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讲究“新”、“实”、“快”、“准”,特别是时效性要求很强,在确保实事求是、准确无误、角度新颖的前提下,应该以最决的速度报道出来,一般无法做深入报道。所以,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就交给了新闻专题节目。新闻专题节目是就某一新闻专题,进行全面、深入、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后编发的新闻报道。新闻专题节目也要求时效性,但不象新闻节目的时效性那么强,所以编辑记者可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采取深入报道,在新闻节目播出之后,配发新闻专题节目更有利于抓典型,出新意。  相似文献   

2.
1月24日(腊月二十九),温家宝总理第七次来到北川,与灾区人民一起过年。在北川吉娜羌寨,温家宝总理接见了山东援川志愿者代表,并通过大众报业集团新闻志愿服务队向“山东人民问好,拜年”。在这次特殊的采访中,温总理还对山东人民支援灾区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他通过大众报业集团新闻志愿服务队捎话:“谢谢山东人民对灾区的支持!”这也是温家宝总理灾区一行接受的唯一一次记者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面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又该如何冷静、忠实地履行记者的责任呢?看似简短的对话,其背后又有记者怎样的心路历程?且听亲历者—大众报业集团新闻服务队队长、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朱德泉讲述新闻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今年夏天,江苏里下河地区遭受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我作为新华日报驻扬州市记者,曾5次赴里下河重灾区采访,和报社派往那里的采访组的同志共同报道了灾区人民与洪水搏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等方面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抗洪报道归来,重读江泽民同志1989年《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江泽民同志指出:“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排奋力拚搏,七战七捷,又夺“世界杯”,全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欣喜之余,将有关赛事的新闻重新浏览了一遍。一条并不显赫的报道令人瞠目:随中国女排赴日参加世界杯赛采访的各报记者竟达三十多人! 掩报而思,浮想联翩。报道球赛,记者们是努力的。特别是中央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排奋力拼搏,七战七捷,又夺“世界杯”,全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欣喜之余,将有关赛事的新闻重新浏览了一遍。一条并不显赫的报道令人瞠目:随中国女排赴日参加世界杯赛采访的各报记者竟达三十多人!掩报而思,浮想联翩。报道球赛,记者们是努力的。特别是中央  相似文献   

6.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日前,外交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组织外国驻华记者赴东北三省,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情况、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进行专题采访。来自路透社、美联社、日本共同社、韩国广播公司等18家外国驻华新闻机构的28名记者参加了采访。外国驻华记者赴东北三省采访  相似文献   

7.
记者采访被婉拒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 知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却被采访对象以种种借口婉拒或干脆谢绝采访 ,这是目下新闻记者经常碰到的头疼事。眼见可称为“活鱼”、“大鱼”的好新闻 ,因为采访对象不合作 ,不能采访、不能报道 ,记者既失面子 ,更失“里子”———失去采制好新闻的机遇。就目前记者工作的实际看 ,采访被婉拒的成因有哪些?怎样克服和减少这种“采访的失败”?新闻采访学把采访对象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种类型 ,可以说 ,自有新闻采访 ,就有婉拒或谢绝采访现象的发生。“非合作型”的采访对象 ,即在特定的情境下 ,对记者采访明确持不欢迎、不合…  相似文献   

8.
集中力量报道大型体育赛事,是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战役性”工作,历来受到各新闻单位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密度较高(平均一年可有两次),如何出新就成了报道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去年12月份,第13届亚运会在曼谷举行,济南日报体育部派出记者赴泰采访,前后方记者编辑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所以新闻素材必须到现实中寻找,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新闻采访搜集新闻素材,有时“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却“得来全不费工夫”,机遇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采访中的机遇,可以理解成能获取高价值新闻的机会,如:采访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采访重要人物的活动和典型人物的事迹等等,能有这样的机会并将之成功地报道出来,对记者来说是一种幸事,它有时可以让人“一炮打响”。  相似文献   

