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在长时间紧张学习之后,对本来能解决的问题,由于疲劳而无法解决。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麻木等;而心理疲劳主要是由于心理原因如学习内容单调、没有兴趣、厌烦、心理压力大等所引发,常表现出注意力不能  相似文献   

2.
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学生的学习负担总体上有所减轻。但由于高考制度改革滞后,教师教学方式不当,"教师减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疲劳,学习效率低。本文就新课程下高中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学习疲劳的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现象,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或者当发生运动性疲劳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使疲劳程度加深,导致力竭,这都会使运动性疲劳变成一种病理现象,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根据疲劳的产生机理,原因分析疲劳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测试疲劳,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以便再更好的投入训练、工作和学习,进行更高水平的恢复,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贮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学习疲劳是学习的一大障碍,学习疲劳不仅影响效率,而且影响心情。那么,我们该如何测试自己的学习疲劳程度呢?下面有个简单的方法来测试自己的疲劳  相似文献   

5.
疲劳是一种困累的感觉 ,学生学习疲劳出现时 ,常伴有渴望学习活动停止的心理倾向 ,学习效率也明显下降。学习疲劳一般有两种类型 :客观疲劳与主观疲劳。客观疲劳是指生理上的疲劳 ,它有身体疲劳与精神疲劳两种。肌肉活动过久 ,生机淀粉过量地消耗而不足以应付所需能量 ,加之体内碳酸、乳酸等废物积累过多不能及时予以排除 ,以致阻碍学习活动的进行而产生的疲劳感觉 ,这是身体疲劳。学习中的身体疲劳主要表现为坐得过久。精神疲劳则是因大脑皮层的某一部分兴奋太久进而转化为保护性抑制状态。学习中的精神疲劳主要表现为思考过多或听课太久导…  相似文献   

6.
考试之前的复习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时期,各科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可是有不少老师反映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没有"要考试了"的紧迫意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在学生"疲劳"的状态下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考试之前的复习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时期,各科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可是有不少老师反映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没有“要考试了”的紧迫意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在学生“疲劳”的状态下提高课堂效率。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能防止和迅速消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疲劳以提高学习效率呢?心理学家建议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睡个好觉。当你感到疲劳时,你应当争取赢得一夜好睡眠,这对你消除疲劳和恢复精力是很起作用的。现代生物学已经充分证明,不仅仅是人类,所有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由活动期和休息期有节奏地反复交替所构成的,而休息期间,效率最高的时间就是睡眠。因此,要十分重视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换言之,完全没有必要挣着眼皮工作:这样既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又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加剧疲劳。值得指出的是,对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疲劳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学习疲劳  疲劳是一种由持续工作或学习所引起的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的现象。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 ,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 ,勉为其难。  学习上的疲劳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主要是指机体工作过度 ,使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二氧化碳和乳酸在体液和血液中积蓄起来。当生理疲劳出现时 ,会出现机能降低 ,如动作迟钝、姿态拙劣、肌肉酸麻、神经系统功能下降等。生理疲劳为学习所倦 ,不能再干。轻度的生理疲劳 ,可以由意志努力来克服 ,而极度的生理疲劳 ,不但会降低运动器官的工作效率 ,而且还会使神经…  相似文献   

10.
高考一天天逼近,全家人的希望与努力在一个月之内就将见个分晓,考生和家长的心情也越来越紧张。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没有到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谁也不敢断言。然而,在历届无数高考考生的经验与教训当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一些预示高考成败的“征兆”。考前疲劳往往是高考落榜的“前兆”!疲劳现象几乎伴随着每个高考考生的备考过程,书山题海、大小考试、熬夜学习……几乎很难有人能作到与疲劳“绝缘”。坚持到对高考成败尤为重要的冲刺阶段,许多考生已经深深掉进疲劳陷阱而无法自拔:头昏脑胀、思维迟钝、记忆下降、失眠瞌睡……各种学习疲劳…  相似文献   

1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长跑跑到一半的时候身体感觉最累,而当你能看到终点线的时候,反而有了力量,让自己加速冲了过去。近年来,科学家作了一系列试验,证明运动或是学习的时候,疲劳感往往是大脑给予的信号,而不是我们的身体。运动员长跑感到疲劳的时候,肌肉往往还没有疲劳,只是大脑发出虚假信号,告诉运动员说他身体很累。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疲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习疲劳是他们取得学习成就的大敌,本文着重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论述了学习疲劳的成因、表现及危害,并相应地提出了防治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学习是同学们身心的共同活动,并且主要是心理活动。学习效率既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又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且后者影响更大。本文主要谈谈什么是学习疲劳以及出现学习疲劳如何去克服。学习疲劳的表现学习疲劳是同学们心理障碍的一种,即在学习过程中。长时间的弱刺激或强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损耗超过其功能限度时所引起的超限抑制。它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疲劳阶段早期疲劳阶段是指处于优势的兴奋刺激程度降低,而在它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思维碰撞的场所,如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而知识是不能被动传递的,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8,(8)
假期是学生们抛开学习压力、消除疲劳的时候,更是为下一学期进步养精蓄锐的好时机。但在日渐加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们的假期越来越没有味道,家长指责孩子没有计划,孩子又埋怨假期太枯燥。而在国外,尽管学生们的假期有长有短,形式多样,他们却过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6.
疲劳是一种由持续工作或学习所引起的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的现象。人在疲劳时,对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会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学习上的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出现时,生理机能降低,有动作迟钝、肌肉酸麻,神经系统功能下降等表现;心理疲劳时,心理活动效率降低,有注意分散,思绪紊乱,思维活动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情绪不安,反应迟缓等表  相似文献   

17.
李忠东 《高中生》2008,(20):62-62
下面列举的是"学习疲劳"的一些表现,你不妨"对号入座"。如果有其中'的一两种,说明存在着轻微的"学习疲劳";倘若有三四种,则表示已经是中等程度的"学习疲劳";如果有五种以上,表明你的"学习疲劳"情况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8.
吕维萍 《甘肃教育》2011,(22):23-23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相当数量的教师身心状态都存在疲劳现象,我们称之为教师的"职业倦怠"。其实,同样的疲劳现象也广泛存在于相当数量的学生身上,这里暂且称之为"学习疲劳"现象。学习疲劳是指一个人长时间连续学习之后,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生理与心理异常的状态,它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现代生理、心理学家们发现,当人的身体处于放松和协调的状态时,大脑最活跃,对信息能作出较快的反应.在良好的心境条件下,大脑神经会分泌一种激素,增进大脑的活力,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消除紧张的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  相似文献   

20.
高考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不少同学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有时候有些同学会因为一次测验的失败而觉得自己太笨,甚至会自惭形秽地独自落泪,这种灰心的情绪使这些同学很长一段时间都进入不了学习状态。相反,有些同学在感到压力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心胸反而会变得格外宽广,斗志也会越来越强。产生这样截然不同的情绪,这都是心理疲劳在作怪。心理疲劳容易使人对自己在学习上的付出产生怀疑,使学习兴趣大大减小,学习没有激情也没有兴奋点。这些同学整天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应付状态,感觉好累,有时内心还会冒出莫名其妙的“怨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