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筛管位于植物韧皮部中,具有输导有机养料的作用,是由一系列成熟筛管分子首尾连接组成的直线形管道.其中茎内的筛管与根、叶、花、果实和种子内的筛管是相通的.筛管运输有机物的方向具有"双向性",即:既能向上运输又能向下运输.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中心的变化,筛管运输有机物的数量和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在植株生长发育期间,有机物主要运输到各个器官中,来满足各器官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在植株开花结果时,有机物除了满足植物体的生活需要外,剩余的主要贮藏在果实和种子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实验,教材及许多专著中都用环割树枝,观察割口上部树皮形成的瘤状突起来研究。这种传统的实验方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但瘤状突起需要很长时间(通常需要数月至一年)才能形成,不便于学生短期实验观察,而且学生容易产生有机物在植物体内只能由上向下输导的误解。为此,笔者根据植物花发育对养分(有机物)需要多、反应灵敏的生理特性,选用木本植物花期环割,观察花的变化,进行探索性对比实验,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现以月季为例介绍实验方法。 在生长健壮的同株月季(或同种,肥水条件、生长势相同的不同株…  相似文献   

3.
植物过冬     
干枯的小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路边的大树也失去了夏日的葱茏。回想起刚刚过去的春、夏、秋带给我们的快乐时光,便觉得冬天有些残酷。植物真的很坚强。它们不会像人类那样,在寒冬来临时增添棉衣,也不会像有些动物在大雪封山前将肥胖的身躯隐匿在洞穴中,它们只能站在冬天刺骨的寒风里经受严峻的考验。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和氮素,由茎运输到叶片。植物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主要用于植物自身生长,同时将营养物质储存于果实中。当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4.
在植物教学中 ,讲到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经树皮 (韧皮部 )向下运输时 ,通常用木本植物的节瘤标本加以解释 ,但学生似乎“半信半疑”。为了打消学生的疑虑 ,我设计了一个实验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出结果 ,效果很好 ,现具体介绍如下。a 材料用具。桃树、小刀、镊子、酒精灯。b 方法步骤。①选材 :课前 2~ 3周 ,带学生从生长旺盛的桃树上选定直径为 3~ 5cm ,叶片多的枝条(不选主干 ,否则会造成桃树死亡 )。②环割 :用小刀在选定的枝条上距主干10cm处环割树皮两周 ,两切痕间相距约 10cm剥去两切痕间的树皮 ,括去形成层 ,只保留木质部。③结…  相似文献   

5.
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环境因素不仅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速率,也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植物茎上某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既可能较多地运输到植物的顶端,也可能较多地运输致植物根部(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运输的方向可能和大气温度、土壤温度两者的温差有关.  相似文献   

6.
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环境因素不仅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速率,也能影响有机物运输的方向.植物茎上某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既可能较多地运输到植物的顶端,也可能较多地运输致植物根部(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运输的方向可能和大气温度、土壤温度两者的温差有关.  相似文献   

7.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中两个既不相同又密切相关的过程。我们一般把根、茎、叶这些营养器官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而把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既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对有机养料的分配上。要使植物正常生长,就必须使这两类生长保持协调。但是,不同的植物向我们提供的器官不同。有的植物向我们提供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有的植物向我们提供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规律。调节它们的生长和发育,使植物向着有利于人们需求的方向发展。这就需对营养生长和生长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8.
李雄军 《生物学教学》2005,30(12):27-28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第一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教材,介绍了植物的根适应吸收水分的特点;植物运输水分、有机物的途径以及导管与筛管的作用。并安排了根毛的观察、水分在茎内导管中运输的观察两个演示实验。由于大多内容属于微观水平,学生又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为了让学生真正感知、深刻理解,将本节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9.
初中七年级生物学教材关于有机物运输的演示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在一株盆栽木本植物上选取一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cm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切部位。经过一二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而形成枝瘤(如图1)。这个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0.
“植物”这一单元主要讲授植物的果实、种子及根、茎的繁殖。教授该单元时,我并没按以往的办法去课课讲授,而是将三课合为一课,少讲授,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本,通过观察实验,联系实际去探索果实的形成,种子的萌发,植物根、茎的繁殖,效果很好。 为使该单元教授成功,首先,我从班干部中选出了三名工作负责的学生,让他们分别担任“花小组”、“种子小组”及  相似文献   

