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 2005年12月7日文章很多读者都很想知道,俄罗斯现政府能否在历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俄罗斯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总喜欢把各个历史时期以领导者的名字来命名。我们经常说到的有“列宁电气化时期”,“斯大林个人崇拜时期”,“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勃列日涅夫停滞期”, “叶利钦膨胀时期”。“当弗·普京把政权交接给下一任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24日,《中国》杂志在北京召开了“《中 国》杂志创刊座谈会”。来自中国外交部、商务部、文 化部、俄罗斯驻华使馆、中俄友协等机构的代表和媒体 记者、读者代表等共计4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中国》杂志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人 民画报社主办,是一本用俄语出版,向俄罗斯和独联  相似文献   

3.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创办于1843年,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该杂志以新闻、评论和分析见长。它对世界微观和宏观经济的报道及分析,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的新闻评论文章,常是各国政要和工商界高级人士的必读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列居全球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状况、发展与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又译《经济学家》)是一份被西方世界认为较为专业和高端、以时评和新闻分析为主的周刊。分析《经济学人》的对华报道,可以管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探寻西方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5.
《中国》创刊号封面俄文杂志《中国》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了创刊新闻发布暨座谈会后,人们就在期待着这个日子—— 2005年12月21日《中国》在莫斯科举行首发仪式。这标志着一本全新的俄文杂志正式诞生! 伴着莫斯科第一场冬雪的降临, 俄文杂志《中国》试刊号已经随着纷飞的雪花送到了俄罗斯读者手中。刚刚送到读者手中的创刊号更具有它独特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6.
张亮 《对外大传播》2010,(11):60-61
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是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加速转变的。随着中俄两国交往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了解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周瑾 《对外大传播》2006,(10):63-63
2006年9月22日上午,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举行了《中国》杂志创刊一周年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领导、从事独联体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俄罗斯、白俄罗斯驻华使馆的新闻和文化官员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商报》等媒体的代表。  相似文献   

8.
《参考消息》今年6月22日转载了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由旅美资深时事评论员司马达撰写的一篇题为《纪思道的中国观》的文章。纪思道是美国《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曾先后任驻香港、北京和东京的首席记者,对中国和亚洲问题颇为了解。司马达的文章对纪思道的中国观及其演变,作了介绍和分析。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他写了如下的概括:“纪思道既非中国的敌人,大概他也不认为自己是亲中国的朋友。他的可取之处是观察中国从事实出发,既不缩小,也不夸大,只求从事实中得出结论。从他对中国事务的客观报道与评论中,中国也应该得出某种结论,让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逼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特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味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精选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联工作是办好杂志的耳目,通联工作是联系读者的桥梁。因为它可以直接与读者联系,可以听到读者的呼声、意见、要求和建议。它是我们办好杂志,使杂志办得更具针对性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今日中国》历来重视通联工作今日中国杂志社的老领导陈翰笙、李伯悌同志在纪念《今日中国》创刊40周年时写的《回忆杂志的诞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一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8,(3):48-49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雅科夫·贝格尔,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没有围墙》的文章,刊登在俄罗斯《独立报》上。文章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伟大作家鲁迅的梦想实现了:中国不再用砖头加固将其与其他民族隔离开的长城。30年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与建立市场经济的方针并举,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文章客观公正,内容充实。本刊摘其要点予以刊载。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到来,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出现。因此,我们在2006年第一期开办“双语视窗”栏目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看看周围的媒体,《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 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2005年6月最后一天的莫斯科.细雨连绵。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郊外的总统官邸与普京会面。尽管这种会晤好像并没有过多的私人内涵,但在媒体的笔端却流露出一种温暖。有人说,留过“苏”的人,对俄罗斯有着很深的情感;留过“法”的人,身上又有一种岁月抹不去的浪漫。俄罗斯的《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被中国人经久传唱着;托尔斯泰对古老俄罗斯深沉的爱,极大地影响和感染着中国读者;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也曾穿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所捕捉的中国见闻,轻松诙谐,大不同于我们中国记者的视角,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场面和行为,在外国记者的眼中陌生而新鲜,同样,作者也说到“对中国首都的大多数居民而言,去听作家演讲这种在德国司空见惯的晚间休闲活动还是新鲜事”。作者从公园里百姓练水写毛笔字,到唐诗宋词如何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再写到“最令人惊讶的是《红楼梦》”……他把中国人的文学生活理解为:“在中国,‘文学’没有被理解为阳春白雪或是有着特殊要求的东西,而是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被解码的符号形式融入到熟悉的生活环境当中”。文中甚至这样提到中国的评书艺术,“以激情洋溢的嗓音讲述的文学作品”。尽管此记者的文章中处处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符号,但读来却让人兴趣盎然,不忍掩卷。由此看出,由记者的独特视角而写就的文章,无论对外国读者还是对中国读者而言,都具有鲜活性和可读性。以下刊登该文,以期于业界共飨。  相似文献   

15.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作为率先确认疫情并全力投入对抗疫情的国家,一直受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关注。聚焦疫情对中国经济及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总结中国的战疫经验,以中国经验为标杆对标他国做法,分析得失,成为2020年1至6月该刊全球疫情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因为是报人,所以对新闻媒体就特别感兴趣。去年年底应邀去德国访问前,德国驻华使馆的人事先征求我个人的意见,希望参观采访德国哪些领域和事情,我毫不犹豫地表示要采访德国的报纸和杂志。德方给我们安排了两家新闻单位,其中一家是位于汉堡的《明镜周刊》。《明镜周刊》大名鼎鼎,我们早有耳闻。尽管如此,陪同依旧向我们介绍该刊的名气和“业绩”。另外还告诉我们,这家杂志的门特别难进,因为这是一家令许多政治家和名人头疼的新闻媒体,它时不时刊载出一些揭露性的文章,让一些人不是丢了官,就是处于尴尬的境地。或许也正是如此,《明镜周刊》才得到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我第一次到杭州,虽然以前也曾听到和读到过很多关于杭州的故事。和我所期望的一样,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我以《中国与俄罗斯》杂志主编的身份,受邀参加了首届浙江省国际友城媒体合作传播论坛。我们的杂志创刊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当然,在这些年里,我不止一次到中国各省游览、拜访。可是,这是我第一次到杭州,虽然以前也曾听到和读到过很多关于杭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刘康 《对外大传播》2011,(10):38-39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实汪调研》让我们可以从美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和角色,同时可以深层次地比对我们所宣传的“中国形象”和美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但凡有外国人批评我们身上丑陋的一面,总要引起一些人的强烈反应。2006年11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献丑海外的中国游客》又成为当天“跟帖”最多的新闻。我们的神经太敏感,说明心理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20.
今年9月9日,我翻开刚送来的《中国日报》,一条加了黑框的消息使我大吃一惊:本报原副总编辑、曾参与创始《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并任其副总编辑的李伯悌,昨晨10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78岁。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她虽然半瘫痪在家已有多年,但大家都知道她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而且,听说,头一天她还在有说有笑地接待友人。我连忙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