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拓鱼一二三     
阿永 《钓鱼》2006,(8):65-66
为鱼制拓的灵感应该来源于碑拓。著名书法家刘自椟的儿子曾收藏过一张清代的鱼拓(墨拓),但后来遗失,由此可以说明,鱼拓在中国古代已有人为之了。鱼拓的制作是缘于人们对鱼的喜爱而对鱼的形态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和记录,这也是我初学鱼拓的理由!1994年,我有幸认识了韩国的吴章圭先生,看到他带来的鱼拓挂历,甚是精美!那时热衷垂钓的我便开始尝试制作鱼拓,只是当时制作那种古朴且有着图腾般美感的就是黑白鱼拓(墨拓)。后来又有幸看到日本松永正津先生精彩的彩色鱼拓,通过网络也了解了鱼拓的另一种作法——间接法鱼拓。就这样,我通过对鱼拓的积累和…  相似文献   

2.
李世新 《垂钓》2006,6(3):31-31
鱼拓是将鲜鱼拓印在纸上或布上的图形。 鱼拓的产生据说已有近百年的时间,有文字记载最早的鱼拓出现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那时的鱼拓称作“鱼折”,由于鱼折技术主要传承了我国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碑拓技艺,后才被称为“鱼拓”。鱼拓的发展轨迹也与我国的传拓发展有着极其相似的道路,早期的鱼拓是以墨汁作为颜料,在拓印的技法上与传拓技艺中的乌金拓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3.
谢春明 《垂钓》2009,(6):78-79
前几章我给大家讲解了鱼拓的由来和现状、有鳞鱼和无鳞鱼的拓制过程,以及叠拓和组合拓的制作过程等等。最后,我要强调一下制作鱼拓需要掌握的几方面知识和要点。  相似文献   

4.
李世新 《钓鱼》2009,(19):62-62
(六)树叶的拓制方法 将鱼配以树叶、水草、贝壳等景物组成的一幅鱼拓或两条鱼以上组成的鱼拓作品,我们称之为组合拓。在组合拓中,又细分为鱼与鱼的叠拓、景物与景物的叠拓、鱼与景物的叠拓等,叠拓顾名思义就是相叠加的拓制。组合拓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融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以及拓制的技法,因此他的艺术性、装饰性更强,更具观赏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品中的鱼与景物必须全部是拓印而成,这是鱼拓作品的原则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鱼拓。在组合拓作品中,最多使用的景物是树叶,简要地介绍一下使用直接拓法拓制树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钟愚 《中国钓鱼》2006,(7):50-50
本刊讯 今年是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创立30周年。应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之邀,《中国钓鳓杂志选送了由我国鱼拓爱好者制作的11幅鱼拓作品赴日本参加今年7月14~18日在大阪举行的纪念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创立30周年鱼拓大展。这11幅鱼拓代表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平,其作者大都参加过《中国钓鱼》杂志主办的中外鱼拓精品展或在鱼拓评选活动中获奖。  相似文献   

6.
鱼拓教室     
这是一幅曾获得第三届鱼拓评选一等奖并在第三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上展出的黑鱼鱼拓。日本鱼拓大师松永正津看过后所作的点评,对提高鱼拓制作水平和鉴赏能力部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参赛须知     
《中国钓鱼》2006,(5):5-5
为鼓励广大钓友踊跃参赛,积极参与鱼拓制作活动,提高鱼拓制作水平,提升比赛品位,自2006年钓鱼王杯淡水鱼“十大钓手”通讯赛始,荣获“中国十大钓手”称号的参赛者,除获得奖金、奖牌、证书及纪念品外,还将获得一幅由我国鱼拓高手制作的精品鱼拓。这些鱼拓作者有于明智、谢春明、曹昌茂、李世新、费俊刚、王志江、张展铭、阿永等。,他们在本刊主办的中外鱼拓精品展上都有佳作展出,并在历届鱼拓评选活动中获奖。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平,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春明 《垂钓》2009,(5):79-81
熟练掌握鱼拓的基本制作方法后,就可以试着制作叠拓与组合拓了。这种鱼拓作品装饰性很强,更能体现鱼的动感,并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9.
谢春明 《垂钓》2009,(2):86-88
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1.鱼的选择: 以最常见的鲫鱼为例,首先在自己钓获或购买的鲫鱼中挑选一条300克左右(不要太小,太小的鱼不容易拓)、一侧鱼鳞完整无缺(至少头至肩部的鳞片完好),背鳍、尾鳍等部位没有伤残、体形较为丰满的鱼来制作鱼拓,这样的鱼制作出来的鱼拓最为好看。无论拓何种鱼,都要本着这一原则认真挑选。当然,拓制自己钓获的有纪念意义的大鱼时就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10.
钟愚 《中国钓鱼》2003,(10):47-47
上期简要介绍了用一条鱼制作鱼拓的方法。在掌握了用一条鱼制作鱼拓的方法后,方可练习制作叠拓。叠拓是用两条以上的鱼,或者一条鱼拓两次以上做成的鱼形相叠的鱼拓。其制作要点如下: 一、构图 确定构图,要分清主次,力求生动活泼,并在纸上用铅笔轻轻标上嘴尖和鱼鳍的位置。 二、做纸型 在第一条鱼的鱼拓上覆盖稍透  相似文献   

