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行山上最强音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口语广播,是中华大地的最强音。论电台的功率,远不及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但是,谣言腿短,真理气壮。有识者对国民党的广播不屑一顾,都根据延安的声音决定政治行止。第一个驾驶美制轰炸机投奔延安的刘善本同志,就是从收听延安广播开始,由爱国主义而共产主义,后来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作出贡献。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从1946年6月开始,到1947年2月即被我击破。从3月起,它被迫改行“哑铃式”的重点进攻——两个重点,一在陕北,一在山  相似文献   

2.
延安 (陕北) 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党领导下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为现今中央人广播电台的前身。在革命战争年代,延安 (陕北) 台曾经是新华总社的一个部门,先叫口头广播组,后改为语言广播部。迁进北平以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语言广播部也脱离新华总社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这份《发展概略》依据现存的有关史料,采用大事记的形式,概括地介绍了延安 (陕北) 台的战斗历程以及与广播事业有关的重大事项,以供整理和研究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史参考。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上最强音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新华社的文字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口语广播,是中华大地的最强音。论电台的功率,远不及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但是,谣言腿短,真理气壮。有识者对国民党的广播不屑一顾,都根据延安的声音决定政治行止。第一个驾驶美制轰炸机投奔延安的刘善本同志,就是从收听延安广播开始,由爱国主义而共产主义,后来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作出贡献。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从1946年6月开始,  相似文献   

4.
曾三傅     
九、中央档案大转移1947年3月,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曾三奉命率领档案人员护送中央文件档案撤离延安,开始了中央档案的大转移。1.中央对档案转移的英明决策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了停战协定,集结重兵,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我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奋起反击,取得了节节胜利。蒋介石在被我歼灭了35个旅之后,为了挽救他的灭亡,将过去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蒋介石调集了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新华社所发的新闻中,有过一段用“陕北”电头的时期。这个电头标志着一段不平常的日子,成为新华社历史上短促而又极其重要和生动的一页。关于这段时期在陕北工作和生活的情况,手头没有可借以帮助回忆的资料,但它留给人的印象是太深了,事隔十年,很多记忆还是历历在目。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了三十多万兵力向延安大举进攻。进攻延安,标志着中国政治局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国民党已徹底破产,中国人民要实现和平民主,已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水火不相容了。局势  相似文献   

6.
接受新任务 1947年3月30日西戍村中午,晋冀鲁豫总分社负责人安岗同志从中央局开会回来,传达党的决定:立即抽调一部分电务、编辑人员前往太行西戍,同其他方面抽调的人汇合,组成临时班子,从4月1日起,接替陕北新华总社对国内外的文字广播和口语广播。任务异常紧急,组织上派张更生、李洋和我打前站,限天黑以前赶到,准备好一切。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用实际行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时候了。我们以每小时10里的速度,在6点左右,赶到四、五十里外的山村西戍。老张是有经验的记者,善于做群众工作。在他张罗下,在村干部和老乡的帮助下,很快就准备好了住房,烧好了开水。天黑以后,在朦朦的月光下,大队人马来到了。电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和温济泽是在1947年认识的。我们永远怀念着和温老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温济泽是1946年6月从解放日报社调到新华社总社语言广播部任主任的,负责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发口头广播稿件。1947年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撤到瓦窑堡,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播音。后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又转移到涉县。温济泽继续担任编辑部主任,主持陕北台工作。当时,我们只有十五六岁,已参军当看护(卫生员),后被分配到口播部当通讯员,传递稿件,还兼管  相似文献   

8.
陕西农民报“转战之路”摩托车采访活动新闻发布会,于10月17日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陕西农民报主编在会上说,“脸黑了,人瘦了,但笔杆子却硬棒起来了。”“转战之路”摩托车采访活动是陕西农民报为纪念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45周年而举行的。这次采访活动分前后两批,有9位编辑、记者参加,持续了两个多月。57岁的主编王自忠,常务副主编张德泉分別带队,他们人人骑着摩托车沿着毛主席、党中央当年转战陕北的路线进行采访。45年前,蒋介石命令胡宗南亲自指挥23万兵力向延安进犯。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党中央、毛主席于1947年3月18日撤离革命圣地延安,转战陕北,历时一年零五天。在这次陕北转战期间,毛主席、党中  相似文献   

9.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最近约请革命战争年代的广播工作人员和当年收听解放区广播的一些积极听众,撰写人民广播回忆录。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  相似文献   

