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外婆已年过花甲,是个勤俭节约的老人。她用一双勤劳灵巧的双手把四个儿女抚养长大,还带大了我们。现在外婆虽然渐渐老了,体力也不如以前,但动作依然很麻利。妈妈、舅舅和阿姨们都想让外婆过得舒服一点,可是外婆依然坚持过她的“老土”生活。  相似文献   

2.
翟滕子 《大学生》2013,(15):66-66
我长得像妈妈,妈妈长得像外婆,我们三个是相似形。我身高一米七六,妈妈身高一米六三,外婆身高一米五零,我们是等差数列。你能明白我们仨青春发育时的营养过剩与不良。我们三人都爱笑,外婆的笑容带着知足与沧桑,妈妈的微笑给人以自信和力量,而我灿烂的笑,则有着对未来的希冀与向往。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我们都有难忘的过去,也有对未来的畅想。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但儿时我们都有各自的美梦。并且直到现在,外婆、妈妈和我依旧在为各自的梦努力着。  相似文献   

3.
我长得像妈妈,妈妈长得像外婆,我们三个是相似形。我身高一米七六,妈妈身高一米六三,外婆身高一米五零,我们是等差数列。你能猜出青春发育时营养过剩与不良。我们三人都爱笑,外婆的笑容带着知足与沧桑,妈妈的微笑给人以自信和力量,而我灿烂的笑,则有着对未来的希冀与向往。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我们都有难忘的过去,都有对未来的畅想。  相似文献   

4.
我长得像妈妈,妈妈长得像外婆,我们三个是相似形。我身高一米七六,妈妈身高一米六三,外婆身高一米五零,我们是等差数列。你能猜出青春发育时营养过剩与不良。我们三人都爱笑,外婆的笑容带着知足与沧桑,妈妈的微笑给人以自信和力量,而我灿烂的笑,则有着对未来的希冀与向往。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但我们都有难忘的过去,都有对未来的畅想。  相似文献   

5.
女人花     
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朝朝与暮暮——梅艳芳《女人花》我的心中开放着两朵璀璨的花——外婆和妈妈,她们就是两朵娇艳的女人花。盛开在琴键上的女人花——外婆“你外婆年轻时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大外婆告诉我。这一点,我是相信的。虽然无情的岁月已在外婆脸上烙下了道道皱纹,但当外婆唱起歌弹起琴的时候,眼前出现的仿佛依然是一位美丽如花的少女。外婆和她的姐姐们曾被人们称为“三朵金花”,而外婆是最美丽的一朵。她喜欢跳舞喜欢唱歌喜欢弹琴,曾把热情洋溢的青春洒在黑白相间的风琴上。也许这样的“白雪公主”应有心仪的“白…  相似文献   

6.
12岁之前,我都呆在外婆身边。外婆是小学的班主任,我一直在她的班里学习生活。因此在外婆的庇护下,我从来没觉得自己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升初中的时候,我回到了大城市,回到了父母身边。了父母身边。进初中报到的第一天,我穿着外婆亲手为我做的红花衬衣,让妈妈把我一头长长的头发编成了两个羊角辫。我以为那是我最美丽的模样。然而,走进校我发现除了我以外,没我以为那是我最美丽的模样。然而,走进校园,我发现除了我以外,没有人穿自己家做的衣服,也没有女孩子梳羊角辫。顿时,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独特,只是这种独特并没有带给我自豪感,却让我处…  相似文献   

7.
最快乐的人     
余其芳 《新读写》2008,(10):62-62
外婆的生活虽然是平凡的,但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把它点缀得越来越美好,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当今的和谐社会,热爱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用微笑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外婆的快乐哲学让青春永远留在她的心间,也让她成为了最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8.
12岁之前,我都呆在外婆身边。外婆是小学的班主任,我一直在她的班里学习生活。因此在外婆的庇护下,我从来没觉得自己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升初中的时候,我回到了大城市,回到了父母身边。进初中报到的第一天,我穿着外婆亲手为我做的红花衬衣,让妈妈把我一头长长的头发编成了两个羊角辫。我以为那是我最美丽的模样。然而,走进校园,我发现除了我以外,没有人穿自己家做的衣服,也没有女孩子梳羊角辫。顿时,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独特,只是这种独特并没有带给我自豪感,却让我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更多的考验,还在后面。与我同桌的是一个梳着…  相似文献   

9.
12岁之前,我都呆在外婆的身边。外婆是小学的班主任,我一直在她的班里学习生活。因此在外婆的庇护下,我从来没觉得自己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升初中的时候,我回到大城市,回到父母身边。进初中报到的第一天,我穿着外婆亲手为我做的红花衬衣,让妈妈把我一头长长的头发编成了两个羊角辫。我以为那是我最美丽的模样。然而,走进校园,我发现除了我以外,没有人穿自己家做的衣服,也没有女孩子梳羊角辫。顿时,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独特,只是这种独特并没有带给我自豪感,却让我处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更多的考验还在后面。与我同桌的是一个梳着短头…  相似文献   

