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孩子的“创造”最富有情趣,信手“涂鸦”即是。不是吗?当孩子抓起笔在纸上乱画时,那画是多么的无拘无束,典型的天马行空!老舍先生说:“看小女儿写字,最为有趣,倒画逆推,任意创作,兴之所至,加灭笔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其淋漓之致。”瞧!在老舍笔下,小女“涂鸦”的情景是多么的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2.
张冬 《教育文汇》2003,(5):26-26
孩子的“创造”最富有情趣,信手“涂鸦”即是。事实也正是如此,当孩子抓起笔在纸上乱画时,其心态是最轻松的、鸡娃娃可以飞上天,西红柿可以长出腿……那画是多么的无拘无束,典型的天马行空! 请细细品位老舍先生的一段话:“看小女儿写字,最为有趣,倒画逆推,任意创作,兴之所至,加灭笔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其淋漓尽致”瞧!在老舍笔下,小女“涂鸦”的情景是多么美不胜收!提起此事,先生又是多么的悠然神往!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首先要走近儿童。所谓的走近,即了解儿童,和儿童打成一片,成为儿童的一员。要成为儿童的一员,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我们必须蹲下。蹲下来再看学生流鼻涕,便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见了儿童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遇到课堂上儿童学乌龟爬,也不会斥之为“调皮”、“不守纪律”,因为他们是孩子。我们以为自己成熟了,用一双成熟的眼睛看孩子时,总觉得孩子太天真幼稚。殊不知,用世故的眼光看孩子,除了发现孩子的缺陷外,很难理解童心之真、鉴赏人性之美。我们必须能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是教…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2010,(7):45-46
1.把学生当孩子看。“把学生当孩子看”意味着:(1)把学生当人看。学生是活生生的、有丰富情感的人,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差异、适应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2)把学生当作未成年人看。孩子在生理、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人,要保护他们活泼好动的稚气,包容他们“屡教不改”的“小错”,  相似文献   

5.
幼儿在涂鸦的时候所表现的往往不是一个题目,而是一种心情。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宣泄感情,表达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所以细心观察孩子每次游戏时的作品,仔细地分析孩子的绘画语言,会有利于我们更真切地了解孩子。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收集孩子的涂鸦作品,尝试从孩子的绘画语言中去看孩子,这样的经历给了我很多触动。下面我就结合几幅作品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时非常喜欢画画。他们常在地上、桌上、墙上、纸上信手涂鸦,然后请大人或老师来欣赏,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而有的孩子渐渐长大后却不喜欢美术课,不愿意画画,让人费解。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理“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他们倾向于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叛逆”。面对几十个叛逆期的孩子,班主任应该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呢?数年来,我最喜欢的做法是:用体验式活动“玩转”班级管理。这种做法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孩子从童年走向成熟,是一个需要历练的过程。用游戏历练童年,孩子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游戏的胜负让孩子心胸开阔 儿子在外边和伙伴们玩了一上午,回到家里的时候满脸光彩,趾高气扬地对我说:“爸爸,我是天下第一了!”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初中教育已经迎来了“独生子女”的时代。这一代的孩子并不缺乏亲人的关爱,而是缺乏对亲人关爱的敏察与体悟。他们幼稚却却又自以为成熟,他们热切渴望享有一片自己的自由天空,他们对于父母只是一味叛逆,一味抗争。面对这一普遍存在的思想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春 《宁夏教育》2009,(5):69-70
当教师多年,读了不少书,而最常读的一本“书”还是学生。别看他们是幼稚的孩童,在我眼里却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不读懂他们,就无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也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做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更要静下心来研究孩子并用心解读他们,才能“对症下药”,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哲人启发我们:如果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要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到黄莺的树下;要想闻到夜来香的芬芳,夜晚得走到有花的庭院中……那么,一名幼儿教师,又该如何读懂孩子这本书呢?一、别用成熟的眼光看孩子人们常把孩子比喻成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中有许多是成人不了解、不在意的故事,这些故事折射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各种美丽色彩。若你用成熟的眼睛看孩子,只会看到天真幼稚;用世故的眼光看孩子,除了发现缺点,恐怕很难理解童心的纯真。奇特的石头,一根废弃的小木棍都能让他们浮想联翩。翻看着这些“宝贝”,孩子们往往能讲出有关它们的一…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来说,由于其心、理发育不成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不能全面看问题,因此往往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比如,当学生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们便渐渐倾向于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同样,学生在做某一件事时,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们也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这个时候,他们的表现就是“习得性无助”。  相似文献   

13.
呼唤童趣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初步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随意性的涂鸦和歌舞。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无论出生在怎样的环境,最初的涂鸦都可以带给他无比的快乐,“童趣”是孩子的天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如何通过美术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从而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我认为,呼唤“童趣”首当其中。  相似文献   

14.
对话的随想     
今天,听到家长说:“孩子非常喜欢上数学课,因为老师善于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在孩子看来都感觉幼稚的内容,经老师一评,大家都觉得特别好。”  相似文献   

15.
对话的随想     
今天,听到家长说:“孩子非常喜欢上数学课,因为老师善于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在孩子看来都感觉幼稚的内容,经老师一评,大家都觉得特别好。”  相似文献   

16.
今晚我请客     
孙颖 《山东教育》2010,(1):68-68
今晚放学后,我要请一位学生的客,而且还请得心某情愿。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几个星期前说起。 某个课间,我正伏案批改学生的听写,小家伙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错没错?我错了几个?”……正为他们的聒噪心烦意乱时,一个响亮的声音如雷贯耳:“老师,我全对了吗?”听音辨人,这应该是我最“亲爱”的志隆同学。我抬头一看,果不其然,志隆正瞪着他那双大眼睛自信满满地看着我。要知道,他的听写一贯就是涂鸦,即使是戴着眼镜扒拉,  相似文献   

17.
作家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孩子们都有一颗天真、幼稚的心灵,它需要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而给予孩子们阳光和雨露是教师的责任。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时常留心去寻找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赞赏孩子的每一次尝试。在一次教四年级学生做人物发型设计的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剪出的发型较单一,少有造型新颖的作品。我在巡视指导时发现一个学生正往抽屉里塞放一张剪纸作品。于是我请他把作品拿出来。他十分不情愿地一边递出作品,一边小声地嘟哝着:“我剪得很丑”。我一看,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18.
涂鸦是什么?涂鸦是孩子的天性;涂鸦又被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当然,大多数状态下,是用做谦辞。可是,如果当你一堂课正上得渐人佳境时,却被一阵窃笑打断,一看,原来是有学生信手涂鸦在作怪!那时,你又怎么看涂鸦这个雅好呢?我就遭遇了这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9.
苏清华 《父母必读》2012,(1):110-111
孩子在涂鸦的时候常常边说边画.在纸上讲故事。很多爱涂鸦的孩子喜欢用“画语”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讲出来,而且能给看画的人讲得绘声绘色.于是我常常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故事画出来——其实也就是孩子自己创作的绘本了。  相似文献   

20.
黄亚栋 《教育导刊》2004,(16):51-53
孩子身上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望,父母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有天赋、聪明及有好的发展。他们竭尽所能地为孩子营造心目中“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孩子的双休日于是纷纷被钢琴、舞蹈、书法、绘画等兴趣班占满,孩子的玩耍不断地受到限制,幼小的心灵过早背上沉重的包袱。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