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蒋芬  邓丹青  汪平 《科技通报》2021,37(6):115-120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构建了创意产业集聚、外部性(技术外部性、金融外部性、文化外部性)与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检验了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并考察外部性调节效应的产业差异.研究发现:(1)创意产业集聚显著地正向影响区域创新,金融外部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2)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相同条件下,外部性越强,创意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水平提升强度越大;(3)创意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创新存在产业差异,其中科学研究类创意产业最为明显;(4)外部性对创意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因创意产业具体的类别而有所差异.研究关于充分利用外部性,引导城市创意产业集聚,推动区域创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韩宝龙  李琳 《科学学研究》2011,29(2):314-320
 从区域产业创新驱动力的获得方式和空间来源角度将促进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力划分为6种类型,从隐性知识流动和地理邻近性理论视角解析了各驱动力对区域产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之后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医药制造产业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有偿性创新驱动力和邻近区域间外部性创新驱动力对我国医药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有明显正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2005—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的27个制造业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后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法对我国产业创新生态的运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推算出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潜力和总结出产业创新生态的类别。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创新生态持续处于不协调状态,但运行状况正在改善;各行业产业创新生态的运行状态与行业异质性及其技术含量关系不大,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均可在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子系统之间不协调是产业创新生态运行不良的根本原因;依据行业技术含量和发展潜力2个维度,可以将我国产业创新生态分为高技术含量-高潜力等8个类别,行业的技术含量与产业创新生态发展潜力具有一定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徐德英  韩伯棠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55-1563
通过拓展多维邻近的概念,引入信息化邻近与交通便利度两个邻近维度,基于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199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方法,对地理邻近、信息化邻近与交通便利度单维度及其交互邻近下中国研发创新的省际知识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且相关性逐渐增强;研发资本对创新产出的贡献要高于研发人员;除信息化邻近外各邻近下的省际溢出效应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单维度邻近下,地理邻近的作用效果最大,但是在信息化与交通便利度交互邻近下,地理距离将不再是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三维度交互邻近下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并没有显著增强。最后讨论了上述结果背后可能的发生机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集聚外部性、异质性技术和区域创新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沈能 《科研管理》2020,41(8):49-59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确立综合竞争力、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以产业集聚为研究视角,首先以2009-2013年30个省(市)的创新活动为研究样本,使用超效率共同边界函数测算了我国各省(市)的创新效率,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重点考察了三种集聚外部性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集聚外部性是影响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但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集聚外部性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显现出差异化特征,其中东部地区同时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雅各布外部性和波特外部性,但中西部地区仅从马歇尔外部性和波特外部性中获益。(2)以往研究中被忽略的空间外溢效应对于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各组群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更为相似,所以,组群内部的省(市)呈现出明显的“俱乐部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明亮,余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基于创新效率DEA-Malmquist分析,结合产业空间集中度测度,从行业—区域两个维度分析2005-2014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特征及趋势,以图揭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产业集中度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测度期内该产业:(1)大部分年份创新没有达到DEA有效,其中技术创新投入平均利用率较高,研发人员利用率相对较低,并且行业差异化特征明显;(2)技术进步水平提高较快,技术效率提升较慢,综合创新效率增长趋势放缓;(3)东部地区纯技术效率上升,但规模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反,西部地区综合创新效率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4)综合创新效率与区域产出绝对值相关性不明显,但创新效率动态变化趋势与该产业空间集中度演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1997—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构建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实证分析三大产业集聚的外部性(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Porter外部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产业多样化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专业化和企业竞争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影响并不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和五大高技术行业的产业集聚外部性对产业创新影响效果不同,循环累积效应在不同模型中对区域产业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规模、人力资本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三大控制变量及其平方项在不同模型中的作用效果和显著性水平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转化和创新产出4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进一步建立回归模型,定量分析这4个维度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是影响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加大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投入力度是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经济增长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我国产业创新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现象严重.运用SUPER-SBM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2006和2016年10年前后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变异系数与自然间断点法刻画产业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空间分布,从时空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10年间我国大中型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水平的提升幅度约为20%,其中中部地区的提升幅度最大,10年后两大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均值均约为0.7,距离高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空间维度来看,我国四大区域两大产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有所减弱,但中部和东北地区内部省份之间产业创新发展不均衡较为明显,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各省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呈现出东部沿海省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高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由纵向上的晋、豫、赣、粤4省与横向上属于长江经济带的沪、苏、皖、鄂、渝、川6省份组成“十”字型分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分析,结合测度产业空间集中度,从行业和区域两维度分析2006—2015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特征及趋势,试图揭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产业集中度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测度期内该产业:(1)大部分年份的创新没有达到DEA有效,其中技术创新投入平均利用率较高,研发人员利用率相对较低,并且行业差异化特征明显;(2)技术进步水平提高较快,技术效率提升较慢,综合创新效率增长趋势放缓;(3)东部地区纯技术效率上升但规模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反,西部地区综合创新效率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4)综合创新效率与区域产出绝对值相关性不明显,但创新效率动态变化趋势与产业空间集中度演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扎堆"式产业空间布局在我国高新区中普遍存在,这一原始的产业布局模式并不能带来由于地理接近而产生的任何益处,高新区产业空间结构的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此,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高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机理,结合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扎堆——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的转型路径,详细阐述各转型阶段的特点,深入分析各转型过程的外部条件,并最终提出推动这一转型过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大明  原毅军  郭然 《科研管理》2022,43(5):154-163
