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旧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热衷于办书店办杂志。十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办杂志起家”,介绍这方面的情况。韬奋一生办杂志,从民国十五年(1926年)接手办《生活》周刊开始。1933年《生活》周刊被迫停刊。其后生活书店继续出版《新生》周刊、《大众生活》周刊、《永生》周刊、《国民》周刊、《生活星期刊》。改  相似文献   

2.
周刊是杂志缩短出版时间、增加新闻内容和增强时效的产物。新闻杂志是从季刊、双月刊、月刊发展到半月刊、周刊的。周刊表示以一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出一期,如《瞭望》就是从1981年的月刊变成1984年的周刊。现在以周为单位出版的新闻周刊,除《瞭望》外,还有《深圳周刊》、《北京青年周刊》、《东方文人周刊》、《新民周刊》等。报纸以周为周期出版是相当普遍的。起初,它是在编辑、记者力量不足或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出版形式。现在许多行业报就是一周出版一期,如《福建商报》、《福建环境报》等。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日报、晚报为了吸引读者不断推出新的版面、栏目。前几年是周末版或星  相似文献   

3.
娱乐报道,现在越来越成为各家报纸吸引读者的重要版面,一次再次的改版扩版,纯文学副刊不断缩减,娱乐版面却还有日渐增加之势。有的报纸甚至加办娱乐周刊。北京、上海、广州这些报业特别发达的大都市报纸,面向大众探寻市场化的道路,均把增大娱乐新闻的报道量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等娱乐新闻版面都在 2— 3个版面,这应该说是报纸走市场化道路改革中的新尝试。然而纵观时下有些报纸的娱乐新闻,明星绯闻满版飞,低俗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周刊类杂志,如《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深圳周刊》等刊物在全国范围内日益走红。这些周刊的成功之路,为其他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报类媒体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漫谈中国的新闻文化周刊傅岩山高档、精印、图文并茂的新闻文化周刊以其新颖的面孔在“’97羊城期刊文化周”上露面,立时引起各地办刊同行的极大兴趣。以《望周刊》、《深圳风采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北京青年周刊》等为代表的新闻文化周刊,全国...  相似文献   

6.
信息速递     
集团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 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社合并重组而成的深圳报业集团9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深圳报业集团成立后,旗下拥有《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香港商报》、《深圳都市报》、《深圳日报(英文)》、《深圳青少年报》和《深圳周刊》、《焦点》、《游遍天下》、《汽车导报》等8报4刊。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新闻期刊越来越成为引人注目的媒介力量,现在,我国的新闻期刊除《南风窗》、《视点》外,基本上是周刊。比较有影响的有《瞭望》、《深圳周刊》、《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在目前的初步发展阶段,中国新闻周刊的优点与不成熟并存。  相似文献   

8.
我们可以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的发展轨迹。1998年8月,号称我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的《新周刊》在广州问世。这个一开始只是由三九广告公司和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试验品,是在经历了两三年的风雨之后,几经更名(从《晨报》、《七天》到《新周刊》),最后才成为今天的模式,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和三九企业集团合办。它起先就以《泰坦尼克号特刊》和《中国不踢球》、《改革开放20年全纪录》、《弱智的中国电视》等策划轰动一时。《新周刊》创办不久,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主办的《深圳周刊》(曾名《深圳风采周刊》)创刊。同年,《三联…  相似文献   

9.
《编辑之友》1998,(4):59
低价营销广泛设点《深圳风采周刊》进军内地市场《深圳风采周刊》继年初大改版后,7月1日起实行低价营销,定价从原4.8元人民币降至2元。据悉,这个价格在国内正式出版的8000余种期刊中是最低的。此前,该刊在深圳、上海以2元试销,读者反应热烈。《深圳风采周...  相似文献   