10.
暗访莫侵权     
暗访即隐性采访,《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对其下的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暗访可以采集到公开采访了解不到的新闻事实,是进行批评报道的重要手段。批评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对违纪行为和不良现象实施舆论监督,如果记者公开采访,亮明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很难了解到事实真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新闻     
河北组成新闻扶贫采访团近日,河北省新闻扶贫采访团一行14人,冒着霏霏春雨,从省会石家庄出发,前往10个贫困县采访.这是该省实施扶贫攻坚以来组织的首次大型新闻扶贫采访活动.根据中宣部、河北省委关于做好新闻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组织了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河北科技报、河北画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采访团.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宣传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宣传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反映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和要求,推动全社会力量,加大扶贫力度,推动“共富工程”向深度、广度发展.同时,锻炼记者队伍,推进新闻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此次活动采取两种报道方式:一是动态式发稿,边走边发;二是组织10个贫困县的专版、专题节目.广州日报实现采编操作“无纸化”从4月份起,广州日报社全面实行采编操作“无纸化”,采编人员写稿编辑全部用计算机在网上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几年来,广州日报斥资1000多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和引进,其中投资550万元建立的电子印刷系统、包括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维思组版系统和扫描照排系统;投资250万元建立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记者》2010,(5):I0002-I0002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人民武警报社、人民军队报社、火箭兵报社等军事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派出采编人员前往灾区采访,及时生动地报道了抗震救灾部队的最新新闻。这里刊发的是部分记者在抗震一线采访、生活的镜头。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沿淮地区是今年洪涝灾害的重灾区,一时也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热点。安徽日报赴灾区采访组的记者们,不畏生活的艰苦、生命的安危,其精神和行动与抗洪勇士们一样。这里发表的是三位记者采访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沿淮地区是今年洪涝灾害的重灾区,一时也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热点。安徽日报赴灾区采访组的记者们,不畏生活的艰苦、生命的安危,其精神和行动与抗洪勇士们一样。这里发表的是三位记者采访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的记者:灾难情境中的新闻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雄 《视听界》2008,(4):31-35
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给中国的记者们设置了一个令人压抑的灾难性采访——报道情境。地震不仅震撼着全体国人的心,也震撼着我们对媒体。记者.新闻伦理等基础问题的认知。记者是特殊的职业工作者,他们担负着向全国人民报道地震全过程的重担;与此同时。记者和他们的报道对象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一系列问题便浮现出来:记者如何在灾难性情境中从事新闻报道?当“记者”和“人”的身份发生冲突时,如何权衡和取舍?汶川大地震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新闻伦理在特殊情境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及记者采访,我想起了瞎子算命。“算命先生”尽管双目失明,又是满嘴胡话、鬼话,而被算命者却往往信以为真,心甘情愿地掏钱付酬;一些新闻记者尽管视力“1.5”,还有“十八般武器”可以调用,而被采访者却往往不愿启齿,心灰意懒地勉强陪坐。这实属奇闻一则。为了新闻教学和新闻工作的某种需要,笔者决定解开此谜,特地访问了几位过去以算命为生、现也已战斗在四化建设岗位上的盲人,算是探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4月8日刊登一篇新闻:一名电视记者扛着摄像机到湖南常德市直属单位支农工作会上采访,被主持会议的市长程林义“撵”了出去。程市长对记者说:“新闻报道要改革,要从会议中走出来,多报道事件,少报道会议;多报道群众,少宣传领导。”我为这位市长“撵”记者的行动唱赞歌!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记者就象水中的皮球,整天浮在上面,接不完的请帖,赴不完  相似文献   

18.
新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态新闻,它报道的是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类新闻稍纵即逝,要求记者反应迅速,即所谓的“抢新闻”。另一类是非事件性新闻,有人称其为“稳态”新闻。它报道的是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的事情,但是从没有被报道过,谁去报道,它就是新闻。写这类新闻关键在发现。实际上,研究、发现非事件性新闻时记者,尤其是地方记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地方记者长期在基层采访,周围的事情平凡又平静,不可能有多少新闻去抢,瞬间大新闻更难碰到。这就要求记者静下心来,在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中发现受众爱看的和想…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报道,就是通过记者亲身体验写出的报道。它是从目击式报道发展而来的一种报道形式,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使人有一种“临其境、闻其声、见其人”的感觉,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因此,军队新闻工作者应多采写“体验式”军事新闻。一、“体验式”报道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可以使作品具有很强的纪实特点。通常来说,没有采访没有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产生新闻的过程。“体验式”报道因为是记者亲历的,从新闻的源头上讲,具有真实性、可靠性。记者亲眼所见或亲身参与采写的报道最接近原始材料,最符合事实真相,因为他避免了中间环节所导…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8.0级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哪里灾情严重,哪里就有大众报人的身影;哪里有新闻需要报道,哪里就是大众报人的战场。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各媒体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先后派出52名记者奔赴抗震救灾报道一线,刊发抗震救灾相关稿件、图片16500余篇(幅),版面近3000个,赢得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6月17日,大众报业集团抗震救灾一线记者报告会在山东新闻大厦隆重举行,7位一线记者代表讲述了他们赴灾区采访的经历和体会。本刊特将报告内容予以摘编,并向所有在抗震救灾一线奋战过的同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