    协同创新是影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协同创新系统中,由空间溢出视角出发,讨论了不同协同创新系统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进而以中国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各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水平,由此构建面板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各协同创新系统均对区域产业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大学-政府-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系数更大;(2)基于空间溢出的创新要素流动和集聚是带动其他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该溢出效应呈距离衰减特征;(3)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推动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和珠三角已形成都市圈效应,是空间溢出重要途径。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我国区域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推进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31个省区2006-2010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区域间技术转移的网络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06年以来,我国省际技术转移活动越来越密切和频繁,随着各区域技术实力及区域间技术差距的变化,技术转移网络以北京为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有逐步削弱的趋势。(2)大宗技术转移以北京为核心向其他区域扩散,受地理距离的约束较小;整体技术转移表现为空间聚集(分散)形态各异的几个区域板块,地理距离在各区域板块演变中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3)随着各区域及其邻近区域技术实力的变化,区域间技术转移的实现路径表现为由"弱—弱"子群转变为"强—弱"子群或"弱—强"子群,最后发展为地理邻近且良性互动的"强—强"子群。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始重视地域空间规划的作用,把搞好空间管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结合中科院牵头完成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不同类型的重大区域和国土规划以及汶川灾后重建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文章分析了我国开展地域空间规划的客观需求,从规划理念、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中科院研究团队在重大地域空间规划中的科技创新,从加强空间管制、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3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展地域空间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2003~2010年中国各省区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并通过选择适当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各省区宏观因素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以及相邻地区的住房价格变动对本地区住房价格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间的住房价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间溢出效应是地区住房价格波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上海创新功能的空间集聚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创新人才、创新收益以及众创空间的相关数据为衡量指标,借助Arc GIS的空间技术手段,通过分析上海创新功能在空间上的集聚分区特征,发现其空间集聚的趋势非常明显,根据以上数据识别出创新高度集聚区、创新发展潜力区和创新创业活动集聚区,并分别定义为中央智力区、创新成长区和众创空间区。中央智力区主要呈现"一核两带"的集聚趋势,创新成长区呈现"外环+两带"的空间集聚趋势,众创空间区呈现"三核一带"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7.
李小平  余东升 《科研管理》2021,42(8):160-167
    本文采用GML指数测算了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检验了FDI和ETFP的空间相关性,探讨了不同空间集聚类型的FDI对ETFP的空间影响。研究发现:(1)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散点图均显示城市FDI和ETFP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特征,且FDI和ETFP同种集聚类型的城市有重叠,表明城市ETFP在经济地理上的高低跟一个地区FDI的空间集聚密切相关。(2)回归结果中正向显著的空间滞后系数表明一个城市的ETFP及其分解成分受到邻近城市的影响,表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特征,分解成分回归结果显示,FDI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城市ETFP的提高。(3)High-High和High-Low集聚类型城市的FDI对ETFP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高值集聚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相对于分散的FDI更为显著,促进了自身和周边城市ETFP的提升和集聚。Low-High和Low-Low集聚类型城市的FDI效果不显著。为此,中国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发挥High-High集聚型城市的“领头”作用,加强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考虑空间协调性,发挥空间关联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2017年我国西部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质量进行测度与评价,探究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在只考虑地理距离的空间关系下,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布呈现着"高-高"集聚与"高-低"极化的趋势,形成演化空间差异相对明显的空间格局;(2)影响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质量的因素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其中资源储量、开放度、技术创新起到促进作用,而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政府干预产生阻碍作用。研究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应因地制宜实施生态评估机制与产业政策布局,合理进行人力资本、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利用空间溢出效应实施生态导向的目标责任制;提高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放慢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升工业化的质量型绩效水平,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选取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变量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结果发现:2000~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增长;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测算结果放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贡献率;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十九大”后的新态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法为本、规划先行"是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能否合理规制国土空间、建设美丽家园是衡量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九大"后,我国空间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将加快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主体功能区的基础性地位将趋于增强,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扮演发展类规划和布局类规划旋转门的角色,主体功能区战略将成为指引我国国土空间有序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制度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制度的作用;覆盖全国国土的空间规划体系将基本建成,通过全国、省、县为中国基本空间规划单元,以跨省级行政区、跨地市、跨市县域的区域规划为补充的空间规划体系,规范国家和地方不同空间尺度的国土资源合理配置、空间结构合理组织、区域政策合理实施;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得以确立,实施增强空间管制能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扩大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增强市场作用力度等五大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