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着“教育即服务,爱即师魂”的教育理念,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要求,严格自律、认真学习、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和有效的教育。同时,带领教师理清工作思路,确立“三条主线”和“一个核心”,抓好常规教学、养成教育和后勤保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致力于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与健康成长,创新集体备课模式,引领全镇教师共同“走向”卓越。  相似文献   

2.
谈素质教育进课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教育必须进课堂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通俗地说,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既合格又有特长。合格教育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而发展特长则需要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应当承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在自由中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这些活动必须以合格教育为前提。合格是基础,没有合格的特长是空中楼阁。由于合格教育主要在课堂中进行,而学生在校时间有5/6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课堂应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自提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能人”,常指学识超群、才华出众之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与生产物相比较,培养人是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要取得学校工作的高效率,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所需要的“合格+特长”型的人才,就必须正确对待“能人”。  相似文献   

4.
一是全员发展,即不允许出现一个不合格的学生,即使是所谓“双差生”,也要把他们“加工”成合格的学生。二是全面发展,即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三是特殊发展,即帮助学生发现“特点”,强化“特点”,发挥“特点”,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长的单科、特别的兴趣、特殊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国务委员陈至立视察黄冈中学感言黄冈中学创建于1904年,湖北省省级重点中学,被社会各界赞誉为“孕育英才的基地,培养国手的摇篮”。教学理念:作为一所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著名中学,学校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研兴校,扩大规模,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实现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全面+特长”:“全面”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培养全新人才;“特长”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个性  相似文献   

6.
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造才能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渤海石油公司第二小学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方针,坚持不懈地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整体优化思想为指导,制定了“面向全体学生,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着眼全面发展,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总体目标。以优化教师队伍和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这两个关键问题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初步具备了深化教改的基础和条件。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探索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规律,近年来,以《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造才能》为课题,初步进行了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实验。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旅顺口区新城实验学校构建的“狮娃”课程,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现代人才。“狮娃”课程的实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融合,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陈勇强 《亚太教育》2020,(3):130-131
在当前提倡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时代,为了培养“合格+特长”、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一代学生,上级相关领导特别关心和支持,提出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观摩活动,教师们呕心沥血,努力钻研教材,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为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全力以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下面就谈谈笔者对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指导思想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上海石化地区实验小学前身是石化地区第六小学,创办于1985年,1990年更名为石化地区实验小学。学校坚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合格 特色”的办学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 特长”的学生。1987年开始进行低年级外语实验,1995年被命名为石化地区外语特色校。学校从一年级起全面开设外语课程,并设置了围棋、电脑、英文打字等特色课程和“英语情景活动”、“英语  相似文献   

11.
残障学生的人生是坎坷的,又是多姿多彩的。与正常人一样,在古往今来的社会中,凡是在人生旅途上有所前进、有所发展的残障人无不是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借助于专业特长这一支点来凸现的。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在过去的特殊教育中往往重缺陷补偿,轻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而现实社会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更需要在合格的基础上充满生命活力、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开宗明义便提出了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目标,农村中小学也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校本教育”开发,努力构建学校办学特色,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并不否认“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素质在各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强化个性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否认和忽视个性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他自己而言最好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 ,广灵一中把建设“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作为办学宗旨 ,将“教改创新 ,管理创新 ,服务创新”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高考连续三年刷新本科达线、名牌院校、特长教育三项纪录 ,并取得了 2 0 0 1年理工、文史类本科达线大同市九县区第一的优异成绩 ,成为大同市 2 0 0 1年高考进步最大的五所学校之一。   一、教书育人 ,在教改创新上做文章从九七级新生开始 ,广灵一中作为全国“两省一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市级样本校 ,就牢固树立起“教改创新、教书育人”的新观念 ,努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其主旨是“发展观”和“全人观”,它揭示了学生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与创新中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09,(19):F0002-F0002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里小学位于三元桥交通枢纽东北角.毗邻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多年来,学校坚持以造就“规范管理+特色的学校、努力形成奉献+特色的教师团队.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为办学目标.贯彻培养具有”勤奋、孝敬,求实、创新”思想品质学生的教育思想,实施“以教学为中心,落实德育渗透、坚持质量第一,追求全面发展”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培养21世纪的接班人,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培养有英语方面的特长学生,必须在小学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因此,我校从1989学年度开始在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努力探索少年儿童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和规律,创建英语领先,语文、数学齐飞的教学特色,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经过六年多的实践和试验,成绩显著,荣获“1995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倡导培养创新精神、造就创新人才,倡导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有机结合。而现在的中小学一句“减负”就概括了全部的素质教育,这是非常片面也是非常错误的。“减负”减的是“不合理的课业负担”,而不是减对学生的教育。把学生早早地赶出校门,推向社会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应该互相配合,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培养他们的内在素养,教会他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如何在这个世界里生存。具体说,就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发挥B己的特长,进行专业技…  相似文献   

19.
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施始,我们就在思考,新课程应该带来学校全面的变革,学校确定了办学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学生合格目标是立德、尚美、好学,学生特长目标也即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书香校园,艺术青小,我们解读为营建书香的校园,涵养浩然的正气;渗透艺术的教育,陶冶儒雅的品行。新课改以来,校本培训、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师生评价等方面的变革的确让我们体味了教育的真谛,求实、求新、求严、求精渗透各项工作,成为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教育”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推动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甘肃省五所高校为例,分析学生在“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孵化创新创业项目、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存在问题的认知情况。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应以价值性目标为导向,增强学生的“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多方协同的教育新生态;建设“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