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英语教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通过设计概念的发生、扩展过程来创设,可通过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创设,还可巧借古代数学问题来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刨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开展"创新、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创设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欲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探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及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以期达到提高目前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起来,可以有效优化数学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此外,通过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还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有效增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为数学高效课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以下几点: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对  相似文献   

5.
李青青 《考试周刊》2011,(42):84-85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从四方面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多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需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习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诱发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通过联系实际、趣味导入、实验操作、合作学习、课堂提问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施显胜 《文教资料》2009,(16):131-132
信息技术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正确利用信息技术在历史课程中教与学方面的功能优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延伸信息技术的继续学习功能,培养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8.
苏美珍 《中国教师》2009,(18):40-40
<正>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而问题情境的营造需要精心设计的提问作为前提条件。显然,巧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一、以"趣"创设导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师所密切关注的话题。对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主动性,从而使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得到切实提高。本文着重研究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从课堂教学创新出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如何克服学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介绍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教学行为、事理图谱的研究现状。接着,文章选取25节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优秀课例为样本案例,并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行为进行分类与编码。随后,文章对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活动与师生行为之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显著性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构建了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事理图谱,并评价了观察联想、归纳猜想、表达、验证与证明等活动中的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能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文章从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角度,挖掘行为背后隐含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可为教师能力测评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并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给予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激励着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了更好地培育高中生政治学科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技术与教学主体的智慧,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打造智能、高效的思政课堂,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基于此,本文着眼于智慧课堂环境,积极探索提升高中思政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自动识别,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文章以监控设备拍摄的实际课堂教学视频为数据源,采集、标注了学生课堂行为数据,提取了学生的人体骨架信息。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Boosting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基于这两类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5种模型进行了学生课堂行为自动识别准确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学校教室这种识别比较困难的场景,基于人体骨架信息提取的学生课堂行为自动识别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其中基于Boosting算法的XGBoost模型识别准确率最高。文章的研究推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有助于解决学生课堂行为自动识别难题,并助力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估活动中的一节部级优课,利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对课堂教学行为做频数分析和矩阵分析,了解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结构、教师言语、师生问答、技术使用及动态特征曲线等情况。研究发现:在这一节部级优课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教学气氛融洽,师生之间情感深厚;教师注重鼓励学生,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有所提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启示教师在提升智慧课堂教学质量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时,应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化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设计,注重师生之间教学交互;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5.
教学倾向是引起教学效果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倾向是个人的信息技术价值取向、教学动机和教学策略等内容的有机组合和具体表现。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倾向,实现教师教学倾向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提升教师的执行水平,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How do teachers conceptualize and deal with context of mathematics word problems in their teaching? This question is discussed based on a study of 14 experienced teachers at the elementary, junior high and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s. Bruner’s notions of paradigmatic and narrative modes of knowing formed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data from sources that include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problem context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for each of these modes of knowing. All of the teachers used the paradigmatic mode in their teaching but with different depth and most engaged in some form of the narrative mode to create a classroom environment that was motivational for students to learn word problems. The paper also highligh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modes as they relate directly to word problems and discusses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 learning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体现的。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生动活跃,提高课堂效率,反之会适得其反。这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存储、处理、评价、发布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应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注重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注重科学评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数学教育家说过一句话:"衡量课堂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此笔者深有同感。我们不想对是否"唯一"展开讨论,但学生的参与肯定是使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用学生的参与程度来衡量课堂教学高低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并没有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去参与,不能以教案构思替代学生的思维。现代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信息化给当前中职教师角色带来的转变,接着从剖析问题入手,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变动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