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士其,一位传奇式的作家!在时间上,他瘫痪了半个世纪又五年.在空间上,他以轮代脚,运动全靠别人推.人类赖以骄傲的丰富语言,在他口里,只有"嗯嗯"、"喔喔"的含糊音节,除了常年生活在一起的秘书高仰之(他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二日因癌症逝世)和妻、子懂得外,他的"高氏语"只有天晓得.他写作,是把一管圆珠笔,插在他不能分开而僵直并拢一起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个同学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一直认为我的工作很神秘,直言"心向往之已久".一切改变都源于他在2010年初注册了微博,从此以后,郑州下大雨飘雪花、社区居民举行所谓的"跨年演唱会"、一个交叉路口红绿灯坏了等等,都成了他发布的内容.作为他的粉丝,我也从他的微博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同学聚会,他套用了一段歌词送给我——"那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报道成了乐趣.今天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在2011年记者节的时候,我也给他发了条短信:"哥们儿,记者节快乐!"其实,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分享记者节快乐的"非专业记者"又岂止他一人?  相似文献   

3.
尤若  荣正通 《北京档案》2021,(10):56-58
朴素的封面上,手绘着一颗红心.这是"两弹结合"试验"七勇士"之一张其彬的一本日记.张其彬在这本日记里,记述了他从1966年7月5日到1966年11月8日"两弹结合"试验前后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记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心路历程.十年前,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在筹建期间,专程拜访了张其彬,他慷慨地拿出这本日记供展览之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震惊世界的中国"两弹结合"试验55周年,我们谨以此文纪念.  相似文献   

4.
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奋进者的足音永远铿锵有力. 时至隆冬,天气转冷,但华阳集团七元公司项目建设现场依旧井塔高耸、机声隆隆,矿车源源不断将矸石拉出矿井,建设者坚守井下一线,处处涌动着大干实干的热潮.我们感受到了这座正在新建中的矿井坚韧不拔、愈战愈强的厚重底色. 2020年11月13日,七元公司500万吨矿井项目吹响了"复...  相似文献   

5.
在华北烈士陵园的翠柏中,有一位在此默默长眠了60多年的烈士,他叫雷烨.雷烨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他曾用心爱的照相机记录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战争场景.1942年,26岁的他在一场战斗中牺牲在河北省平山县.由于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没有人知道他的籍贯、家庭,甚至真实的姓名,于是便有了"烈士长眠沙场,亲人追寻60年"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6.
98岁的季老季羡林、93岁任老任继愈,在2009年7月11日同一天辞世. "人生不满百",一语成谶.季羡林先生尽管久居医院,但在高寿者中,他的身体算是较好的,精神状态更是不错.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在挥毫题字,用毛笔题写了"臧克家故居"等.他是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的.  相似文献   

7.
足迹1 一位全国劳模的生日,每年都收到国家领导人的贺信. 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10年9月7日,袁隆平80华诞.就在前一天,温家宝和贾庆林分别发来贺信,祝贺他80岁生日快乐. 温家宝在贺信中说:"隆平先生:您好!许久未见面了,甚念……"贺信最后祝愿他健康、快乐.  相似文献   

8.
"黑不溜秋"和王选有关. 1975年,王选38岁.这年他作出了人生的第四次选择:研究汉字精密排版.一个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不去继续开发计算机软件,不去研究数据库的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人们感到大惑不解.在他身后,异样的目光伴随着不屑的询问:"他怎么去搞黑不溜秋的印刷?"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的生平有时只能用时间或其他概念来编织. 施嘉干,一个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人,在20世纪的二十年代去美国留学,归国后成为一名工程师.他一生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年代.他在不同的年代学习、创业,筑路建桥,设计工程.后来,他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成为一个七十高龄的"五七战士",直到1975年去世.他没有等到"四人帮"被打倒的一天,也没能看到改革开放,不然的话他会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近代中国百年沉浮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10.
Peter已经不能再被称为是一个中国人,他的护照上"国籍"一栏标得清清楚楚:澳大利亚.但他执拗地认为,"拿了个外国证就说自己不是中国人,纯粹胡说八道".不过,他还是更习惯让人叫他Peter,而不是他的中文名. 离开中国20年,他习惯拿起电话先说"hello"而不是"你好",但一旦聊起天来,一口道地的京片子还是立刻"出卖"了他.如今在悉尼靠开出租车谋生的Peter,笑称自己是现代版"祥子",所关心的话题和他的北京同行们也几乎没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上期回顾     
《新闻三昧》2013,(3):8
这是一座煤与瓦斯"双突出"的矿井;这是一座地质构造极为复杂,煤层赋存极不稳定的矿井;然而,就是这个刚刚投产的矿井,却创造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的奇迹。它就是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正村煤矿。  相似文献   

