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针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中普遍缺少或弱化了纠偏这个环节,探讨建立或完善质量纠偏机制;阐述为了使质量纠偏机制能够有效地实施,必须建立纠偏组织系统与纠偏机制,建立纠偏保障制度,并在质量纠偏的实施过程中遵循及时性、分层决策和定期分析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某桥墩桩基偏位分析与纠偏实施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桥墩桩基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两基桩产生偏位的主要原因。采用卸载止推、反向堆载、挖坑卸荷、强力牵拉等综合纠偏方法对产生偏位的两基桩实施纠偏,经过一个多月的缓慢纠偏使两桩基基本恢复原位,纠偏后经桩身低应变动测(反射波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新闻播音中出现了“说”新闻这种新颖的播音方式,并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说”新闻这种播音方式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理性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说”新闻这种播音方式更好地为时代、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创造,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版高中数学教材我省从2001年秋开始使用,我在使用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物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子夜>文本中的一个细节的考察,发现在作者的文本叙述和理论描述之问存在的缝隙,从而纠偏了以往大多数论者单纯从后者出发的看法,并展现出茅盾创作中现实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纠偏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冷轧厂轧制线上,带钢纠偏设备本体缺陷产生的原因、种类和调整要求。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地基沉降的因素和计算方法,及基础差异沉降对油罐的影响,介绍了油罐基础沉降半圆周挖沟纠偏法的原理,并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挖沟位置,挖沟长度以及挖沟深度与宽度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探究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从现实生活和学科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与接受性学习一样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下面就是在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毕业论文的“纠偏”毛天路,张宪彬从字面上看,“纠偏”即纠正偏差,修正错误。具体到毕业论文,则是针对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予以匡正和指导,针对答辩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跑题”现象提请注意。从指导教师和主答辩教师的角度讲,“纠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贯穿于毕业论...  相似文献   

11.
在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中,托辊的使用性能和合理布置对于带式输送机的正常使用、稳定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过去,受到机械加工工艺水平及设备精度低的限制,托辊的加工精度成为影响托辊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年皮带机设计经验与生产经验的积累以及用户反馈发现,托辊轴承的使用寿命才是其使用性能及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利用PLC控制技术、步进驱动技术对机械操控系统电气化改装,通过控制逻辑分析,设计PLC控制程序。运用人机界面显示压路机控制状态和参数设定,方便操作人员对压路机状态的监视。通过PLC和PC端的无线通信,实现无人驾驶及远程遥控设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始轴辊堆焊设备定位精度差、加工质量不稳定、堆焊效率低等缺陷,提出利用FX2N-20GM定位模块、FX2N系列PLC和步进电机组合的控制系统方案。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实现焊枪与轴辊联动控制,保证轴辊获得准确堆焊齿形,大大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张紧辊为控制对象,在Rockwell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室设计张紧辊控制系统,包括对象组态、程序调试及界面开发。通过对现有设备探索新的实验项目,丰富了实验内容和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结合舟坝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实际,总结出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与防裂、特殊天气处理措施等,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向家坝齿槽碾压混凝土在高温季节施工的特点及难点,为避免出现温度裂缝采取对出机口混凝土温度、混凝土运输温度回升情况、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温度控制,通过在碾压混凝土仓位埋设的温度计温度检测结果来看,监测成果均控制在30℃以内,温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轧机电气控制系统,反馈单元应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作为速度传感器,采用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方式控制主传动电机和辊道电机转度,以PLC为主控制单元使得辊道转速和主传动电机速度完全一致。实践表明,设计的整套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品质,稳定可靠的性能,并且维护简单。  相似文献   

18.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go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utility of the extend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PB) and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measures of past behaviour in the prediction of grade intentions and actual grades in the context of higher educa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PBC), subjective norms (SN) and past grades emerged as significant predictors and were able to explain 41% of the variance in grade intentions, while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processes (planning and future orient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With respect to the prediction of actual grades, we found that habitual school attendance and past grades explained 26% of the variance in actual grades. Again,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processes (planning and future orient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main discussion is centred on the utility of the extended TPB in the predic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past behaviour in predicting human actions in general.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提高刀辊材料硬度可减少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模切速度,但会导致与之配合的砧辊损伤更为严重。为了使刀辊和砧辊系统总磨损量达到最小,试验研究了刀辊和砧辊的硬度匹配问题。利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刀辊与砧辊的硬度匹配,分析了不同硬度刀辊与砧辊匹配时的摩擦磨损与表面损伤行为。结果表明:不同硬度刀辊和砧辊试样匹配对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刀辊硬度增加,刀辊磨损量呈下降趋势,砧辊磨损量表现为线性增加,刀辊和砧辊总磨损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刀辊与砧辊硬度比为1.016时,刀辊和砧辊系统总磨损量达到最小。刀辊硬度对刀辊和砧辊试样表面损伤形貌没有影响,刀辊和砧辊试样表面损伤形貌均表现为表面剥落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道路压实度传统检测方法的滞后性、局限性等问题,提高道路质量和压实效率,通过传感技术采集振动压路机的振动信号,结合压路机加速度与道路压实度的理论关系,判断道路压实度情况。利用DGPS技术对压路机进行定位,获取压路机的地理位置;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及时将压实度及其位置坐标捆绑式反馈给驾驶室或者质量监控中心。经过分析论证可知,提出的压实度检测方法能够迅速地检测道路压实度,避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