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PM2.5研究领域科研人员间科研合作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科研人员间科研合作网络规模、密度、节点位置等,以及探究其对学术合作联结路径、科研信息沟通速度和扩散范围的影响等问题。研究表明,PM2.5研究领域科研人员间合作现象普遍,科研信息的交流传递以合作网络结构为基础,但合作网络紧密程度偏低。网络结构与节点位置决定科研人员的学术控制力,处于关键节点的科研人员主要来自高校。要提高对PM2.5污染控制能力,需强化重要科研人员之间和不同机构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2.
赵延东  洪伟 《科研管理》2015,36(12):19-28
国内外普遍认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国家创新,但迄今尚少有经验研究来探讨校企合作究竟对科研活动产生了哪些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本文基于对一项全国七千余名科研人员的调查数据的分析,全面考察了科研人员承担企业项目对于科研文化、科研网络、科研投入及产出等多方面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承担企业项目的科研人员有更高的研究积极性、建立了更广泛的科研合作网络、在科研成果的市场转换方面表现也更好,但同时也发现承担企业项目对科研文化和基础研究可能存在不利影响。研究结果为我们更好地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科研人员之间的项目合作关系,研究科研项目合作网络的人员组成特点、学科特点,并挖掘隐藏在网络中的科研团队。首先,基于科研项目数据集,通过计算人员项目之间的余弦相似性构建科研项目合作网络。其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对科研项目合作网络进行分析。最后,将合并策略加入到凝聚子群分析算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并的凝聚子群分析算法(Merge Cohesive Subgroups Algorithm,MCSA),用于挖掘隐藏在科研项目合作网络中的科研团队。实验分析了某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作网络中人员合作的紧密程度与合作模式,核心科研人员的年龄构成,以及各个学科的发展趋势等情况,与典型的社群挖掘算法FN算法和LPA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合并的凝聚子群分析算法挖掘到的科研团队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尹聪慧  蒋一琛 《科技通报》2021,37(5):104-11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国科研人员全力开展科研攻关.对当前研究态势的清晰认识及对合作研究网络的分析能够为疫情攻关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有益的支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新冠肺炎的研究结构及引文知识图谱进行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合作研究网络,分析网络结构、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研究发现:中国研究机构发文总量最高,高被引文献最多;新冠肺炎合作研究网络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但网络较为松散,凝聚度偏低.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香港大学在合作研究网络中承担关键角色.网络中形成了大量紧密协作的子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已成为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 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在线科研合作的健康良性发展。【方法/过程】将质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先是根据 收集到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访谈资料,通过质性分析得出相应的影响因素;然后以得到的因素为基础,结合 相关理论,构建相应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找出虚 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群体认同、社群影响、互惠均 正向影响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意愿,合作意愿与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正相关,激励机制和系统 易用对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知识表示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从知识网络的角度,对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进行了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科研人员知识结构的构成。利用知识网络模型,对科研人员知识进行网络建模,包括知识点建模及其关联关系建模。通过对知识网络的层次化处理,获得了科研人员知识领域与知识子领域。根据以上建模方法,开发了一个科研人员知识管理原型系统。该方法实现了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具有直观、易操作和可定量化的特点,为科研人员知识的表示提供了支持。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验证实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厘清网络环境下科研人员信息茧房的成因要素,预防学术信息茧房的产生,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数据编码以及模型构建,对在网络环境下形成科研人员信息茧房的影响因素展开质性研究。[结果/结论]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科研人员和信息本身,也包括社会环境和信息情景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优化科研管理与服务、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以及提高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作为科研人员思想碰撞以及产生新知识的重要科研合作平台,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交流场所,探究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升科研人员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虚拟学术社区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对相关理论的归纳和梳理,提取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7个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组态分析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从组态视角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绩效期望、感知愉悦性、互惠、社会影响、努力期望、激励机制、促成因素共同影响科研人员合作,或为核心条件或为辅助条件均对科研人员合作产生影响,触发科研人员合作形成的组态共有6种,不同因素之间的组合效应均能驱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科研人员合作。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科研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从跨界合作网络的视角出发,分析专利产出性别差异的社会网络机制。研究主要有3个发现:1.女性科研人员跨界合作网络规模和网络关系强度上均存在明显的欠缺;2.与企业界、其他学科领域合作网络规模和网络关系强度上的欠缺是影响专利产出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且网络关系强度的影响作用要大于网络规模的影响;3.性别对于跨界合作网络与专利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即在拥有相同网络规模和网络关系强度的情况下,女性从与各类合作网络关系中获得专利产出回报的可能性与男性并无显著区别。与男性同事相比,女性的专利产出会更多地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职业早期的企业工作经历、单位组织的知识产权培训等。最后,在结果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在学术成果商业化新趋势下减少科技领域性别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叶丁菱  许鑫 《科学学研究》2023,(6):1066-1075
