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起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之根。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共富、天人合一等养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更有深度、厚度,引导中华民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肖琴 《成才之路》2022,(3):129-131
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对促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文章分析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面临的困境,探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理论形成的文化渊源,也是文化自信养成的重要途径。语文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载体,是成就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文学艺术、杂艺百技和风俗习惯三个维度分析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道技合一、叙事视角多元、叙事时空多变的文本特点,并解析其背后蕴藏的成就文化自信的爱国情怀、远大理想、奋斗精神和民本思想等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抓手,学习把握其思想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超越性这一角度出发比较了中西现代化的异同,从工具理性、道路选择、生态伦理、价值理念等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此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有四重内在逻辑: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与现实逻辑,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百年奋斗伟大实践,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伴相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文化自信的现实根基,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深化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两者内在的同构性决定了必须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底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纵深发展;决定了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依托,构建民族文化自信;决定了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和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统一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高等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作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接着阐述当前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最后论述了高等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以便可以更好地使我国高等语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罗祎  杨霞 《小学语文》2023,(3):36-39
汉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识字教学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从遵循规律识字、品读诗文经典、开展实践活动等角度,探究在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内涵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汉字学习品位,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建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关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内在动力。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形成共同的凝聚力对于发展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关键性灵魂支撑作用。新时代深刻把握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发展特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在内涵、规律、影响、发展形式方面汇聚起全体人民的精神价值力量,从理论和实践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彰显中国式文化自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追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它是由多重基因聚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的有益精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当其中的是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须文化自信出谋划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须文化自信保驾护航;全球化时代中国多元化思潮亟须文化自信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文化观所阐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打下了更为厚实的思想基础,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前行。  相似文献   

11.
《复兴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的著作者周艳红等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源泉和基本动力。书中梳理中国文化的主干内容和主体脉络,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资源生成、现状审视、价值分析和战略实施,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流露出时不我待的时代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性,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从18世纪一直延续到今天,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点,经过不懈努力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中应运而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蕴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经验,同时揭示了引领中华民族接续奋斗实践路径。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典范;从文化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熔铸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引领中华民族沿着正确的方向接续奋斗。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着手,探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真理性、价值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上千年积累之下所形成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内包含大量知识资源,需要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挖掘及开采。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内,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关注程度,形成良好的品德,辨别传统文化内涵,还能够有效对小学生爱国热情进行培养。本文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播分析研究中,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学内渗透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按照目前小学生语文教学现状,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渗透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希望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情况下,还能够有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底气,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是人民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抱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教育是中国崛起和发展的生力军,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应肩负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文化自信,对提升国家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必须义不容辞担负起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个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对全面坚持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我们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文化自信的实现,助力我国文化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文化自信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集中国力量、保持民族精神独立、助力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坚持文化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等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1):25-26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许多传统文化。伴随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语文古诗词教学部分,要加大力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多年教学工作实践,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以及其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性成果。我们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导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实行更为全面协调的战略部署,成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概念,并深入阐述其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安全保障、价值意义等重大问题,成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筑牢最深厚的价值共识;坚持以党和人民为关键主体,凝聚最中坚的主体力量;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促进其整体推进;坚持以伟大斗争、团结奋斗、守正创新为重要方式,全面提升其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教育实践中独立自主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扎根悠久历史、人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追求更加公平、共建共治共享、开放交流包容、评价体系多元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是中华民族的创造性伟大实践。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现代化模式相较,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内涵与特色:立足中国的民族性、服务人民的公平性、放眼世界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包容性、服务强国的基础性和引领世界的先进性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立足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教育特色,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构建学习型社会,在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微观场所,存在着制约乡村现代化的诸多文化障碍。以农村社区为着力点,本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对农村社区的要求以及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阻碍的现实表现。研究发现,导致这些文化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脱嵌、观念渗透与现实状况存在偏差。因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文化化解之策,着力于从国家制度顶层设计出发,培育现代化文化传承观念,构建现代化文化发展体系,塑造现代化文化融合机制,完善现代化文化治理和服务模式。这对于不断厚植农民群众的乡村文化自信、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实现农民群众的价值目标、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的渗透,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还可以培养学生辩证的文化意识。教师可通过改变传统思想,开发教材资源,充分利用实践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