11.
1选题目的 扦插的枝条生根需要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促进.而生长素在植物茎内是通过筛管,由茎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的.那么枝条倒插时,枝条在土壤中的一端没有生长素,则不能生根,也就不能成活.但在农村常听说"柳枝枝条倒插可以成活".这使我产生了做柳树枝条倒插试验的想法,想通过实验研究柳树枝倒插能否成活,并分析其原因,从而加深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赵玉洁  薛莲 《生物学教学》2003,28(12):31-31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实验 7.1是“探究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实验利用萘乙酸羊毛脂软膏处理大豆幼苗胚轴 ,观察对其生长的影响 ,详见第 5 4页。经过实际操作 ,笔者认为 ,教材所介绍的方法在中学教学中难度较大 ,不易操作 ,为此我们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 ,以期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原理 :吲哚乙酸 (或α -萘乙酸 )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 ,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把小麦胚芽鞘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可以促进胚芽鞘的伸长。本实验通过测量浸泡处理后胚芽伸长的长度来定量地反映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材料 :发芽的小…  相似文献   

13.
我们认为若将部分演示实验即: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植物散失水分、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等,完全下放给学生自己去做,其效果将会更佳,理由是:1 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上述6个实验中所需材料:萝卜、幼苗、种子、带叶枝条、生长健壮的树枝,一般到处都有,容易获取,所需实验器具不多且易代替:烧杯、试管、锥形瓶均可用玻璃杯替代;操作过程简单,不占用学生多少时间。例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只需将同样大小萝卜条分放于盛有盐水和清水杯里,过一段时间看结果就可…  相似文献   

14.
一、“死”证法 在学校植物园里选择一株木本植物,在其主茎相距一定宽度环割两圈,深度以到形成层为止,剥去圈内树皮,刮去木质部上的形成层。树皮环割后,割断了韧皮部的筛管,使叶同化的有机物运转受阻。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环割的上端切口处聚集许多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促进环割处形成愈伤组织,即节瘤。如果环割过宽,虽然叶仍可获得木质部导管输送来的水分和无机盐,但根系不能获得叶同化的有机物,时间一久,根会饥饿死亡。这便是“树怕剥皮”的道理。这一道理证明,韧皮部的筛管  相似文献   

15.
徐明荣 《科学课》2009,(6):58-58
探究“植物茎的作用”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一项主要探究活动。教材通过两个学生的“科学记录单”直接给出了探究的问题,呈现了学生对植物茎的作用的初始想法。在想办法证明水是怎样被运输的时候,教材也提示学生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做一做”,以引领学生通过设计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昼夜都要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当有机物分解时,储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细胞内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的主要场所是线性体。这过程需要氧气参加并产  相似文献   

17.
猴面包树     
李宏庆 《生物学教学》2009,34(6):M0003-M0003
猴面包树(Adansonia spp.)是木棉科的高大落叶乔木,高可达30m,树冠紧密,胸径可达12m。树干形状多样,有瓶状的、锥形的、圆柱形的或不规则形的,树皮光滑。木材松软,富含纤维。茎内储藏大量水分以渡过漫长的旱季。果实巨大,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动物喜欢的美味。果实、叶子和树皮都能人药,可以消炎、退热、治疟疾等。由于它每年大部分时间无叶,所以有一个绰号叫“倒栽葱”。全世界共8种,主要分布在非洲,澳大利亚也有1种。生长环境依种类而异,有些生长在半干旱荒漠地带,有些则生长在干旱或湿润的森林里。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在介绍生物体都有应激性时,举了一个例子:“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则背地生长,这是植物对重力发生的反应。”在介绍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时,讲道:如果我们把一株盆栽的植物放在窗口,往往可以看到幼嫩的枝向着光源生长。这是植物茎的向光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在植物茎叶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当强制这些基因在植物的其他部位发挥作用时,这些部位都可以长出茎、叶和花。据称,这一新发现可用于农业增产。 日本奈良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生院田阪昌生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对植物生长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有两种,即CUC1和CUC2,存在于植物茎顶分裂组织中,在植物发芽后生长叶子时才发挥作用;科研小组使用荠菜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把这两种基因除掉,植物就完全失去了茎顶分裂组织,从而无法生长叶、茎等组织;让这两种基因在一些植物上的其他部位强制性地发挥作用,这些部位也会生长叶、茎,甚至开花。 田阪教授说,如果使用这两种基因让植物按照人们的意愿,在某些部位产生茎顶分裂组织,那么就能够增加粮食及花卉等有用物质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一、发掘教材中与生产有关因素,补充教材的不足初中一年级植物课中讲到“根系”有两种——直根系和须根系,这是植物形态构造的知识,直根系的根深,须根系的根浅而分布面广。这个知识能用于生产吗?山区的蚕豆与小麦间作,花生与玉米间作,就是利用直根系与须根系作物配合以充分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层,发挥土地的潜力。这样讲就能使同学理解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讲茎的运输作用时,以切去一圈树皮的环剥实验来证明有机养料是经树皮自下而上输送的。过去有老师真叫学生在绿化树半腰去作实验。上期在教学中就只利用以往留下的材料,一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