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有清一代,从清初即有宗宋派,中期又有浙派,晚期则有宋诗派及后衍的同光体派。作为浙派诗人翘楚的厉鹗(1692-1752),尤值得研究者注意。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清道咸年问董兆熊笺注、今人陈九思标校的《樊榭山房集》。《前言》中称《樊榭山房集》版本主要有三:一是乾隆本,仅收诗集十八卷;二是道光蒋刻本和光绪徐刻本,只收部分词作及《游仙诗》等;三是光绪振绮堂刻本,  相似文献   

2.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5):121-125
《音学偶存》现存同治十二年活字本和光绪十二年刻本两种版本系统。通过考察,上海图书馆藏本实为活字本,而非刻本。活字本和刻本在内容上差异较大,活字本为未定本,刻本为定本。  相似文献   

3.
新发现的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分别为:明万历刻本《尺牍双鱼》题识、明万历刻本《瑶笺》题识、日本庆安三年刻本《五老集》题识,以上手书题识未见录于《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等周作人文集,亦未见录于现代学者辑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王嘉川 《历史档案》2002,(3):129-130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著录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 (以下简称《类稿》) 12 0卷 ,但遍查《四库全书》,并无《类稿》,于是有人认为 ,《四库全书》中《少室山房类稿》是有录无书。真是这样吗 ?查《四库全书》,虽无《类稿》,但集部别集类却收有胡应麟《少室山房集》 12 0卷1,二者书名不同 ,但卷数与类别却正相吻合。是一书异名 ,还是不同的两部书 ?查检《四库全书总目》,并无《少室山房集》提要。将《四库全书总目》中《类稿》提要 (即总目提要 )与《四库全书》中《少室山房集》提要 (即书前提要 )对比发现 ,两处提要前半部分的文句虽…  相似文献   

5.
清董文涣字尧章,号砚樵,砚樵山房乃其室名。《砚樵山房日记》系其在北京、太原、洪洞、甘肃等地居住及任翰林检讨、日讲起居注、甘肃巩秦阶兵备道等职期间,即在同治元年(1862)至光绪三年(1877)凡十六年间逐日所作的有关生活、朝野政事,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化传播事业,在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以后,形成以雕版印刷术为主流的模式。经过长时期的应用普及,逐渐形成坊刻本、官刻本、家刻本三足鼎立之势,一直持续到清末。有清一代,民间书坊经营时间延续最久,刻书数量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要数继常熟毛晋汲古阁而起的席氏扫叶山房。因此,孙毓修(1871-1922年)在《中国雕版源流考》中说:“清时书坊刻书之多,莫如苏州席氏扫叶山房”,“贩夫盈门,席氏之书不胫而走天下。”谷林(1919-2009年)、汪曾祺(1920-1997年)都曾在文章中赞扬扫叶山房所刻书的贡献,并表示期待,有人能从中国出版史的角度调查扫叶山房的始末,写成一篇报告,记录下其“嘉惠士林”的贡献。如今,复旦大学博士杨丽莹这部拓荒性的《扫叶山房史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的问世,终于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  相似文献   

7.
康熙刻本《南山集偶钞》文字可靠。中华书局版《戴名世集》所据之本,有“二十二篇为精钞配补者”。笔者以安徽省博物馆藏足本《南山集偶钞》对《戴名世集》有关篇章进行了初步校勘——价值有三:校正衍脱、校出讹误、减少校记。  相似文献   

8.
三、元刻本元代刻书之风盛行全国,但传世的(《柳宗元集》刻本不多。经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三种五部,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集部著录了五种,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集部亦著录了数部。(一)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颐音辩,潘纬音义,《年谱》一卷,宋文安礼撰,《附录》一卷,元刻本。十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北京、吉林市图书馆各藏一部。又一部,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北京、上海(不全)图书馆藏。  相似文献   

9.
殷璠是唐代文学家,他辑选盛唐时期广为流传的诗歌,编为《河岳英灵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在书中,殷璠表达了独特的论诗观点,对各诗人的评论也较为中肯。《河岳英灵集》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由二卷本演变为三卷本。介绍并列举了现存于世的宋刻本及明、清刻本等古籍版本,对《河岳英灵集》古籍版本的著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涵芬楼烬馀书录》著录的张隽刻本《近思录》为“正德刊本”,实为明崇祯九年刊本.《贩书偶记续编》著录的李文炤集解《近思录》为“乾隆间四为堂刊”,当为雍正十二年四为堂刻本.江永《近思录集注》嘉庆十九年王鼎校刊本,《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的著录不妥.江永《近思录集注》同治八年江苏书局刻本,《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著录为“清光绪八年应宝时特刊本”,有误.蔡模《续近思录》十四卷,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著录的书名、卷数皆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