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兴蓉 《报刊之友》2013,(3):138-13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的文献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现有文献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内容。研究发现,现有文献缺乏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成因的调查分析。本文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同时,也调查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参与和认知情况。最后,本文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三元互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模型。  相似文献   

2.
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明确该群体的特殊性。新媒体环境既为当前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议题和要求,同时也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空间。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关注将赋予其全新的视角——结合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殊性,探析基于微信平台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3.
夏利明 《新闻世界》2013,(9):221-223
在网络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众媒介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如今大学生媒介素养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的情况下,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非常必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通过在安徽农业大学开展的相关调研,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但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低下,在大学生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媒介、对媒介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批判、同时学会使用媒介。这就需要大学既要向学生传授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也要强化对大学生运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愈加广泛,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愈加深远,有关合理利用媒体、驾驭媒体的媒介素养也逐渐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从图书馆角度分析了在信息共享空间中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性,提出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体的出现,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了多方面要求。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的现状,探讨了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首先理清了媒介素养基本概念,阐述了国内外对媒介素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二者基础之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了解南昌工程学院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状况。以此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在调查和分析数据基础之上得出大学生媒介接触种类单一且以娱乐消费为主的结论,对此提出相关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求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两岸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比较,发现两岸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媒介认知、媒介批判、媒介近用、媒介道德伦理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张庆贺 《新闻世界》2014,(7):350-351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网络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web2.0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其中对网络媒体接触率较高,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及不同的研究范式做了简单概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几个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3,(7):55-59
"众声喧哗"的时代,受众对于媒体的批判、解读、使用能力,凸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体现了个体终身教育的需求。从上海市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媒介素养是大学生个人素养亟待提升的重要方面;如何抵御媒介产品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成为我们当前媒介素养教育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建议我国高校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新型而重要的内容来对待,探索更多可以借鉴和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