11.
宋存颖 《垂钓》2008,8(10):81-83
黄俊刚,1962年生,山东即墨人,自幼热爱绘画,喜欢钓鱼。其鱼拓作品曾获得第二属“三元钓饵杯”鱼拓评选二等奖,第三溷“碧海杯”鱼拓评选一等奖。鱼拓为他打开一扇门,使得他在更广阔的艺术领域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首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以后,越来越多的钓友对制作鱼拓产生了浓厚兴趣,制作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为了推动这项有益的鱼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鱼拓制作水平,迎接明年2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外鱼拓  相似文献   

13.
徐峥 《中国钓鱼》2023,(9):96-97
<正>鱼拓,我用女性独特的视觉和手法,真实、细腻地拓出了鱼儿的灵动和优美的形体色彩,经过不断的练习,作品清新淡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鱼拓艺术风格。鱼拓,是人与鱼共同的修行,鱼为了艺术奉献了自己,人在纸上赋予了鱼的灵魂,鱼与艺术得以永存。择选一事,终爱一生,每一次拓鱼就是我与鱼共同修行了一次。感谢老师多年来孜孜教诲与循循培养,感谢师友们一起交流互相学习,感谢《中国钓鱼》杂志提供展示的平台,感谢鱼拓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与厚爱。传承、创新、发展将是鱼拓未来的方向,为推动中国鱼拓艺术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前行。相信鱼拓这门艺术更加繁荣辉煌!  相似文献   

14.
《彩色鱼拓制作法》 本片特聘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长松永正津先生主讲并演示了如何用您钓的鱼进行整理,进行着色,制作鱼拓等技术问题。不但能学会鱼拓的制作方法,还能欣赏到日本精美鱼拓作品的魅力。本片画面清晰流  相似文献   

15.
阿永 《钓鱼》2005,(22):54-54
学习做鱼拓多年,已记不清拓了多少鱼了,可心里一直有着制作一幅有挑战性的鱼拓作品的愿望,后来在拓一组鲫鱼群拓的时候,忽然间产生了想要挑战构想——在张纸上拓100条鲫鱼,表现群鲫过江的壮观!题名——《百鲫图》,为了增加传统文化的内涵,以“鲫“的谐音,改为“吉”,之后却迟迟没有动手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鱼拓作品中表现直的动态趋势方法很多,比如,姿态,鱼的头部向上、向下;再如,色彩的布局,向上的头部色彩重,平行的背部色彩重等等。今天就几幅鱼拓作品,一起赏析鱼拓中鱼的动态趋势构图。  相似文献   

17.
去年的"十大钓手"通讯赛增设了精品鱼拓奖,今年将继续增设这一奖项,以鼓励广大钓友踊跃参加2007年"十大钓手"通讯赛和鱼拓制作活动。精品鱼拓奖由我国鱼拓高手提供。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  相似文献   

18.
斑马蝶鱼拓     
尺寸:90厘米×60厘米供稿:东方龙脉鱼拓艺术学会说明:斑马蝶鱼属于珊瑚鱼,因身上是横向斑纹,所以涂色时要把底色先涂好,然后从背部开始横着从头部往尾部均匀涂斑纹色,如果没有把握,可以事先用纸画一个草图,勾勒出斑纹的位置和走向。有想学习鱼拓制作、预订制鱼拓,或购买鱼拓作品的朋友请拨打电话:15620786864, 联系人:谢春明。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17日下午,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在第三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上演示鱼拓制作技艺。临散场前,我和黑龙江哈尔滨的谢春明、山东临沂的李世新等鱼拓爱好者通过翻译转告松永正津先生,表示我们希望当晚去拜访他。  相似文献   

20.
初学做拓者常常把鱼拓得很肥,一条草鱼拓出来模样像鲤鱼。究其原因,是着色时从背部到腹部颜料涂得过宽(图1),覆在圆弧形鱼体的纸一展开,鱼拓自然就会肥出许多。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减少涂色的宽度(图2)。至于减少多少才合适,试几次就可以掌握。由于颜料没有涂满鱼的整个侧面, 故鱼的背鳍和腹鳍需要补拓(将鱼鳍剪下,先拓鱼身再拓鱼鳍)。否则鱼鳍和鱼身无法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