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公共饮食安全问题.由于和百姓生活利益攸关,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重视。从最近的饮水机有毒、特富龙事件报道。到之前的苏丹红致癌、高露洁牙膏致癌、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甲醛啤酒、哈根达斯深圳事件、名牌乳业“早产奶”……众多媒体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但也不时出现一不小心就掉进漩涡甚至陷阱中的现象,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与不信任,影响了媒体的声誉。  相似文献   

2.
罗莉 《新闻窗》2009,(4):14-15
突发事件是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于瞬间发生的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刑事案件等等。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甚至造成社会恐慌,而新闻媒体对事件报道的立场和态度将直接对事件发展造成影响,甚而直接关系到事件的结果。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突发事件报道非常重视,早在2003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对媒体加强突发事件报道作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向媒体从业人员提出新的挑战——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我们不仅需要像传统新闻从业人员那样,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更多时候,我们还需要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事件?它所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在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相对于新闻事实而言,后两者——也就是媒体向读者提供的对于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更是媒体间新闻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以经济和人文多重专业视角审视经济新闻事件,以便向读者提供更趋科学、理性的价值判断,也便成了新的市场形势对于媒体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一、以专业视角客观描述新闻事实面对扑朔迷离的经济新闻事件,耍想对其进行客观的描述,仅仅看表象或者完全遵循采访对象的说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利用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剥开重重迷雾现出事件本质。  相似文献   

4.
媒体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报道。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应坚持什么样的传播策略?2003年春的非典危机使媒体有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信息公开是一柄双刃剑,媒体有了充分自主权的同时,更应该负起对受众、对社会的责任。采取一种更具理性的态度去报道真相。科学地引导舆论,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下,伴随着高速化的信息传播,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的媒体态度也逐渐成为了把控流言传播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一些广受公众关注的新媒体事件中,媒体的报道态度更是决定着网络舆论的走向.那么,探析媒体态度与流言传播之间的联系,及媒体态度对新媒体事件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体报道态度及流言传播之间的关系作出探究,从而对媒体报道提出一定的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治家 《当代传播》2002,3(5):60-62
长期以来,我们的不少媒体中存在着重宣传而不重宣传效果的现象,致使宣传不但达不到既定的目标,相反使受众对我们的媒体产生不信任感。本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分析影响社会态度形态和改变的几方面因素来讨论媒体宣传的有效形式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竞争已趋白热化状态。电视业完全买方市场的竞争态势,给我们电视媒体带来了生存危机。这一方面使我们的“品牌意志”日益高昂;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市场”这个“经济学”名词,在它渐渐迅速成为我们日日“难以忘怀”的“座右铭”的同时,也对它的具体含义,更为迫切地需要有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近几个月,安全事故频发,官员问责风暴席卷中国。三鹿奶粉事件影响深远,对于中国乳业无异于一场地震,同时让奥运会建立起来的中国食品较好的形象又备受国外媒体的质疑,也导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等一批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辞职或被免职。山西襄汾溃坝事件,300人左右的伤亡,让国人震惊,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在经历“非典”事件问责后,再一次引咎辞职……伴随后奥运时代的开始,媒体、网络舆论的聚焦点集中在官员问责。  相似文献   

