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等级划分与实例分析;黄淮海地区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该文基本生态学的方法,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确定了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5个等级,即最大、最优、优等、中等和最小需水量。在此基础上,对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各类级别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湿地植物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净化污染物需水量等级进行了重点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指标标准和相应级别。同时在相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列出了各类型级别的需水量。以黄淮海地区作为案例,计算了该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强调了保证和维持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重要性。同时以相关规划为依据,对该区未来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展示,包括典型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平均为146.8×108m3,最优需水量平均为310×108m3.预测2010年、2030年和2050年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15.4×108m3-153.6×108m3,155.8×108m3-205.6×108m3和206.8×108m3-269.7×108m3。  相似文献   

2.
白洋淀流域湿地生态水权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水权是分配给湿地生态系统使用水资源的权利。明确湿地生态水权对于建立湿地补水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湿地生态水权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基本生活用水保障原则;②生产与生态、上游与下游统筹协调原则;③尊重现状用水原则;④合理用水原则。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湿地生态水权的计算方法,并选取白洋淀湿地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50%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为13130×104m3,大于湿地适宜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为8585×104m3,大于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而95%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只有3891×104m3,远小于其最小生态需水量。在50%和75%保证率下,用白洋淀湿地自身的水权量为白洋淀补水,可分别满足其适宜和最小生态需水量要求;而95%保证率下,按照最小生态需水量为白洋淀补水,也需占用其他地区(白洋淀上游或外流域)的水权,需要对此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3.
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蕴  王浩  严登华 《资源科学》2005,27(5):101-106
湿地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所需要消耗的水量,对其进行科学核算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特别是来水量的减少,向海湿地面临严重威胁.本文以1996年和2000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上个世纪末期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平衡的原理,对不同水平年向海湿地生态需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沼湿地景观面积基本保持在300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7%.在平、枯水年湿地生态需水量分别是3.40×108m3和3.65×108m3,其中4月~8月需水量约占全年需水量的78%.向海湿地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属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能满足湿地的生态需水要求,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和调度是解决向海湿地水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涨渡湖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对水禽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世界自然基金会与湖北省政府在涨渡湖开展的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示范项目,本研究在时涨渡湖区湿地恢复生境改造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以该区域越冬水禽生境为标准,分析了涨渡湖区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所导致的水禽生境适宜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生境改造、湿地恢复措施后,原来遭到人类活动干扰破坏,基本退化消失的核心生境、适宜生境等高等级生境适宜性等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通过废弃、重新调整生境敏感区域的道路和部分居民点等生境管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生境破碎化的影响,改善生境质量;对于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虽然湿地恢复的规模和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通过生境改造和管理措施,模拟、重建湿地生境,减轻人为干扰导致的生境破碎化影响,同样可以相当程度上提高有效核心生境面积,改善湿地生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泾河流域水资源需求结构分析与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同时水资源短缺这些都已成为其发展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弄清流域目前水资源需求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水资源需求部门主要是农业需水、工业需水、城镇居民生活需水、农村居民生活需水、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林地需水和草地需水,分别属于生产需水、生活需水和生态环境需水。为表征不同部门需水的时空特征,计算了该区域2000年各县各类需水部门的需水量,并从水资源需求部门差异、空间差异和时间匹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各县总需水量变化在1.57×108m3~14×108m3之间,流域单位面积需水量变化在145.11mm~728.98mm之间,基本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②流域以生产需水和生态需水为主,生产需水以农作物需水为主,在2/3县区易出现生产与生态环境争水现象; ③农作物和林地,尤其是农作物亏缺水量大,目前的灌溉水平很难改变亏缺局面,势必影响二者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 ④农业结构性用水短缺格局相对突出。单位面积农作物需水量,最高值在泾阳县,为5 682 m3/hm2;最低值在定边县,为4 022 m3/hm2,由于事先设定大多数需水定额不随县(区)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该值与作物结构密切相关。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要求重点加强植被结构与农作物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张杰  赵振坤  李晓文 《资源科学》2005,27(4):133-139
依据野外考察和实地调研,对武汉市郊涨渡湖区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进行了规划设计,首先基于高程、坡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等不同的组合分析了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适宜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及所涉及的空间范围.研究表明,基于DEM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适宜性分析为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规划设计的提供了科学依据,而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实施措施的确定和空间定位使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工程更具可操作性.最后,对以涨渡湖为代表的长江中游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小水电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的破坏。开展水电梯级开发对河道生态需水影响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武义麻阳港小流域水电开发现状,从河道内与河道外两方面对流域进行了生态需水量核算;并对流域梯级开发电站为满足减水河段生态环境需水要求的最小下泄流量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娇娇  毛明海 《科技通报》2007,23(1):131-136
论述了河流生态恢复应包括的5个主要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创新性地将河流生态需水的保障纳入河流生态恢复体系当中,提出科学地进行河流生态恢复必须重视保障河流生态需水,并阐述城市河流生态需水量的组成及主要计算方法,从而指导河流生态恢复的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全国水利调控与调水系统,用什么指导思想去调水,以及如何调水等,从战略上讲,是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本文将着重阐述南水北调以管网为主和东农西进以水为先锋的两个问题。 一、南水北调,管网为主 我国黄、淮、海、辽四个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每年缺水量在400~500亿m~3 ,所缺的水,计划从水量较丰富的南方调运,故称南水北调。此项工作在70年代已基本形成东、中、西三线方案(见图)。其中东线南起江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开始,黄委每年都在汛期进行调水调沙,冲刷下游河道,对河口湿地补水。为了掌握湿地土壤的变化情况,2007年和2008年,对河口湿地3个取样点进行了3次土壤取样共。同一个取样,含盐量第二次比第一次增大,第三次又减小;营养盐含量第二次比第一次减小,第三次又增大。同一个时间的取样,距离河边越近,土壤的含盐量越低。调水调沙降低了湿地土壤的含盐量,提高了湿地土壤的营养含量,可促进湿地植被生长,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