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球嘉年华”为很多中国人提供了狂欢理由,同时也为自己筹划了一场丰厚回报的中国狂欢  相似文献   

2.
豆瓣一条戏仿《变形记》的疫情动态,引发“疫情文学”火爆传播。为探究豆瓣“疫情文学”火爆传播的原因及影响机制,本文借助费尔克拉夫的话语三维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认为豆瓣“疫情文学”是在疫情管控下中国文艺人用戏谑性互文进行生活状态和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它在文本向度上表现出鲜明的双重符码机制和元叙述特征,在话语实践上表现出焦虑的文艺人互文性戏仿的特征,在社会实践上表现出文化的快感狂欢特征。豆瓣“疫情文学”是中国文艺人用戏仿话语形塑社会的一种方式,既展现出疫情时期人们的情绪,又表现出文艺经典的张力,暗示了网络狂欢时代的大众文化发展的多重走向,同时也表现出多重的影响机制,需要通过构建或者引导构建更积极更健康的“疫情文学”来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消费社会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符号学意义上对消费社会中电视广告的作用及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从“身体政治的狂欢”和“个体的自我认同”两方面对消费社会电视广告中的自我消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从芙蓉姐姐到著姐、从凤姐到“Hold住姐”,当网络媒介塑造的这群另类“民星”大行其道时,大众陷入一场“审丑狂欢”中.在热情投入这场狂欢的人群中,最积极的是青少年①,大学生阶段属于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二人格偶像崇拜阶段,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转化为对他人的认同式或浪漫式依恋.他们将自己偶像崇拜的目光由家庭转向社会②,网络媒介有责任为大学生社会化提供参照和学习的社会角色或榜样.本文试图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探讨网络媒介所挖掘和追捧的“审丑民星”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狂欢之痛     
王蒙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是长篇创作的一部可赏析范本,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非常值得研究的宏篇巨著。它借用四个不同季节形象的隐喻和象征,将20世纪后半叶中国知识分子从“恋爱”到“失态”、由“踌躇”到“狂欢”的复杂生存状况和精神演变,抽象成具有历史阶段属性的理念。作为一种宏大叙事的成功操练,构筑了中国“革命”知识  相似文献   

6.
谈交往     
《孤独的狂欢》说的是媒介的文化,是独立的个人在网络时代的“狂欢”,因为人既可以和电脑闲聊扯淡,也可以将之引为“知音”。吴伯凡对于“交往”的论述很精辟,闲聊与知音,灌输与传播,散见于书中各处的描述,让我对“交往”(Communication)的含义有了一些新鲜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邵猛 《编辑之友》2018,(3):56-61
中国电影当下处在一个“能指的狂欢”时代,文本中原有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被架空或重置,能指的狂欢和所指的消亡造成文本价值的空荡,唯技术论的低端奇观电影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景观电影大量出现;在这个泛影像化的时代电影生产者极力重构能指的炫耀性,商业面前话题性大于文本自身;众多跨界导演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主力军,表现出中国电影产业的不专业和不成熟;与创作能力相比,中国电影面对的是一场“中国制造”式的态度危机.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英 《新闻前哨》2009,(8):87-89
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范跑跑”等流行语不断涌现,被人们反复套用、化用,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其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相似文献   

9.
丁倩 《新闻世界》2013,(8):122-124
“网络迷因”又称“网络爆红”,指某个信息或理念迅速在网络用户间传播的现象。近几年,各种“网络迷因”事件层出不穷,以狂欢理论观照这种现象,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狂欢的精神和特质。笔者从几个典型案例出发,分析这些具有狂欢表征的现象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以及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0.
康晓 《新闻世界》2013,(10):191-192
本文以2013年选秀大季中的电视栏目《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势和《快乐男声》为研究对象,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视角分析此类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特点,主要从评审、参赛者和歌曲三个方面剖析这些节目在制作和传播中呈现的狂欢化特色及这种狂欢化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以及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更新换代逐渐拓展着人们的视听感官世界,人们在享受着媒介所带来的狂欢和快感的同时,媒介所构建的景观社会让人们在“隐性凝视”的状态下自我分离,这种凝视不仅是外部投来的凝视,也是媒介发展建构的景观中个体对自身的“凝视规训”即以虚幻的景观为样板进行自我再塑造与再转换。从眼睛、摄像机到数字监控,“电影眼睛”在后现代媒介变化的推动下实现了形式上的变迁,并以时代特征的形式展现出来,媒介的更新加剧了凝视权力的深入,人们精神上痛苦不堪,呈现出“麻醉中痛苦狂欢”的图景,但依然有部分突破和抵抗。  相似文献   

