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中学生对教学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逻辑的推理中充分感受美.文章就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学习兴趣,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思想品质,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美、理解数学美、创造数学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向导,它能成为学好数学巨大内驱动力。一个人在对数学产生好感和乐趣的情感之后,就有了学习,就有了探索的动力,就有了学习的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4.
数学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数学资源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数学美是一种极其严肃、雅致和含蓄的美,而学生受到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的限制.并不都具有理想的鉴赏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唤醒学生对数学的美的情感,倡导对数学美的崇尚是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良好举措.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对称美,解题时我们可以利用、挖掘对称美和补全、构造对称美来探寻解题思路.教学中可以通过揭示对称美、运用对称美和追求对称美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之美.  相似文献   

6.
面对我校新生数学基础薄弱、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的现状,我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把生动的故事、美丽的传说适时引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师生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必须充分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美,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展示数学魅力要做到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意义、将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领学生发现和感受数学之美展示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是大美,至美,是哲学意义上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太多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之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鉴赏数学之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美是到处都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数学有着多方面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感受、欣赏、鉴别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科教学总是坚持一贯的理性、严肃、压抑,让小学生很难感受到其独特的美丽。其实数学美并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样外显,它是一种带有哲理性的美。需要教师深刻展示数学知识的内在美、积极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感美,从儿童的独特视角出发,以自由愉悦的方式,引发学生心灵共鸣,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激发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何贵生 《成才之路》2010,(23):I0009-I0009
在很多学生眼里。甚至不少教师也认为数学是抽象而枯燥的,学生上数学课时望而生畏,缺乏信心和兴趣。笔者认为要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关键在于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审视数学美,挖掘数学美,创造数学美,追求数学美,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①揭示数学特征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展现数学形式美,发展学生智能。③鉴赏数学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美育与德育和智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应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云  卢修芬 《贵州教育》2009,(21):30-30
“美”是想象力的源泉,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能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该利用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在其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要通过仓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从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讨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合理的运用情景教学,不但可以增加学习的有效性,而且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8.
邵仙丽 《成才之路》2010,(31):82-83
针对目前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厌学现状,本文简论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通过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用处美,尝到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带来的愉快,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教师的感染力和学生的同化作用,不断增强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造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一、在感悟中激发兴趣外在活动引发的兴趣只是暂时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让学生从感悟中领略数学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力求把美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受到求真、求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