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中小学已经改变了一套教科书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相应的教科书选用制度。但教科书选用工作并没有进入健康的轨道,在制度安排、制度支持、制度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专门选用机构,完善选用监督机制,树立新的教材观,搞好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从而促进我国教科书选用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外历史教科书比较与未来我国历史教科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内容的具体化 ,是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之一。因此 ,历史教科书的建设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反映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速度是否正确、合理。当前我国历史教科书的改革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需深化。在这一进程中 ,深入了解各国历史教科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既能为解决我国历史教科书中诸多问题提供借鉴 ,又能更好地为未来我国历史教科书的建设服务。国外历史教科书发展的基本特点由于教育和国情不同 ,当前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显的差别。从…  相似文献   

3.
<正>教科书即教材,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并且能系统地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指教师用书、学生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学的各门学科,一般都有相应的教科书。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1.生动性教科书中许多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引用许多真实的数据、多彩的图片和一些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自从物理课进入我国的班级授课制以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始终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即如何发挥教科书的作用,以使学生系统地、深刻地学得物理知识和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地、系统地阅读教科书的原因是老师在课上所讲和教科书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 ,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态势 ,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从历史教科书内容入手 ,着重探讨了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范围、呈现方式以及选择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标准等问题 ,希望能给历史教科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侧重于教科书的质量问题,而教科书的选用则涉及到人为的运作问题,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要建立和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选用制度,需要在分析国内外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基础上,围绕教科书选用权配置、选用组织机构设置、选用程序设计、选用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英语教育工作者拥有更多选择教材的机会,因此增强对教材的认识不仅能帮助英语教师们选择合适的英语教科书,而且能使他们更灵活地利用教科书。作者通过对教科书的定义,教科书的权威地位,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现阶段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广大英语教师们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更深刻地认识教科书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侧重于教科书的质量问题,而教科书的选用则涉及到人为的运作问题,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要建立和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选用制度,需要在分析国内外教科书选用制度的基础上,围绕教科书选用权配置、选用组织机构设置、选用程序设计、选用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开始关注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性别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集中在教科书中女性的数量、形象、问题危害等方面,对编写者为何这样编写探究得比较少。笔者将在文章中做出初步的探讨。一、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缺失问题的原因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女性题材确实不多,鲜有以主角和正面形象出现;对一些女性形象的描述也有待商榷。为什么教科书会缺少女性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选用在我国是新起的研究。本文在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对于教科书选用过程中行政干预过度、地方保护等棘手问题,是现有研究无法解释的。针对此,我们提出了权力视角,它对于解决现有问题是及时的和有价值的。权力视角下教科书选用的研究框架至少包括教科书选用中的权力主体、权力行为、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1.
"焉"字在古书训诂中解作"于是"或"于+宾";古籍异文中"焉"与"于是"相当;"焉"与"于是"对文、互文;焉字在语法意义上与"之"或相当于"之"的代词完全不同,而同于"于+宾";此外,古汉语中的一些动词,既有及物动词的用法,又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后面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焉"可以做兼词,兼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团体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教师团体评定的方法,发现在入学准备的5个领域中,“学习方式”“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最多,“身体和运动发展”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较少。“言语发展”和“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最少;儿童在“学习方式”领域存在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注意力”“学习主动性”“自省能力”方面;“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领域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与教师交流”和“自拉能力”方面;儿童在“注意力”和“自我反省”两方面的入学准备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方位,但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不仅语用频率不对称,语义演化也相当不同:由于一则古人每天看见东边日出西边落,"东西"距离可直接感知,而"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南北距离则更依赖想象;二则古代建筑多坐北朝南,所谓比邻而居,往往是东西相邻,"东邻西舍"等于"左邻右舍",由此"东西"更易产生"邻近"义:三是古人座位习惯坐北朝南,最宜放置生活物品是座位两侧,也就是东西向,用"东西"代指东西两侧的物品也就很自然。于是,"东西"由"方位"演化出"近旁",由"近旁"(放物的位置)演化出"物品";而"南北"则演变出"远距"义。  相似文献   

14.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句"轻拢慢撚抹复挑"涉及了当时琵琶的弹奏方法.它引出了今天学者们观点迥异的解释.全文通过大量史料的分析与比较,得出拢、撚、抹、挑分别是唐代琵琶左手和右手的演奏技法术语:拢与撚,是左手指按弦与揉弦的动作;抹与挑在唐代的四弦琵琶上是右手的拨奏动作.  相似文献   

15.
以“妙”为美——道家论美在有中通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妙”是介于有无之间的一种美学境界。中国美学以“妙”为美,是由道家首先提出来的。经过魏晋时人的大力倡导,“妙”在唐代以后普遍进入艺术评论中。“玄”、“神”、“远”、“古”、“逸”、“幽”、“微”、“绝”等,可视为由“妙”统摄的字群,它们均因妙不可测、趋于无限而成为中国美学中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6.
解放前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缓慢,初期主要人物为赵元任、萧友梅、李荣寿等,主要作品有《和平进行曲》、《霓裳羽衣舞》等;30年代代表人物有贺绿汀、陈田鹤等,代表作为《牧童短笛》、《序曲》、《血债》等;40年代代表人物有江文也、丁善德等,代表作有《儿童钢琴曲四首》、《春之旅组曲》等。  相似文献   

17.
从楚简《五行》篇非概念化的表达方式和由“思”而“一”、“独”,由“闻见”而“聪明”而“圣智”的成德进路来看,成德证道并非一种经验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内在直观在个体生命中的呈现,即体悟之知。“体知”与“认知”的根本区别在于:“体知”是一种非对象化的内证性认识活动,我与认识对象在本体意义上合为一体;“认知”则是主客二元对立的对象化认识活动,二者在知行关系、获得途径、表达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儒家的“德性之知”是在“体知”的基础上统合“认知”,因此不能将“体知”之道完全套用西学知识论的框架加以解释,而应当具有中国文化本位的解释视域。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的说明》一文将"几、许多"归为数词,将"第一、第三"归为序数词,值得商榷。前者与目前语法学界的普遍看法相乖离,较好的处理是:"几"为疑问代词,"许多"为形容词。后者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述不一致,"第一、第三"为表序数的词组而非序数词。  相似文献   

19.
“比较”、「比较的」分别是汉语和日语中的程度副词,其功能是对程度加以比较。在比较事物时,以是否依据客观标准、主观标准,着眼于性质、状态的比较这方面,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在负面评价方面,“比较”和「比较的」的修饰范围不同,“比较”虽有一定的限度,但范围比「比较的」要大,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程度和模糊量词方面,“比较”、「比较的」是允许和数量词共用的。在否定命题方面,“比较”多修饰形容词,但多修饰肯定形式,不太修饰否定形式;「比较的」除了肯定命题以外也可以参与否定命题,以比较肯定性程度和否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20.
吕军伟 《天中学刊》2012,27(3):102-106
名量结构在上古汉语中已存在。基于泛时视角,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典型名量式合成词是上古名量结构词汇化发展的结果,量词典型程度和异源名量结构的词汇化程度是整个名量结构问题的核心,也是造成共时现代汉语名量式合成词内部种种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