、习题教学、物理学史教学中如何重视物理过程,培养师生的"过程意识"入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