10.
竞相登场 色彩纷呈——90年代中国新闻周刊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背景下的新期刊新闻周刊是以报道时事为主要内容、刊期为一周的期刊。它以报道和解释新闻为主 ,集时效性、深度性于一身 ,图文并茂 ,印刷精美 ,堪称现代期刊市场上的“宠儿”。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周刊起源于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望》(初为月刊 ,1984年改为周刊)。其他新闻周刊的大量出现还只是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期的事情。其中 ,《三联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 ;《新周刊》创办于1997年 ;《深圳风采周刊》由《深圳风采》月刊1997年改版而来 ;《新民周刊》创办于1999年 ;《中国新闻周刊》创办于2000年。…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随着我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热的降温,又悄然兴起了一股“系列周刊”热。这种系列周刊,除有单独的刊名外,在内容上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一经问世,便受到读者的青睐。曾在国内率先创办星期刊的中国青年报,去年以来在淡化星期刊的基础上,又增办了《青春热线》、《经济蓝讯》、《社会周刊》  相似文献   

12.
在期刊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三联生活周刊))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性格。紧迫热点,深度剖析,把握平衡,举重若轻,凭借自己独特的风格,《三联生活周刊》快速发展,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3.
方韶毅 《青年记者》2006,(15):34-35
电视、报纸在一波一波的城市化浪潮中,相继完成了战略布局。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杂志亦将迎来新的局面。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谋求地方化经营发展之道,区域性城市杂志应运而生,《深圳周刊》、《新民周刊》、《天府成都》、《温州瞭望》、福州《家园》、《夜北京》等区域性城市杂志相继问世,形成中国杂志力量中的一支新军。  相似文献   

14.
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开办周末版是各家报纸都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1999年5月起,《武汉晚报》对其周末版作了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和变革,将原综合性周刊《武汉晚报周末》改造成为专业性周刊《武汉晚报·健康周末》。这一举动赢得了市场、受众、专家的广泛好评。《健康周末》的诞生,报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周末版当初能迅速崛起,为各家报纸所采用并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在于,它实际是顺应和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成为日常报纸的重要补充。随着报纸种类的逐渐增多,各报纷纷创办了自己的周末版,以求尽可能多地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家纸媒都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实现良性循环。本文通过《颍州晚报》的《成长周刊》栏目,分析小记者俱乐部的品牌效应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对传统的纸质媒体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地市一级的党报,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才能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和上一级党报不断延伸的触角的挤压下,立足本土,办出一张具有地方特色,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报纸来?2004年1月《长治日报》创办了四份周刊:《经济周刊》、《人才周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我国许多新闻媒体都强调培养更多专家型的编辑、记者,并为之而积极努力。作为军队的新闻媒体,要不要培养专家型的编辑、记者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时代向军队传媒提出了新的要求最近,《解放军报》增办了一些周刊,其中每周三刊发的《军事科技周刊》受到广泛欢迎,从将军到士兵,喜欢这《军事科技周刊》的不少。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拿一期《军事科技周刊》来分析一下吧。今年1月19日的《周刊》一版,刊登了我特种兵参加国际反恐怖集训纪实《中国军人扬威世界猎人学校》,二版头条“军营科技新观察”专栏,登载…  相似文献   

18.
我真正从事新闻工作,始于1936年1月在上海《申报》担任《申报周刊》编辑的时候。当时的《申报》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资办的一家著名报纸,社会影响颇大。《申报周刊》是《申报》的一个附属刊物,由俞颂华先生主编,开始是月刊,1936年初改为周刊出版,每期随报附送,不另收费,所以发行量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与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上海共同发布了"2019年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入选的十大创新案例分别是成都天府市民云平台、河南省人大"智慧人大"平台、甘肃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公安部交管局微博矩阵、广西北海智慧党建、广东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我的南京APP、上海“一网通办”、深圳秒批和浙里办掌上办事平台。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运用互联网改善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国外科技周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科技周刊︽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编辑部续维国当前国外科技期刊出现的“周刊现象”值得研究和借鉴。这些周刊一般都有优秀科学家组成的作者群体,办得很有水平,读者面向全世界。办得成功的科技周刊有如下特点:1.出版周期短。《美国医学会杂志》能在60天内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