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晓桂 《今日科苑》2010,(16):230-231
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大众中的特殊群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期通过此举达到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朱青青  陈静 《中国科技纵横》2011,(14):215-215,214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命题,更是应对当今世界新变化的客观诉求,而要探讨并真正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前提在于理顺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的逻辑关系,从理论源头肃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脉络,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极为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论梳理.重点研究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本质等方面的特征,总结归纳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是人的主体性特征,在这一哲学基础的指导下分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关照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现实出发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必然要求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当代性问题,它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两重性,提升哲学高度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科学研究范式的内在路径。创新研究范式应注意把握哲学思想体系和叙述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叙述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切近把握与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创新须始终围绕这一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5.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有品质。20世纪30—40年代,英国左派科学家卓有成效地将马克思主义这一特有品质引入到科学研究领域,创造出新的理论成果——贝尔纳主义。贝尔纳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创新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成为科学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等一些科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影响至今。因此,对贝尔纳主义的研究,不仅能够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旺盛生命力,而且能够增强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6.
略论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芳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7):130-131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及其规律,在经济体制问题上、在所有制问题上、在分配问题上提出了突破性的创新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大推向了前进。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时代赋予大学生的文化使命是要求他们继承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以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为基础实现文化创新,并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在大学生中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环节,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大学生中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张体 《科教文汇》2008,(11):209-209
推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作为先导和指向针。"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什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如何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得到回答。  相似文献   

10.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点,明确提出并深刻阐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深刻总结历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境,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发展,注重掌握群众、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飞跃,具有深厚的理论创新意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体 《科教文汇》2008,(31):209-209
推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作为先导和指向针。“什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什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如何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得到回答。  相似文献   

12.
陈运普 《科教文汇》2008,(36):215-215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思想植根于人类优秀文化的沃土,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借鉴了西方优秀思想和西方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凝结着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它鲜明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当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实践成果。以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挖掘提炼1921年以来百年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的演化逻辑与实践启示,将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创新思想概括为“理论基础-战略目标-实施策略-评价体系-伦理责任”五位一体的思想体系。研究结论可为构建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提供理论启示和参考,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创新事业的认识和信心,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提振创新创业干劲。  相似文献   

14.
王郦玉 《科教文汇》2014,(1):116-117,126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女性主义作为当代重要的社会思潮和研究视角,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了解。本文旨在结合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出发,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主义的深远影响,探索两者之间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勇 《科协论坛》2007,1(1):73-7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研究和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在当代中国继续生存与发展并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积极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在当代中国继续生存与发展并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积极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环境下出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列读物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列读物的出版工作,就承担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特别是在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下,更应扎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因此研究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体系,对于更好地领会这一科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指导我国的科技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归纳出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体系结构,分析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指出我国的科教兴国、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三大科技战略是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并阐述了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前瞻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20.
黎野 《今日科苑》2010,(6):10-10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要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哲学创新要注意开放性和批判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