12.
认识叶鹰是在1985年夏天的上海,那一年我从湖南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到校报道后立即得知,同学中有一位来自云南西南林学院图书馆的青年图书馆员,他就是叶鹰.叶鹰入校时即带着许多"传奇"的故事,如他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只是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简短进修了半年,却能在短短两年"借借还还"的职业生涯中,编出了一部厚厚的"情报检索"教材,并能在哈尔滨"全国林业院校文献检索首届师资培训班"上担任主讲教师.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13日的《南方周末》报用了二分之一的版面做了题为《坐拖拉机、下矿井、雨中当"交警"——部级记者下基层》的大幅报道。文章记叙了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在全国,许多个"小地方",都迎来了高级别的中央新闻媒体负责人,社长、总编辑、台长等等都在此列,但是此一行身份,在他们的新闻报道中清楚地表明,仅是一名普通的"本报记者"或"本台记者",于是,他们有着许多普通人的作为:搭乘升降罐笼下矿井、乘坐拖拉机赶往稻田……  相似文献   

14.
1948年仲夏,白崇禧走马上任,当上了华中"剿匪"总司令,从此开始了他经营武汉长达一年的生活.其间,他拥兵自重,图谋倒蒋,檄电"逼宫",扶李上台,还借"谋和"之名,行缓兵之计,以期"南北分治",真可谓翻云覆雨,纵横捭阖的了.  相似文献   

15.
逼上书山     
16岁的时候,我说过一句关于书的"狂"话. 那一年,参加军区的业余创作学习班,管事的干事讲起上世纪50年代本部队的"业余作者"徐怀中和他的处女作<我们播种爱情>.知道那是他24岁时的作品,我居然脱口而出:"喔,我还有8年!"当时在侧的一个女兵记住了这句话,从此没少为这奚落我.多少年以后,她成了我的夫人.  相似文献   

16.
法拉第(公元1791—1867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电学大师"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一七九一年九月二十二日生于英国伦敦附近的纽文敦.他的父亲是个铁匠,无力送他上学,法拉第十二岁就上街卖报,十三岁到一个书店当勤杂工,一年后改当装订工.他一面学习订书业务,一面卖书.在繁重的劳动中,他利用学习订书业务的机会,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科学文献.自学获得知识后,他更加热爱科学.一八一二年,学  相似文献   

17.
[相关链接] 资耀华同志是我国金融界耆宿.一代金融巨子陈光甫说他"才学兼长,服务精勤",蒋介石说他"抗战有功",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与之握手曰:"做了有益的工作,很好,很好."他从1926年开始投身金融界,从业金融近七十年,实践经验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在海内外金融界声望很高.解放前他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深山农民,他花费8年时间,用一己之力,建成了一项宏伟的"南水北调"工程.1座水库、500米绝壁水渠、2.5公里地下管道、1座水窖-这是他工程的几个主要部分.他的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自己4亩多地的灌溉难题,还捎带让周围近千亩农田"绝处逢生". "南水北调"让千亩家田"绝处逢生" 为了能浇地,冯武飞努力了8年. 一大早,这个56岁满脸沧桑的农民打开院中地窖的盖了,搬出整整一拖拉机的塑料管.他要到西坡根浇地去了,盼着分的,是西坡根近千亩麦田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在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中,89岁的山西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刘江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他也是新闻界的老前辈,可谓是"老新闻"了.虽已年近九旬,但他仍时刻关注着他曾经战斗过的太行山,关注着他向往的红旗渠.于是,他不顾年事已高,赶到了红旗渠,赶到了他心目中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圣地".  相似文献   

20.
<正> 周国元是一位70高龄的老同志.他从1934年起就在同济大学从事图书馆工作,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了53个春秋,现在仍在发挥其热,精神不减当年.像他这样,一个人在一个图书馆里连继工作53年,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系统是凤毛麟角的.我校原址在上海吴淞镇,抗战时期数经搬迁.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了"8.13"侵华战争,一声炮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吴淞.周国元同志和同事们保护四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