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流 《新闻窗》2008,(5):30-31
今年9月5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中华新闻报》一版上公布2007年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我于2007年11月24日发表在《贵阳晚报》的通讯《“这电灯,像是晚上的太阳”——夜宿我省最后一个通电村紫云大地坝村见闻》获二等奖;之前,该稿也被评为2007年度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浙江记协报送的《绍兴晚报》文字通讯《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荣获二等奖,报道的是绍兴市开放政府会议中心成为纳凉点的事情。这篇通讯2013年8月9日首发后,众多媒体转载。三天后,央视《新闻1+1》根据这个主题制成《绍兴:44.1℃下的“抗击战”》专题节目,也广受关注。广大网友在纷纷为绍兴市政府点赞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怀疑政府是在“作秀”。但该文“五式五招”出击,解答了质疑,成为通讯类报道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播》2007,(12):45-45
2007年8月28日,第17届中国新闻奖揭晓,这是网络新闻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第二年,互联网研究论文“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经浙江省记协推荐,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类一等奖,这是中国新闻奖首次将“新闻论文”一等奖颁发给互联网研究论文,也是全国互联网新闻研究领域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立足地方新闻资源,创新创优,不断实现新飞跃。在1999年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后,连续八年都有作品入选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微尘”在行动,爱心筑品牌》2006年再次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江坪 《新闻实践》2008,(2):45-45
翻阅2007年12期的《网络传播》,有一则新闻报道特别醒目:"2007年中国互联网10大新闻",其中之一是"互联网研究论文首次问鼎中国新闻奖"。报道说:"2007年8月28日,第17届中国新闻奖揭晓,这是网络新闻参评中国新闻奖第二年,互联网研究论文《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经浙江记协推荐,获得了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一等奖,  相似文献   

6.
董强 《军事记者》2012,(3):54-55
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解放军报》推荐的通讯《雪山上,好大一棵“英雄树”》获二等奖。这篇不足3000字的通讯,刊登在2010年11月16日一版头条位置.以“英雄树”为喻,精选感人故事,采用细节与白描相结合的手法.再现“生命禁区”钢铁工兵的军人风骨.以独特的哲理传达和美文化表述.讴歌这个英雄群体特有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幽默精辟妙谈“三个代表”》(原载《羊城晚报》2002年11月11日)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1):52-53
新华社2007年2月27日播发的《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一稿,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集中反映当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特权思想浓厚,追求奢侈之风等突出问题的报道。它的获奖,又一次证明抓住问题写新闻就能成就新闻精品,“问题”是新闻精品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3年8月9日头版上的通讯《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获奖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长江日报》2010年10月8日通讯《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报道中,短通讯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每届都有短通讯入选。有人说短通讯有“三多”,即通讯员、记者写的多,报纸、广播、电视采用的多,受众中喜欢的人多。  相似文献   

12.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3年8月9日头版上的通讯《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获奖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伍刚 《网络传播》2008,(1):40-41
2007年11月8日,在第8个中国记者节的中国新闻奖颁奖仪式上,中国广播网2006年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报道”专题荣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中国广播网从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参加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主题主旋律网络报道以来一直坚持创优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3年8月9日头版上的通讯《这是宣扬一种什么化?》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获奖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是每一个新闻人追逐的光荣和梦想。华龙网成了追梦人中的幸运儿。2023年底揭晓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从“第一”到“第一”7本火车驾驶证见证“中国速度”》和网络专题《重庆山火突发他们逆行而上——人民的英雄,英雄的人民!》都获得一等奖。至此,华龙网连续11年1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8个一等奖,包括新闻专题、网页设计、新闻专栏、  相似文献   

16.
燕赵都市报记者郭天力的通讯<晋州国税局长大摆嫁女宴>于2007年7月11日发表后,在互联网和社会上引发广泛的关注,国务院和中纪委等部门立即给予果断处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则通讯被评为第留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确有较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报道中,短通讯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每届都有短通讯入选。有人说短通讯有“三多”,即通讯员、记者写的多,报纸、广播、电视采用的多,受众中喜欢的人多。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至今,大众报业集团六年八获一等奖,实现了评论、消息、通讯、摄影、网页、论文等各类体裁的“大满贯”,被业界称为“大众日报现象”。本期专题对此聚焦。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大众日报》2001年10月11日上的通讯《找个好钳工比找研究生还难!》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通讯类二等奖。这篇通讯在众多的参评作品中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从写作上来说,它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推荐的新闻作品——广播连续报道“北京申办奥运青岛应对“大考”》获得2000年度中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第二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在这之前,我们青岛台新闻频道已经有两篇作品获得本年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实现了自1994年首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以来连续第七年、第十次获得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