10.
女人花     
我的心中开放着两朵璀璨的花——外婆和妈妈,她们就是两朵娇艳的女人花。盛开在键盘上的女人花——外婆“你外婆年轻时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大外婆告诉我。这一点,我相信。虽然无情的岁月已在外婆脸上烙下了道道皱纹,但当外婆唱起歌弹起琴的时候依然像是一位美丽如花的少女。外婆和她的姐姐们曾被人们称为“三朵金花”,而外婆是最美丽的一朵。她喜欢跳舞喜欢唱歌喜欢弹琴,曾把热情洋溢的青春洒在黑白相间的风琴上。也许这样的“白雪公主”应有心仪的“白马王子”与她共谱爱情的乐章,可外婆没有,她和外公之间没有任何浪漫的曲子可弹。18 岁的外婆便早早结束了脚尖上舞动的青春和键盘上跳动的年华,开始了披星戴月的农妇生活。原以为美丽的故事到此便会戛然而止,但美丽的外婆把普普通通的人间烟火演绎成了另一种美丽。外婆进了一所学校当音乐老师,她成功地处理好了繁琐的家务和繁重的工作之间的矛盾,每天风风火火地奔波  相似文献   

11.
记住你是谁     
Kim B.Clark  赵丹 《高中生》2012,(28):24-25
1998年我母亲去世了,两年前的6月份我父亲也去世了。我非常爱我的父母,也十分怀念他们。虽然他们离我而去了,但我感觉他们每天都在我的身边——他们对我的教诲和给我的忠告,我都铭记在心。今天他们的教诲依然在指引着我,在你们前进的人生历程中,我希望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教诲。我的妈妈是一个热情的女人。每天早晨我  相似文献   

12.
裁判亮分     
这是一个并不复杂但也难于写好的题目,并不只是因为这个题目本身要求熟悉人物之间的三重关系,也因为每个人的“外婆”与“妈妈”都可能与众不同,写出各自的个性与风采就特别关键。三位小作者都写得各有千秋:李杰同学将“外婆”、“妈妈”和“我”放入同一语境之中,以三人之间的对话为主线展开外婆高尚的人格气质,并在结尾处有精到的议论;张盼同学以夕阳下一堵墙上的“外公”与“外婆”牵手的影子为焦点,以饱含感情的描写方式集中展示了“外公”和“外婆”经历了一生一世、老而弥醇的真情,让人难以忘怀;苏媛琳同学没有直接记述妈妈讲外婆的情…  相似文献   

13.
张梓涵 《作文大王》2023,(Z2):10-11
<正>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人习惯用手机,我的外婆却打起了电脑的主意。原因是手机屏幕太小,眼睛看久了会不舒服。外婆用手机的时候,一直用的是语音输入法。我说:“外婆,用电脑需要输入文字,您怎么弄啊?”“傻丫头,你外婆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会认、会写几个字。”外婆执意要学。于是,我决定先拿浩哥哥的电脑让她练练手。我调出了手写输入法,然后教外婆怎么用鼠标。  相似文献   

14.
童年生活离我已经久远了。但那一首首催生曲般的 童谣却依然滚瓜烂熟地印在我心扉,常常将我带到如梦似幻的美丽的童年时代…… 那时候还小,大约四、五岁,我记得外婆常来我家小住。在我们弟兄姊妹几个之间,外婆是最疼我的。她常常把我领在身边给我讲故事,讲狐仙鬼怪,讲洋鬼子,怪可怕的。我最喜欢的是外婆教我唱儿歌。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陪夜的女人》这样一个题材,很容易将它处理为一种类似好人好事的表扬稿,而且做好事的女主人公——守夜的女人,虽然有着不洁的过去,但其本质依然是善良的。所以这个题材可以写得让人很乐观——虽然亲人与邻人对将死的老人不无厌烦,但是多少也受到了这种善良的感召,人性终究是善良的。可是我们读完这篇小说后感到的却是莫名的压抑、寒冷,黑夜中将死的老人凄厉的嚎叫总是挥之不去,而守夜的女人和老人则仿佛被全世界遗弃——两个被遗弃的人之间的一点温情只能更加衬托出夜的寒冷、夜的残酷。  相似文献   

16.
外婆素描     
以前 ,我觉得因为是我爱妈妈 ,妈妈很爱她妈妈 ,所以我也很爱外婆。名曰 :爱的传递性。但当我懂得了外婆的好与她人生的不易 ,我就知道自己是真的很爱她 ,很敬佩她。如今外婆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惟一的特点就是普通得像千百万个老人一样 :白发 ,皱纹 ,浑浊的双目 ,慈爱的目光……如果形容一个女人“勤劳” ,那八成她是一个乡村女人———外婆是个典型。生活的拮据和女孩子的命运 ,使得她从走路那刻起 ,就得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机器。我不相信愚公能移山 ,可我知道了外婆创造了一晚织三匹布的神话 ,小时候见过那些布做的衣服 ,很粗糙 ,也很厚实…  相似文献   

17.
亲情小纸条     
徐老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张纸条,写上自己最喜欢的5个人。我飞快地写上:爸爸、妈妈、奶奶、外婆、姐姐。接着,老师让  相似文献   

18.
我的妈妈,外婆叫她木头。8岁以前,我和外婆两个人生活。我8岁时,妈妈回来了。我没想到妈妈居然是一个金发蓝眼的美女。外婆说,她长得像外国人是因为继承了我去世的荷兰外公的体貌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们提倡学生在作文中写现在的生活,写身边的生活,写自己的生活,但也并不要求非如此不可。借旧题材写新文章,曲径通幽地反映现实生活,同样能写出亮丽的佳作。鲁迅的小说集《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写的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问题,文章虽短,却令人深思。本文有几个特点值得借鉴。首先,文章写作的切入点很好。作者写"代沟"先对妈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