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有力 有力,是指做党报民生新闻要利用好党报权威性优势,将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民生"新闻做好做透,积极报道教育和医疗制度改革、农民工问题、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济源日报》就此专门开辟的"权威发布"专栏,第一时间报道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民生政策及信息,给群众生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在党报日趋讲求可读性的今天,党报社会新闻“如何区别于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在这一类新闻中发挥导向的旗舰作用”、“如何处理好与党报传统新闻的关系”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笔者仅以《河北日报》近期新辟社会新闻专栏中发表的几篇读者关注度较高的稿件做一点浅析。 今年8月15日开办的“社会之窗”,为《河北日报》重要新闻版(第二版)历史上第一个专门刊载社会新闻的专栏。稿件全部由总编辑及主管副总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甘肃日报《兰山论语》新闻评论专栏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从经营《兰山论语》专栏的具体实践来看,党报培育名专栏,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突出特色彰显优势今天,报纸林立,竞争激烈,培育新闻名专栏,如何凸显党报特色,提高宣传水平和效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突出地方特色,就是要联系本省实际。一方面要主动配合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报社宣传的重点,一方面力求主要评论由头应该是本省和本地区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变新闻的贴近性为新闻评论的贴近性,使评论更加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和说服…  相似文献   

4.
正时政新闻是地方党报的"当家菜",公众要想及时了解本地的大事,捷径之一就是从地方党报的时政报道中"察言观色"。但是当前一些地方党报的时政报道面孔严肃、结构单一、言语空泛,缺乏新闻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济源日报》2013年精心策划推出的"济源向新加坡学习什么"时政系列报道,以其生动性、贴近性、互动性、持续性,营造出了济源人民争相"以新加坡为标杆、向新加坡学习"的浓厚氛围,达到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报社的旗帜,是报纸引导舆论的灵魂。《兰山论语》是《甘肃日报》1995年初创办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曾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甘肃省首届新闻名专栏。开栏至今,在通过言论加强和改进党报舆论引导力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兰山论语》的回顾分析,探讨时下专栏评论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合肥日报》创刊之初就在沟通社情民意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在热线新闻版开辟"民生工作室"专栏,开通党报新闻服务热线,针对群众反映的民生类话题进行有序的新闻舆论监督,关心百姓冷暖,化解社会矛盾。该栏目已经被评为2011年度安徽新闻奖报刊类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7.
在说这个题目之前,有一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社会新闻。在一些人的眼里,社会新闻似乎是凶杀、色情的代名词,晚报、都市报才有它的容身之地,党报不屑为之,也不能为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近年来,许多综合性大报、日报,包括各级党报,也纷纷开设社会新闻专栏、专刊,有直接称为社会新闻版或专栏的,有称为《今日关注》(其中有大量社会新闻)的,不一而足。社会新闻已成为各类媒体不可或缺的、令人注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温州日报》一直致力于改进民生新闻报道。从2004年年初开始,《温州日报》以重组后的"党报热线"为主阵地,以创建报道载体为核心,通过创新报道理念、改进报道方式等措施,不断改进党报民生新闻报道。创新民生报道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报纸亲和力,也提升了党报的社会渗透力和影响力,受到读者欢迎。创新报道理念,提升民生报道视野与其他新闻品种不同,民生新闻把普通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作为新闻表现来源和视角。特别是它的平民化特色和内容的贴近性,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早在几年前,《温州日报》就对民生  相似文献   

9.
如何创新“三农”报道,这一直是许多地方党报的难题。今年2月份以来,《三峡日报》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尊重新闻规律,创新思维、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在县市群工部的专版上推出了“走近乡(镇)村干部”专栏,现已刊登112篇文章,受到广泛好评。因为该专栏报道真正实现了宣传效果、新闻效果与信息传播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越发成为市民的“集聚地”.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近年来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在全国众多纸媒中,有相当一部分报纸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或专栏作为湖北省市州报会长单位的襄阳日报社也不例外.2004年,襄阳日报社旗下《襄阳晚报》(原《襄樊晚报》)开始推出社区新闻专版,2008年,《襄阳日报》改版后,在社会民生版面,也推出了有关社区的新闻报道专栏.其中“社区故事”、“社区人物”、“党报热线进社区”等栏目在广大读者当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蒋颖 《新闻界》2007,(6):11-12
本文以《四川日报》社会新闻报道为例,深入阐述了社会新闻是党报新闻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社会新闻是当前党报新闻宣传改革创新的一个落脚点,提出了党报社会新闻报道应找准的几个视点.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在新闻改革的大趋势下,虽然地方党报在改革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却往往忽视了理论文章和理论专版的改革创新,导致理论文章、理论专版成为党报改革中力度相对薄弱、可读性相对枯燥、关注度相对较低的一个群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宣传的需要。因此,地方党报的理论宣传工作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真正使理论宣传"接地气"、"聚人气"、"提士气",切实增强宣传的实际效果。在这方面,《济源日报》经过多  相似文献   

13.
杨爽 《新闻世界》2013,(8):235-237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和《新疆日报》作为中央和地方党报的代表,对报道量、新闻体裁、特刊及专栏的设置、两会报道关键词、图片运用等,分析中央和地方党报关于“两会”报道特色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1990年济南日报理论部创办《百事说》言论专栏以来,经过5年的苦心经营,《百事说》逐步成熟了起来。由最初的不定期到一周三期到现在的一天一期,作为地方党报头版的群众性小言论专栏,《百事说》深受群众喜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成为《济南日报》的名牌栏目。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从严肃、权威的党报到生动、通俗的晚报,还有风格各异的行业报纸,都出现并活跃着名称不同又各具特色的专栏言论。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辽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梳理《平顶山日报》近年来较成功的典型人物报道专栏“好人之歌”,分析党报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弘扬社会发展主旋律的经验以及新形势下,党报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出路和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开始出现读者流失、经营萎缩、创新乏力、后劲不足等问题。如何使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湖北《三峡日报》的经验表明,用专栏提升媒体影响力,始终保持党报的亲和力和权威性,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开始出现读者流失、经营萎缩、创新乏力、后劲不足等问题。如何使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湖北《三峡日报》的经验表明,用专栏提升媒体影响力,始终保持党报的亲和力和权威性,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贾大雷 《新闻传播》2005,(10):28-29
很长时间以来,党报的很多新闻评论专栏给人的感觉是脸谱化、说教式且缺少可读性,而且专栏内容感觉大同小异,人云亦云,失去了一个专栏应有的个性和特点。自2002年年初,笔者在哈尔日报新闻周刊“流行版”开办了《时尚走笔》专栏。专栏开办两年多来,  相似文献   

19.
《汉水襄评》作为襄阳日报重点打造的评论专栏,紧扣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关注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以议题设置提升思想引导力,以创新表达提高思想感染力,充分发挥党报优质内容生产优势,成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有力补充,使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0.
《河北日报》一版的“杨柳青”专栏评论,不但是该报的“名牌产品”,同全国各地党报的专栏评论相比较也有其独特的鲜明特色,几年来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4年度《中国新闻年鉴》作为“新闻改革典型经验”予以介绍。(一)“杨柳青”专栏能够在当前卓而不群,主要在于它具有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战斗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