企业科研人员掌握众多高价值数据,激励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利于释放企业科研数据潜力。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构建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意愿模型,使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数据和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挖掘企业科研人员开放意愿的细节诱因。通过模型检验发现,感知科研数据质量、感知科研数据价值和开放科研数据接受度对开放科研数据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科研人员学术年龄在开放科研数据接受度和开放科研数据意愿中呈现正向调节作用。通过诱因挖掘发现,数据制度、数据隐私、数据版权、机构要求等对企业科研人员开放意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企业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意愿的影响机制分析,拓宽了企业数据的开发路径研究,也为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和融合创新提供了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网络和知识创新理论为基础,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进行解耦研究,构建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互相嵌入的创新网络模型,并以我国高科技公司 HW 为实证对象,将网络特性(结构洞和中心集中度)分析和负二项回归相结合,分析合作网络与知识网络特征及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网络的结构洞越多,越不利于研发人员从外部获得新知识;同时,合作网络的结构洞越多,越有利于组织进行探索性创新。知识网络的中心集中度与组织的探索性创新之间呈倒 U 字关系;此外,合作网络的中心集中度与组织的探索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创新网络的解耦研究为创新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揭示创新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选取我国上市医药制造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利用专利共同申请人构建企业专利合作网络,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专利自我中心合作网络的特征指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中心网络规模、关系频率、结构洞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黎萤  张迪 《科研管理》2019,40(4):203-212
专利合作网络已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创新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多元创新主体间的专利合作关系逐渐向以社会网络为载体的关系邻近性转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的模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成为管理开发专利合作网络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研究选取ICT产业和制药产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5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效授权合作专利数5169项,构建了探索型和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深入分析地理接近性、社会接近性、技术接近性对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的合作创新程度影响及差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专利合作网络获取创新资源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动态网络分析法,以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中2017年综合指数排名前五的学者为核心构建的科研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7年间学者们参与的国内期刊论文为数据样本,构建含期刊论文影响因子权重的合著网络和关键词网络,从网络总体结构、整体属性和个体属性三个层面系统揭示不同领域高绩效科研合作网络潜在的共性特征,并按照时间段划分探究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绩效科研合作网络具有整体规模大、平均聚类系数高、平均路径长度小、研究人员与关键词流动数目大等特点。以上研究结果可映射出实际的科研合作网络所具备的特征,对揭示高绩效科研合作网络隐含的共性特征具有理论意义,可为人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对于协同创新战略规划、组织引导机制、管理制度创新等措施的出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建平  吴晓云 《科研管理》2019,40(1):121-130
从竞合视角,以价值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国泰安数据库CSMAR选取246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Bootstrap方法,研究价值网络情景下中国企业网络关系强度影响绩效的内在机理及作用机制。同时,将竞争战略与合作战略界定为二维构念的竞合战略,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当前情境下,网络关系强度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合作战略与竞争战略在其中均发挥中介效应,且合作战略的中介效应明显大于竞争战略;网络内部差异性显著强化了网络关系强度与合作战略间的正向关系,但对网络关系强度与竞争战略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在强网络关系下,企业应采用合作战略为主,竞争战略为辅的战略配置模式;在弱网络关系下,则应采取相反的战略配置。此外,企业在运用合作战略时,应特别注重网络内部差异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雨浓  王博  张永忠  姚星 《科研管理》2018,39(3):132-140
校企专利合作是助推高校转型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合作模式。本文采用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985高校”为例,构建校企专利合作网络,对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高校和企业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历年高校与企业间专利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就高校而言,综合类高校和理工类高校在校企专利合作网络处于重要地位,并且清华大学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就企业而言,能源型企业在校企合作网络处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信息系统领域中外合著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论文合著关系这个衡量科研合作的重要指标为研究对象,针对2000—2009年间信息系统领域的100种英文期刊中合著的作者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信息系统领域中外合著网络,通过对其结构、特征的描述,揭示中外合作现状与模式,为推动信息系统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松  盛亚 《科研管理》2013,(2):52-61
在动态和开放式创新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日益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研究视角需从网络内部转向外部,将网络内外部影响因素放到一个框架当中进行研究。文章将网络内部因素归纳为网络合作度以及外部因素归纳为网络开放度,引入环境不确定性变量对集群进行分类,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集群,其网络合作度、开放度各自与集群增长绩效的关系,合作度与开放度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是如何受到环境不确定性制约的。研究发现技术环境不确定性越高,网络开放度对集群绩效的影响越显著;市场竞争环境不确定性越高,网络合作度对集群绩效的影响越重要;市场与技术环境都稳定时,网络合作度对集群绩效影响较为显著;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认为根据各种环境不确定性对网络合作度与开放度变量进行动态组织是保持集群增长的重要途径,并对网络动态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企业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基于企业在创新合作活动中的理性决策行为,建立创新网络动态演化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研究中的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与网络结构的关系。研究放宽了创新网络博弈论文献对网络结构的不合理假定,同时又赋予网络演化一定的经济含义。研究发现:创新网络可自组织演化至稳定状态;知识溢出效率的提高可增进行业的收益水平,并激励企业积极地参与创新合作,但过高的效率值会加剧企业间收益分配的不平等;知识溢出效率不影响企业合作规模的分布;稳定状态下的创新网络为小世界网络,具有高的聚集系数和短的平均路径长度,但其并非利用效率最高的网络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