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正【课题】《美好的夜》【课题】综合课【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闪烁的小星》;2.欣赏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设计理念】本课以人音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的音乐素材《美好的夜》中《闪烁的小星星》和《小宝宝睡着了》为基点,整个教学过程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听辨音的高低——教师弹奏《小星星变奏曲》导入歌曲——学习歌曲——认识歌曲中用到的  相似文献   

2.
殷晓琴 《教师》2014,(11):110-110
正一、教学片段《采菱》教学片段:师:唱着这么好听的歌曲,你们一定也跃跃欲试想采菱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按照音乐的节奏来采菱吧!这时教师发现有好几个男生开始捣乱,便让其中一名同学到台上来表演,可是男生上来不肯表演。师:我们一起来给他鼓鼓掌好吗?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男生依旧不动。男生脸涨得通红说:"老师,这个动作太娘了(教室哄堂大笑),要不我背首古诗,或者你罚我做100个下蹲好吗?"  相似文献   

3.
曹婉婷 《考试周刊》2010,(17):43-46
电影《刘三姐》是我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也是我国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之所以广泛传唱.其主要原因是它蕴涵了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本文主要从歌曲的旋律、音乐形象和歌词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影《刘三姐》的歌曲音乐特点。通过这篇文章,透视出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充满着热情真挚、追求幸福的性格思想。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这是什么》教学目标:一、通过演唱歌曲《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知道音有长短,音有高低,音有强弱。二、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歌曲《这是什么》4、5小节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1.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2.听辨表现大海的四首歌曲;3.欣赏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4.创造表现大海。【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自然的情感。2.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并体验、表现出歌曲的情感。3.听辩一组表现大海的声乐作品,欣赏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感受大海的变幻多姿,了解交响组曲的艺术特征,体验音乐的表现力。4.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演唱、演奏、朗诵、造型等形式,创作、表现大海。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已将游戏列为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唱游教学方法就成为摆在广大音乐教师面前一道亟待探索的课题.在本文中,笔者拟以儿童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律动游戏教学为例,来阐述自己对于音乐游戏教学的认识和心得.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能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表现歌曲勇敢自豪的情绪;2、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能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表现歌曲勇敢、自豪的情绪。2、能采用多种形式学会歌曲。3、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相似文献   

9.
薛晖 《儿童音乐》2012,(2):42-43
课例5:《中国创作歌曲》《中国创作歌曲》一课由沅陵县一中任定江老师设计,教学内容为教师自组。任老师想通过该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创作歌曲的几个时期,感受中国创作歌曲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1.聆听《北京欢迎你》《祝酒歌》《毕业歌》。问题探讨:三首歌曲从时间上看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①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使学生体会乐曲抒情的情绪和音乐所表现的美景。②通过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农村人快乐的生活。2.行为能力目标①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熟悉乐曲的主旋律,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不同的方法自学歌曲《老爷爷赶鹅》。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2.欣赏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了》。3.学会沙锤的演奏方法并能用沙锤为歌曲伴奏。4.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目标: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铃铛舞》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具有苗族民歌风味的歌曲《铃铛舞》,通过听、跳、唱、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让学生记住歌曲的骨干音,并能充分理解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合唱在小学音乐课中表现为多声部歌曲教学。多声部歌曲泛指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歌曲。现实中,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多声部歌曲教学有畏难心理,而对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多声部音乐不仅可以引导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感,陶冶情操。因此,提高多声部歌曲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音乐课堂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音乐教师该如何把握和推进多声部歌曲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旅游歌曲随之应运而生,《石林欢歌》是一首宣传石林旅游文化的旅游歌曲,是歌曲创作的又一新体裁,音乐要以旅游宣传为创作目的,所有的宣传都通过音乐得以表现。本文从歌词和旋律的角度解析歌曲,试图探索成功的旅游歌曲所具备的音乐特性。  相似文献   

15.
《儿童音乐》2007,(8):80-80
程春春少儿歌曲作品专辑《雨中小花伞》最近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辑精选了曾获全国优秀音乐教师、全国少儿素质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儿童歌曲作曲家程春春创作的儿童歌曲18首和一部小型校园课本音乐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歌曲有全国获奖歌曲独唱《酒窝》、《愿望》,表  相似文献   

16.
张莹莹 《儿童音乐》2008,(12):69-71
教学内容: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阳关三叠》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意境,思考曲调和歌词之间的关系。2.认识歌曲力度变化与旋律进行之间的关系,并在演唱中表现出来。3.准确演唱附点节奏和八度大跳,并能理解它们在音乐情感表达上的作用。4.对比合唱版《阳关三叠》,了解齐唱与合唱在音乐表现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一曲《老鼠爱大米》的网络歌曲在不知不觉中传唱开,这首歌的彩铃创下了单月下载量600万次的记录。“中国数字音乐元年”标志着网络音乐时代的到来。如今,网络歌曲迅速流行,网络歌手神奇走红,青少年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杨臣冈唱的是《老鼠爱大米》,他们可以娴熟地哼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前苏联音乐家阿.亚历山大罗夫的研究,分析了歌曲《神圣的战争》对于苏联人民及苏联红军爱国主义信仰所发挥的作用,探讨了歌曲《深海》将人从无信仰到信仰共产主义的演绎过程,提出了音乐能够使人的信仰升华的观点,这对于加强现阶段青年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姜蔓 《海南教育》2014,(24):61-62
【教学目标】 1.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即兴编创舞蹈,使学生充分感受新疆歌舞一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3.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的物品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江南民歌曲调婉转柔美,尤其是歌曲中大量一字多音的运用,唱起来韵味十足。对于小学生来说,歌曲旋律很难把握。我在《采菱》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音乐思维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孩子们准确演唱一字多音,把握歌曲旋律,解决了江南民歌中的教学难点。【案例描述】片段一:……师:有一只小菱角将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跟我们交朋友,看,它来了(课件展示小菱角飞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