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处理知识获得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对很多问题的处理停留在知识表面,就题讲题,没有适时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杨艳琼 《大观周刊》2011,(6):208-208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要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中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从不同层次、角度、知识背号等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玉莲 《大观周刊》2011,(51):186-186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创新性思维的意义、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等出发,从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炼就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营造探究氛围等方面论述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赵艳  张宏焘 《大观周刊》2012,(17):243-243
蝴蝶定理是一道著名的平面几何题。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能力。它与人的创新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利用蝴蝶定理的一题多解,和对问题本身的条件和图形等的发散,以及在证明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新的启示,都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谭发权  刘小红 《大观周刊》2012,(26):203-203
本文介绍了发散思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讲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旨在探索,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使学生学会转换思考角度、转变思维方式,用不同的思路及不同的途径来掌握和运用知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玉莲 《大观周刊》2012,(5):182-18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创新性思维的意义、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等出发,从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炼就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营造探究氛围等方面论述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刘俊英 《大观周刊》2011,(24):85-86
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加强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以概念、公式逆用、逆定理等教学及习题中的逆向交式训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张兴友 《大观周刊》2012,(15):234-234
我们知道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数学语言的抽象程度.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初、高中的数学语言的确有着显著的区别.其次.高中数学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相似文献   

9.
王代鸿 《大观周刊》2012,(11):221-22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数学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然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反映“课”听得 “懂”,就是 “题”解不出,有些题老师一“讲”又觉得非常简单,感觉思维总象有“一层纸”捅不破。这些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0.
刘廷奇 《大观周刊》2011,(24):95-95,98
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培养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与要求。我们开展的创新教学活动,就是探索运用符合小学生已有知识和认识能力的教学形式,更好地为这一任务与要求服务。下面,我就“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陈宝同 《大观周刊》2012,(33):227-227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即数学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学习数学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抽象思维的研究关注较多.而对于数学形象思维却问津较少。  相似文献   

12.
陈双琴 《大观周刊》2012,(31):324-324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两个任务相辅相成,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数学是一门相当抽象的科学.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优势,抽象能力很差。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  相似文献   

13.
杨雪 《大观周刊》2012,(9):212-212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一切契机,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邢述钦 《大观周刊》2011,(43):61-61
“数学是思维体操。”“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大纲》中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所在。根据思维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际,分析了在数学教学中的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姚凤军 《大观周刊》2012,(52):181-181
真正的教学必定是一个能力培养的一个过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郑兴国 《大观周刊》2011,(52):164-164
创造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一种思维活动,它通常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中所探讨的创造思维,是相对思维主体来说具有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从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看,我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来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樊姣姣 《大观周刊》2013,(7):195-195,139
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是小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是应用题、几何题,还是统计知识、简易方程,都离不开计算,可见计算在教学中的比重之大、地位之重要了。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数学能力,而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它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陈荣浩 《大观周刊》2013,(1):153-153
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思维”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发展这种能力。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冶亚玲 《大观周刊》2011,(30):116-116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过程是指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是其具体表现。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