10.
翻开人民广播的创业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筹建人民无线电事业到领导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部署廷安台战斗转移到视察战火中的陕北台,从指导做好宣传工作到培育延安广播的优良传统……无一不凝聚着周恩来同志的心血,无一不闪耀着周恩来同志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在范长江同志关于军事宣传谈话两天后,陕甘宁边区的战争气氛日益浓烈,胡宗南大军逼近延安,敌机连续飞来疯狂轰炸,大战迫在眉睫。3月13日,清凉山上落了炸弹,新华总社、《解放日报》社窑洞的门窗被摧毁。由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军34个旅,分南、西、北三路向延安推进。在此情况下,我党中央决定主动撤出延安。3月中旬,新华社人员转移至陕北瓦窑堡的史家畔一带。这儿是根据党中央指示建立起来的一处战备点。在新华社人员撤离延安前三天,范长江就已到达这里,带领一部分编辑和通讯、印刷部门的同志,完成了接替延安出版《解放日报》、播发文字新闻和口…  相似文献   

12.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领20万精锐部队大举向陕北进攻.妄图消灭我中央首脑机关和陕北人民解放军。当时,我西北野战军只有1.8万人。由于敌强我弱。中央首脑机关主动撤出了延安,  相似文献   

13.
本院新闻系编印了《中国广播史料选辑》(第一辑),大约七万余字,供内部教学和研究工作参考。《中国广播史料选辑》第一辑收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部分历史资料。内容有:一、中央有关文件和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二、延安(陕北)台创建和发展的有关资料;三、延安(陕北)台编播工作的有关资料;四、对延安(陕北)台广播宣传的有关反映。附录中编入了延安(陕北)台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九年大事记。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这一优良传统,体现于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全部活动,同样也包括党的新闻工作在内。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次年1月,《红色中华》即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红色中华》改为《新中华报》,同时创办新华通讯社。当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周刊在延安创办。其后,党中央又在延安创办以党建工作为中心的《共  相似文献   

15.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的1948年的春天。党中央机关从延安秘密出发,来到了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准备在这儿让毛主席来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谁知,党中央机关来到城南庄后,进进出出的车辆较多,立刻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怀疑,传言说中央的大人物来了。中央秘密迁来,主要是防备国民党反动派来围攻或轰炸,保证党中央的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对外没有宣传党中央机关到了河北。毛主席到达城南庄第二天的早上,突然传来紧急防空警报声,警卫员飞身上前,将刚躺下的毛主席叫醒,立刻要拉毛主席进防空洞。毛主席并不惊慌,还说自己命…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创建到现在已经四十三周年。回顾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历史,开头有六年多时间是在延安度过的。我们党在延安的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伟大胜利;进行了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举行了在党的历史上永放光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从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为建立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计和政策,确定了党的三大作风。在党中央和毛泽  相似文献   

17.
接受新任务中午,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负责人安岗同志从中央局开会回来,传达党的决定:立即抽调一部分电务、编辑人员前往太行西戍,同其他方面抽调的人汇合,组成临时班子,从四月一号起,接替陕北新华总社对国内外的文字广播和口语广播。任务异常紧急,组织上派张更生、李洋和我打前站,在六点左右赶到四、五十里外的山村西戍。天黑以后,大队人马来到了。电务人员立即动手架设电台,不久就叫通了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和山东总分社。得知平汉我军开始反攻,收复阳武等三座县城。编辑人员一边打扫房屋,一边编写稿件。一直忙到深夜。  相似文献   

18.
1947年3月,蒋帮胡宗南率20多万人马进攻陕甘宁边区,当时彭总领导的西北野战军仅两万多人,敌十倍于我。毛主席和党中央为了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主动撤离延安。我所供职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党校也由延安大石砭转移到子洲县双河峪。双河峪是中组部部长安子文同志的家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当抗日战争胜利,全国人民都渴望着过和平生活的时候,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和援助下又发动了内战。各解放区的人民,在党的号召之下,都紧急动员起来,拿起武器,保卫解放区。我是在一九四六年五月由延安调到山东工作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以后,我又调到鲁南前綫作前綫记者。从临沂到鲁南前綫,足足走了五整天,好容易才找到前綫指挥所。还没有卸下背包,部队首长就从容而严肃地告诉我说:“记者同志,现在部队正在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付敌人的全面进攻的指示,采取积极的防御作战方针,即在正面作运动防御,主动地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诱敌深入,然后集中绝对优  相似文献   

20.
1947年3月19日,蒋军攻占延安,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如何?一时谣言四起,人心不安。蒋方新闻机关炫耀所谓的“胜利”,声称“共军已全军覆没”。党中央、毛主“席已被国军消灭”。真相究竟如何?人民迫切希望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就在这时,人们耳边响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电波:我军在给予蒋军以重大杀伤后主动撤出延安,党中央、毛主席安然无恙。这消息字字千钧,令敌人懊恼,使人民放心。这震撼人心的消息发自瓦窑堡附近一个山村的观音庙里,而这部电台是由周恩来同志亲自指导开展工作的。这部电台是新华社在我军撤离延安后秘密转移的战备台。小庙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