9.
近几个月,安全事故频发,官员问责风暴席卷中国。三鹿奶粉事件影响深远,对于中国乳业无异于一场地震,同时让奥运会建立起来的中国食品较好的形象又备受国外媒体的质疑,也导致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等一批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辞职或被免职。山西襄汾溃坝事件,300人左右的伤亡,让国人震惊,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在经历“非典”事件问责后,再一次引咎辞职……伴随后奥运时代的开始,媒体、网络舆论的聚焦点集中在官员问责。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3,(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对其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媒体更易促使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状况产生消极评价,媒体报道量影响事件的知晓度;当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不充分,媒体关注度低于用户关注度时,人际渠道和自媒体的使用率会上升,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议题结构会出现不对称,导致对事件的认知与态度因信息获取渠道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传播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对其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媒体更易促使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状况产生消极评价,媒体报道量影响事件的知晓度;当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不充分,媒体关注度低于用户关注度时,人际渠道和自媒体的使用率会上升,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议题结构会出现不对称,导致对事件的认知与态度因信息获取渠道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传播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燕 《青年记者》2008,(14):48-49
重大新闻事件历来是舆论研究的焦点.国内外媒体对"西藏3·14事件"大面积、焦点式的报道,使"西藏问题"成为近期大学生关注点最高的时事新闻. 面对众说纷纭的国际国内媒体,大学生对"西藏事件"、"藏独活动"的独立判断及立场如何?哪些媒介对大学生了解"西藏事件"、达赖起着关键作用?少数民族又是如何看待达赖及"藏独活动"的?媒体的报道在认知、态度和行动中哪个维度对大学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俊杰 《新闻前哨》2004,(8):32-33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内外交往的频繁,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化、体育、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不断涌现,给我们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及时快速报道好各类重大的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件?媒体如何抢占重大新闻事件最佳报道效果前沿,使报道逼真鲜活,感染力强?这一直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各类媒体十  相似文献   

14.
廖芸 《声屏世界》2012,(3):27-28
公共事件报道中广播电视主流媒体所表达出来的观点与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的认识与情绪。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各种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了重大的考验。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百姓沟通的桥梁,广播电视媒体在公共事件中应正确引导公共事件舆论。  相似文献   

15.
黄斌 《声屏世界》2005,(7):57-58
面对突发的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当地媒体与外地媒体在行动、态度、报道方式上经常表现不同。当外地媒体蜂拥而来,报道相对客观、全面、及时,评论就其要害,不留情面之时,当地媒体不是保持沉默,集体“失语”或“失声”.就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或是回避问题的实质,谨小慎微,生怕添乱。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家地方媒体,在十七大报道中能介入多深,能否于其中“抢”出自己的新闻,考量着这家媒体的“江湖”实力,对媒体的社会形象有着莫大的影响。本文拟从广东电台北京直播室的运作.谈谈地方媒体面对这种全国性的新闻事件时应采取的态度与做法。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华东地区相继发生了两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黄浦江漂浮死猪及H7N9禽流感疫情。前者导致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恐慌和怀疑,持续发酵了一个月之久,而后者发生在非典1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尽管始终没有证据证明病毒能够人传人,依旧使发生疫情的地区一度人心惶惶。在这两起公众极度需要权威信息、解读的公共事件上,媒体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在禽流感事件上,媒体积极应对,报道深入、科普,解决了市民的大部分疑问。但在死猪事件上,媒体却无所作为,寥寥数语,无法解疑释惑。这与政府在两起事件上的不同态度和理念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毛德胜 《新闻世界》2014,(11):48-49
食品安全是近年来公共安全问题中的热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政府在媒体应对时,存在对媒体认知不足,应对不及时,态度和方法不正确、应对没有常规化等诸多不足,从而影响食品安全事件的妥善解决,影响了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政府在应对此类公共安全事件时,要重新认识政府和媒体的关系,正确认知媒体功能,善于和媒体沟通,形成媒体应对的长效机制,以把握好舆论阵地,提升公共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7,(2):79-83
本文将舆论的理性特征放入态度研究框架中,以郭斌事件为例,从认知理性、评价理性、情绪理性和行为倾向理性四个层面入手,构建一系列可操作的指标分析新型网络爱国舆论事件中网民的理性情况。研究发现:网民态度理性总体呈轻微理性状态,其中行为倾向理性程度最高,认知理性程度最低;在侧重当事人评价的舆论中网民态度理性程度最低。建议我们对此类事件中网民的表现要更有信心,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要更注重全面客观,当事人更要注重网络爱国言论的合理表达。  相似文献   

20.
面对社会风险,人们首先谈到的是媒体的作用.其实,媒体所报告的是事件、公众的态度以及公权力部门的处置措施.当然,媒体在报告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态度.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事件的处理与发展有所影响.在构成风险与对风险有直接影响的--政府、公众与媒体--"三角"结构中,政府是关键,也是化解社会风险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