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中,同学们感觉最难的是摩擦力,在摩擦力中又以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最难.本文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摩擦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两种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方法不同,方向的判定方法也不同,学生在这里容易出错.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对于物体间是否有摩擦力、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性质和方向、怎样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不少学生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摩擦力的关键是:首先在于认识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区别;其次,在判断静摩擦力方向和大小时,应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而不应仅凭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笔者根据学生理解摩擦力出现的一些常见错误,现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摩擦力是一种重要性质的力,在学习摩擦力知识及分析摩擦力方向的练习中,多数学生感到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摩擦力受力分析讲解过程中,如果能有一个方便操作的摩擦力演示装置,能够将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直观地显示出来,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正确的思维形成.笔者通过反复研究发现,利用带滚轮的演示小车和轻质弹簧配合,经过组合改装,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的教与学.始终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和错误前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产生了许多误区。本文笔者结合指导学生反思性学习实践的研究和教学体会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例举了高中生在学习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了纠误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6.
摩擦力是一种常见力,是中、高考的热点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对摩擦力的产生、大小、方向以及做功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导致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出现错误。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力图帮助学生澄清事实并达到了与各位同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摩擦力有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之分.解题时要弄清是哪一种,要对照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或物体的平衡条件去考虑物体向有无摩擦力,再考虑它的方向、大小、种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涉及摩擦力的各类问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热点.要正确分析摩撩力.需要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做全面的了解.进行综合考虑,当影响摩擦力的一些条件发生“突变”时,摩擦力也可能随之改变.这类“突变”问题归类讨论,有助于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贵刊2005年第12期刊载了《关于摩擦力教学的难点突破》一文。读后受益匪浅.摩擦力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摩擦力的三点特性,即摩擦力的矢量性、被动性和突变性.本文想针对摩擦力的突变性。结合平时教学设计的一些情景,对摩擦力“突变”问题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纵观历年高考,摩擦力都是必考内容,有时摩擦力考点单独出现。有时与牛顿定律、动量、动能结合在一起,所以摩擦力是高一物理学习的重、难点之一.不少同学在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易错,因为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且与接触面相切,往往不易搞清楚,从而导致出错.笔者从教学中总结出三条分析物体是否受摩擦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分析摩擦力的问题时,常出现以下问题:对摩擦力产生条件中和摩擦力方向中的“相对”二字的含义理解不深刻,常常错误认为“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相似文献   

12.
一个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佯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华 《物理教师》2004,25(8):27-29
在目前普遍流行的物理教科书中,存在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的错误算法.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区别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质心动能定理中的摩擦力的功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摩擦力的功.在质心动能定理中摩擦力的功是虚功,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摩擦力的功是实功.本文给出了在特殊情形下计算滑动摩擦力做实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胡东明 《物理教师》2009,30(3):16-17,19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觉得很难学,其中一个原因是对知识不注重积累,不注意归纳,对知识理解不全面.对摩擦力的理解便是如此.摩擦力贯穿于整个力学中,学好摩擦力能进一步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摩擦力的计算分成两大类:一是求相对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二是求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可通过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摩擦力.一、求相对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例1如图1所示,用F=10N的力拉一重40N的物体,物体没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若改用20N的力来拉该物体,仍未动,则此时摩擦力的大小应为.分析:首先要明确静摩擦力的方向.由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右的拉力,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故静摩擦力的方向向左,其次抓住本题中的关键词“没动”,即物体处…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知识.对于物体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它的大小和方向怎样,不少学生模糊不清.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摩擦力的几种"被动变化"不理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有关摩擦力做功的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各届学生中都有不少人存在如下一些模糊的认识: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所以无论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一定做负功;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系统内一对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系统内摩擦力的总功一定为零.为了澄清这些模糊认识,这里准备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摩擦力做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何分析摩擦现象,理解摩擦力这一个难点,有时一些表面现象掩盖问题的内涵,容易导致产生错误.研究摩擦时要多联系生活经验,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这里就如何分析、挖掘摩擦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弹力和摩擦力都为被动力,因此存在着应变性.当物体运动情景和受力情况明确时,弹力和摩擦力方向及相应的大小具有确定性.当物体运动情景不明或受除弹力、摩擦力以外的力大小无法确定时,相应情景下弹力和摩擦力方向及相应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在某些习题上表现为存在多个可能的正确选项,这一点是高考对弹力和摩擦力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摩擦力"是中学物理力学部分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一些复杂问题中,摩擦力是否存在.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等问题的考题很能考查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因此,摩擦力也就成了各地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并且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常有出现,且类型多,特别是静摩擦力随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发生变化,其大小与方向均有可能变化的情况对应于物理过程的转变及临界状态的分析.以下笔者就摩擦力的四类常见"突变"问题各举一例,以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关摩擦力的考查在各地高考和各级考查中出现的概率较大,在“力”这部分内容中,对摩擦力的理解也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对各级考查中有关摩擦力内容考查方式的探讨与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