12.
彭毅 《档案与建设》2006,(8):29-29,32
秦淮灯会是历史上广泛流传于南京特别是秦淮夫子庙地区的大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南京灯会”。主要活动在每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表现为张灯结彩、尺情观赏、歌舞狂欢等,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长期融合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经过10年“文革”的折磨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那年冬天,在邓小平亲自过问和布置下,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于是,1977年便成了中国学子们的狂欢年。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社会中,作为网络流行语的“人设”应用广泛。通过对符合“人设”现象的溯源,可以发现从体现传统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理想的“人设”到如今以实现利益为中心的“人设”,“人设”的内涵与功能都发生了变化。针对当代明星“人设”、社交“人设”以及被动形成的“人设”在网络空间中的过度虚拟性、大众围观的情绪极端化表达与非理性消费问题,需要呼吁理性的回归,以期在工具属性主导的“人设”狂欢中纳入理念的价值属性,重构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15.
彭爌 《新闻界》2005,(2):45-46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有22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官方主流权威媒体督创的电视文化节目,“央视春晚”逐渐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节目性质,而成为全球华人在传统的特定时域中“想象中国”的一个盛大狂欢仪式。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1·11”的网上疯抢还余味未足,电商已经开始了“12·12”的新一轮攻战。两个普通的日子和数字就这么着被电商创造成节日,而且成为全民期待和盼望的狂欢,中国电商的奇迹在最近两三年让世界惊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描述了一个媒介技术专制的社会,媒介无处不在,媒介影响力无孔不入,人们在媒介宰制下尽情狂欢。媒介构建了人们周围的世界,决定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渗透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者李希光指出,媒介化现实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便是新闻暴政。①职业新闻人追求的新闻专业主义是制衡新闻暴政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新闻专业主义“主要是作为一种话语被呈现,它借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呈碎片和局域状态,还没有形成符合中国传播实践的成熟形态”。②在中国媒介化社会加速成型的时代,根基本就不稳的传统新闻专业主义追求在中国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梁虹 《现代传播》2006,6(5):97-99
就审美意义而言,在不讲求深度和意义的后现代语境下,媒介影像文化试图更多地关注现象和表面形式的表达。其中,“视觉狂欢”是媒介现象与表面形式的重要表现之一。然而,对观者而言,“视觉狂欢”并不意味着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相反,在一定意义上,媒介影像体现出了对观者的权力与监控。  相似文献   

19.
金珠 《视听界》2006,(1):5-12
超级女声,娱乐节目,整合营销,湖南广电。似乎构成了2005年中国传媒界的关键词。围绕这些词语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有关大众狂欢还是媚俗炒作的争论。娱乐至上还是娱乐至死的反思。甚至牵引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说法。无论如何,来自媒介批评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马梦迪 《今传媒》2016,(9):44-45
每年的11月11日,从一开始代表青年亚文化的光棍节,近几年被电商作为网购节,尤其淘宝网推出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创下了销售奇迹。各大新闻门户网站对“双十一”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奇观化的仪式和狂欢。在大肆宣传的同时,它们并没有失掉媒体作为把关人的角色作用,对这一新闻奇观进行了批评和反思。网络新闻媒体从一开始对“双十一”仪式狂欢的符号化建构,到后来产生了对这一仪式狂欢的反思批评,是一种积极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