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诚炜  仵希亮 《文教资料》2012,(10):111-112
近代中国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各种平民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平民教育流派纷纷兴起,直接促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是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与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他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并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和解决农村的问题,并构建平民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是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渊源为出发点,解读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鉴,揭示其对当今农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颇有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平民思想的分析介绍,并进一步阐述他的思想对当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颇有影响的思想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平民思想的分析介绍,并进一步阐述他的思想对当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晏阳初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他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核心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国农民教育借鉴。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民教育思想,创建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丰富农民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教育途径等方面来推进我国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6.
晏阳初是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创者,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平民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实施途径、师资等方面的内容仍然值得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借鉴。本文阐述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提出了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来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探索;各平民教育社团的宣传与实践;杜威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站在平教运动最前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最辉煌篇章就是晏阳初.把晏阳初和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透析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美国因素,可以更清晰的反思中美教育交流的历史,理清中美教育交流中的矛盾,预测中美教育交流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人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平民教育理论.在21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我国平民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其平民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平民教育实践运动影响深远。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及其措施对当前我国普及教育实现“两基”目标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创新,促进普及教育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兴起了多种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是最重要的一种。中国平民教育首先兴起于城市,自20年代中期始,其重心逐渐转移至乡村。这一转移是由政治、经济、教育观念等原因引起的。这一转移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民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老先生(出生于1893年)与陶行知是同时代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探索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先后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起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在国际上都有积极影响.晏老通过多年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提出了通过"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运用"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挖掘人类潜能、开发人们心智、"除文盲,作新民"、对乡村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新乡村的教育思想.他卓有成效的平民教育工作得到世界的公认,被授予"当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称号,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虽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但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仍有很大启示.本文就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杨洁琼 《师道》2011,(2):41-42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农村,而农村开展平民教育的困难较之城市也更多些,故而一段时期以来,乡村平民教育实际处于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附带状态。  相似文献   

13.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毕生从事于平民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对晏阳初的平民教学思想进行总结,并指出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他的教学思想对农民教育依然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博仔 《湖南教育》2005,(18):10-11
晏阳初(1890—1990),原名兴复,又名遇春,字阳初,四川省巴中县人。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其主要著作被编成《晏阳初文集》、《晏阳初全集》。教育思想要点平民教育“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相似文献   

15.
晏阳初是我教育研究界的先贤,丰富的平民教育阅历和深刻的理论见地使他在学界饱享"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之盛誉。他积极倡导并实践民本教育思想,指出民力如矿藏,需要挖掘,推行"四大教育",提倡"博士下乡"等。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之际,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值得农村成人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1890—1990)是享有世界盛誉的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创者,他以宗教家的精神从20世纪20年代起,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长期在南京学习和工作,并在南京开展推进平民教育运动、推动女子教育改革等新教育探索。陶行知的江苏教育实践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江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挖掘、阐发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继承、发扬陶行知奉献开拓精神,尊崇、学习陶行知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18.
"县政改革"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县实验在30年代前后兴起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运动是在一个相当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运作和推行的。晏阳初所倡导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是突破学术研究的局限性而进行的社会改造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蔚然兴起的乡村教育是当代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也是现代农村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起点。陶行知作为其中“最中国化”的一位乡村教育家,对乡村教育素怀浓厚的情结。早在南高师任教期间.他就主张“设立师范学校.宜顾全农家子弟”.提倡“师范教育下乡”:在从事平民教育时期。他也曾经多次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也就是到乡间去的运动”。号召“平民教育下乡”。  相似文献   

20.
杨永望 《陕西教育》2007,(1):106-106
晏阳初,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一个塾师之家,少时熟读儒家经典,十三岁在传教士举办的两式学堂读书,后又到香港和美国接受教育,1918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20年回国后献身平民教育事业,1950年以前晏阳初主要在围内进行平民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之后晏阳初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事业推广到了国际上,在亚洲,非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