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署名权、作者稿酬、书籍的复制、古代作者的编辑活动和古代图书市场的出现等方面对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涉及到的书籍版权保护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我国直到魏晋时期,士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才成为惯例;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作者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稿酬收入;手抄复制书籍现象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很少被限制;虽然古代学者为校订书籍做出的包括校雠、注释等在内的编辑活动属于二次劳动创作,却得不到封建国家的有效确认和保护;我国宋代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版权保护现象与古代图书市场的出现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和士人的个体自主意识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杨屹东 《图书馆学研究》2006,(1):100-100,F0003,99
本文针对中国版权制度起源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中国古代版权意识与现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差别,认为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版权保护制度,并从传统思想、出版技术、东西文化差异、古代作者地位等方面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自唐代之后,我国封建政府一直实行历法官府专有出版的政策。元明清时期的书籍版权保护继承宋代,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没有超越宋代。元明清时期盗版活动猖獗,在明代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在书坊主和盗版者之间自发的矛盾斗争中,作者的版权权益几乎被忽视。我国古代的版权保护,大都是对出版权(属于版权邻接权范畴)的保护。无论是从政治环境,还是从人文传统上来说,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都缺乏全国性版权成文法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我国古代版权保护意识的萌芽,版权保护的主要模式及近代版权保护制度的产生,并就中国近代版权保护落后的原因进行概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活字印刷术广泛应用之后,西方诞生了版权保护制度.然而,在中国古代却没有产生版权保护制度,这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特质有关.古代中国社会的义利观决定了版权保护制度在中国难以自生,中国古代皇权统治对思想言论的严密控制使得版权保护制度难有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外交往的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项经济文化活动中,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版权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1991年6月正式实施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后,版权保护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然而,人们在谈论西方国家的版权立法时,却很少知道中国是版权的最早产生地,早在宋代就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版权声明。本文侧重对我国古代版权保护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宋代是我国古代印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雕版印刷术蓬勃发展、活字印刷术逐渐兴起。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对宋代图书版权保护条件、成因和措施的研究,对于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具有很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古代图书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版权保护起于近代。1910年,清政府颁布中国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标志着中国的版权保护进入系统的法律实施阶段。但是,版权保护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书版权意识以模糊复杂的形态存在于古代图书史、出版史和法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版权保护思想的产生,古代版权保护的实施方式及现代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0.
王娟娟 《兰台世界》2013,(13):135-136
<正>纵观我国历史,宋代是图书版权意识出现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介于宋代图书版权保护的典型性及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和探讨价值,在版权保护氛围日益深厚的今天,研究宋代版权保护运动的特点并从中获得启发,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一、版权保护在宋代发展的前提条件1.良好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相似文献   

11.
曾伟  霍思远 《新闻界》2015,(3):50-53,5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比肩传统纸质出版的重要出版方式。而与此同时,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问题也日益严峻,主要体现在缺乏数字版权法律规定、保护技术和公众版权保护意识淡薄这三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笔者认为,我国亟需从版权保护教育、制度和技术三个方面入手,构建良好的数字版权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版权保护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翠银 《图书馆建设》2003,(3):96-96,98
介绍了中国版权保护产生的条件、古代版权保护的实施方式及其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3.
姚林青  李跻嵘 《现代传播》2015,37(2):110-116
本文基于彭辉方法测量2008-2010年36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保护强度,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其与音乐产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国际比较为我国版权保护与音乐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研究发现,版权保护强度与人均物理唱片零售额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人均数字音乐零售额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本文认为音乐产业发展有赖于健全的版权保护机制,我国在短期内采取适度宽松措施有助于激发产业内的创新动力与竞争活力,但从长远看还需要循序渐进地提高版权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古代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古代版权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古代版权保护的目的、对象及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5.
赵晓兰 《中国出版》2012,(11):55-58
版权意识在中国古代就出现了,但对版权进行立法保护却始于晚清。宋朝时期,我国就有了保护版权的文告,这也是中国古代版权保护的主要形式。但它是一种行政保护而不是制度保护,在制度层面上对版权进行保护在我国古代长期处于缺失状态。20世纪初,西方在华人士的版权思想,"与当时国内著译界、出版商的版权要求相互激荡,影响了晚清政界、知识界许多人士对版权的认识,促发了晚清版权立法的进  相似文献   

16.
网络版权保护,一方面是法律问题,在学者们的深入探讨和不断的司法实践中,我国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系正在逐渐完善;另一方面,也是普法宣传和教育的问题.本文在论述我国网络版权保护体系建设进展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网络版权保护体系的短板,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版权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版权保护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它不仅为文化创新力提供了激励机制,为文化生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且也为文化传播力提供了制度平台.加强我国版权保护,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版权保护体系,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版权保护政策,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版权保护政策,同时应加强版权保护的法制宣传和教育,从而增强公众的版权意识和版权保护观念.  相似文献   

18.
香港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贸易中心,有着完善的版权保护制度,在全球的版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立足于香港现行的版权保护制度,在详细梳理了香港版权保护制度的法律渊源后,从严格的刑事责任规定与执行、一站式的版权特许经营机构、独立的版权审裁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典型特色,对完善我国内地的版权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秦雪峰  任艳梅 《传媒》2017,(24):91-93
网络版权保护对音乐传播及保护创作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利益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还存在法律不健全、恶意竞争、版权意识薄弱等系列问题.推动网络音乐传播的健康运行,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网络音乐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出版视野》2008,(3):29-30
今年“4.26”是第8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从3月中旬至5月上旬.重庆根据全国整规办及国家版权局的统一部署.各地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系列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掀起了版权保护的热潮。今年的版权保护宣传活动中.重庆市版权局深化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形式,宣传服务并重.持续时间较长,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使版权保护宣传活动常办常新.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时代性、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