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语言符号说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一方面与外部沟通使自己的合法性得以确立,另一方面,作为符号本身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符号化世界。当计算机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后,网络语言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当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符号的交际功能、出现原理、现实意义时,我们对网络语言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景晶 《考试周刊》2011,(2):43-44
网络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各种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的一部分,也是一种传播符号。本文就“嫁人要嫁灰太狼,做人要做懒羊羊”这一网络流行语,从罗兰巴特符号学思想分析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能指与所指.以及直指与涵指关系。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以及英特网的产生促使新的交际方式以及新的语言,即网络语言的产生。网络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符号与传统的自然语言符号存在众多不同。可采用符号学的相关原理,探讨网络语言符号的特点。网络语言符号同自然语言符号相比,其能指和所指均存在不同。对网络语言符号的符号学阐释和分析,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特点,以及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如何利用语言符号来达到其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词汇重叠式是词汇的一种构形形式,形式的增加导致意义的增加。词汇重叠式所附加的意义可以归纳为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前者包括意义的增加和减弱,后者包括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传播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传达信息和交流感情,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语言符号和传播方式,本文全面概括了网络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并对网络语言符号的形成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隐喻特征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语言不仅是使用思维方式的体现,更反映其语言背后的隐喻网络特征。词汇作为人类交际的语言符号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语言词汇的丰富必将深化词汇研究的新领域。人们利用网络建立了真实的三维空间距离,同时也建立了虚拟的人际交流空间。本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出发,在网络词汇中挖掘词汇内在隐喻相关性的特征,进而说明网络语言使用自身的心理机制以及此类语言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会武 《学语文》2009,(6):42-43
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聊天室和论坛里具有网络特点的用语。广义的网络语言还包括网页上的符号、文字等网络传播的一切手段、言论、话语、网络技术语言及网络聊天室里和电子公告牌里的对话。网络浯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与汉语言的基本词汇卡盱辅棚成。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程度也就越来越高了。网络语言属于语言中活跃的部分。网络语言的使用群体有着不可低估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世界中的新的变体。它是网络与语言结合的产物。谐音修辞是网络语言中常见的现象。它的大量出现同网络语言独特的生成环境及使用者的心理相关。网络谐音共可分为汉语谐音、英文谐音、数字谐音、符号谐音、字母谐音、数字字母缩略谐音等共六类。谐音在网络语言中取得了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媒体语言。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编辑网页和编程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与网络技术有关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和人们在聊天室、论坛、微博等信息平台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相似文献   

10.
陈姗姗 《考试周刊》2010,(41):29-3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是指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在网络上聊天或发帖等时常用的语言或符号。本文将流行在日语各论坛、博客等的网络语言整理出来,从日语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开始分析,进而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日语网络语言,得出日语网络语言违反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这一结论,最终阐明如何看待日语网络语言这种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1.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such as national customs,geological environment,mode of thinking,relgious faith and national psychology,the associative,symbolic and implied meaning of color terms are different,though the visual and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of colon by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 are the same.Therefore,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differences of color terms in their primary meaning and extended meaning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guiding translatio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蓝"与英语中"blue"这对颜色词极其构成的词语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分析汉语颜色词"蓝"与英语颜色词"blue"在英语翻译中意义的对比变化,指出在英汉翻译中也应注意到其他颜色词在翻译中意义的变化,并应注意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准确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一种处在特定环境中的音形义结合的三维符号的集合,又是一个以关系为基础的符号系统。文章将音、形、义及特定环境赋予它语体的四个因子为参数来分析“仿拟”修辞格中“仿语”在横组合关系与纵聚合关系共同作用下的建构,从而探讨了外来的“仿语”与中国一些本土的辞格的对应性,并进一步证明在“仿语”过程中强调横组合搭配的相似性和纵聚合选择的差异性,即强调“音”和“形”的相似性及“义”和“语体”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英汉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译出英汉语中大量与基本色彩有关的词语,关键是准确把握这些色彩词的基本语义和引申义。通过对英汉基本色彩词基本语义和引申义的比较,探讨了色彩词语翻译的一般规律并概括出四种基本译法。  相似文献   

15.
"白"、"灰"、"绿"、"橙"等颜色词在新闻媒体中屡获新义,颜色词语义由潜性形式转变为显性形式。颜色词新义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准确描述客观世界,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并补充到现行词汇系统中来。  相似文献   

16.
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所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分别研究。词语的语言义是词语处于备用状态时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是人对所指的认识成果在意识中的完整的积存。处于具体语境中的词语的意义是这个词语已有的语言义的呈现或变异。词语的语言义分为3类:日常义、学术义、背景义。词语的语言义是社会集体认知活动的成果,个体所掌握的词语语言义的信息量的状况,决定或影响人的言语行为。附着于一个词语的语言义属于全社会,个人习得、学习的词语的语言义在意识中潜藏,成为个人选词造句、理解言语的依据。词语的语言义在意向性活动中显现于意识;在言语活动中显现于命题。  相似文献   

17.
从词汇的联想意义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进行了比较。这些颜色词不同的联想意义映照了文化的差异,对它们的研究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及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8.
由于网络交流的便捷,网络语言日益丰富,网络骂詈语在网民中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升高。与传统骂詈语形式上的单一性与语言表达上的直接性不同,网络骂詈语有着形态各异及表达内容上较隐匿的特点。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具体分析网络骂詈语的意义构建,解释网络骂詈语是怎样通过各个不同空间的认知运作最终形成新创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颜色词是语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英汉语言植根不同的文化体系,使得颜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颜"外之引申义,或对应、或吻合、或碰撞、或空缺。该文将从奈达对语言文化分类模式之社会文化因素出发,就英汉基本颜色词引申义之对应、吻合、相悖及空缺进行对比分析,并借助协调翻译理论指导其翻译实践,期待以崭新的视角开启色彩翻译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语言中,有关颜色的词汇表现出的非凡.魅力。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和色彩的词汇都很丰富。由于两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在各民族语言中产生的各具特色的色彩词汇其象征意义也存在风格迥异的特点。这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在注意观察颜色词汇本身的基本意义的同时,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以颜色词入手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两个民族历史文化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