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历史教科书的地位与作用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 ,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 ,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 ,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历史教材学”)表明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 ,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 ,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要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是在“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编纂手法及其质量”。换个角度说 ,教科书的形式与质量 ,决定…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实施中学历史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基本、最常用的凭借工具。自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实行“一标多本”既实现了历史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的重大变革,也使中学历史教科书成为历史课程专家、教材专家尤其是广大一线历史教师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的, 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同时,还是历史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应重视和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让学生掌握五个“会读”。 一、会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是教材最简要的线索。其内容包括编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借鉴语文教学法,就是在历史教学中也要抓好字词教学,讲究篇章结构的分析,注重写作训练等。历史教学中抓好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认知教材能力的基础。历史教学中的字词教学,首先是要抓好字音的教学。中学历史教材里,虽然对一些生僻字作了注音,但还有不少多音字和古音字没有注音,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认知教材的障碍。因此,历史教学中就产生了抓好字音的任务。其次,要抓好字形的教学,中学历史教材里有许多形近字,差别很小。例如,“戍守”的“戍”、“投笔从戎”的“戎”和“戊戌变法”的“戊戌”,“嬴政”的“嬴”和“输赢”的“赢”,…  相似文献   

5.
中学历史教学中 ,我们一直把历史教科书看得非常重要 ,认为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 ,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 ,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工具。这样认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 ,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不妥 ,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似乎没有必要再加讨论。但是 ,历史教科书毕竟只是中学历史科的教学用书 ,尽管其作用非常重要 ,却不能过分夸大。在中学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 ,重新审视和检讨历史教科书的应有的作用 ,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 ,仍是有必要的。在…  相似文献   

6.
周荣森 《历史教学问题》2008,(5):110-110,103
我国现在使用的中学历史教材是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的深化、优化之后形成的。今天的中学生通过它了解历史、学习历史,而今天的历史教师也正是在这同一思想内涵历史教材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先入为主地说“历史上就是这样的。”或“我们当年学习的时候就这样说。”而随着整个社会改革的深化。尤其是随着教育改革的素质化方向的确定,上述先人为主设置的情境很容易就桎梏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艺术,用“漫画”形式来表达历史信息.可以将繁杂枯燥的历史知识演绎夸张.让学生们在手脑并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学历史教学》曾连续多年刊载了与中学历史教材配套的时事政治漫画.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国家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九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中有一节《“漫  相似文献   

8.
乡土教材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的内容、掌握历史基本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尤其在当今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里,乡土教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众所周知,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乡土教材教学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杂志社开展的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讨论,非常有意义,受到了学界方方面面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我一没有从事过中学历史教学,二没有编写过这方面的教材,只是出于史学工作者的良知,谈三点很肤浅的看法。从目前所接触到的较为可信的史料来看,正规的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已经有整整一百年了。1901年,中国第一本学生历史教科书问世,由上海华阳书局出版,但不是中学读本,而是《小学历史读本》。1902年,上海作新社出版了关于世界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名《万国历史》,233页;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推出两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一…  相似文献   

10.
拜读蒋碧勇老师的“鸦片战争可否称为商业战争”的教学案例和文章,首先感到的是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大有希望!我们的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上。只求实”,他们独立思考的潜能和勇气体现了当代人的素质。比起我们这一代当年“老师说啥就是啥”、“教材写啥就信啥”强多了。中学历史教师开始告别以教材为“纲”的时代,走上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开发者之路。这是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如《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老师所说,“课改过程中的问题很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教材是决定高中课改成败的第一道门槛。”好的教材不但可以教育学生而且可以引导老师,不好的教材会扼杀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而且可能造成错误的情感价值观。网上“愤青”的言论就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历史教科书的问题。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广东已经使用了三年,据我调查,教师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陈其博士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参加过多套多种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对美国历史有全面而细致的研究,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有深入的恩考,对历史教师的需求也非常了解。基于这些特长与优势,他从“创意”的角度组织素材、解读历史,形成“创意推动历史”系...  相似文献   

13.
崔成林 《山东教育》2001,(29):46-46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撰写历史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撰写历史小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第一个碰到的难题就是如何选题。它要求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在原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不能只是“人云亦云”,延用教师传授或教材中的问题、结论。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史学是一门有血有肉的科学,但在平时常常听到同行说历史教学太枯燥了,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这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很尴尬。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当依托或依据,——历史教材。教师应从教材中发掘可培养能力的嘲}和材料。笔者认为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邓进平 《湖南教育》2002,(11):44-44
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传统教学系统由老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构成,在现代教学环境下还增加了一个新的要素即教学媒体。因此,对当今中学历史教育现状的思考,我们也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从学生的状况看,信息时代的当今世界,学历史缺少实用价值,难背难记,教科书可读性较差,课堂科技含量低,大部分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之高考历史太难,分数差距小,优生没优势,“3+X”考试后,历史分数减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历史,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史学越来越受到冷落。中学历史教育面临危机。其次,从教师方面…  相似文献   

16.
努力推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自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史以明智”,历史学科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来增长见识。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效果却常常令人沮丧,一些学生非常直白地说:“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历史课不是老师拿课本连读带划,就是要我们死记硬背。”学生这样看待历史课,无疑是历史教学的莫大悲哀。  相似文献   

17.
赵瑞红 《师道》2005,(8):27-28
(一)善用教科书,理清历史脉络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活用”教材,“用活”教材,而不是做教材的“奴隶”。在《原始农耕时代》一课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在教科书中寻找半坡氏族部落和河姆渡氏族部落的生活和生产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先进的地方,学生认真阅读课、仔细分析后,结合他们的对比、想象,得出了很多实证:人类在不断进步。在《万千气象的社会生活风貌》教学中,让学生在课本里获取的“宋代人生活”的信息,结合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设计策划化一条街——“宋街”的营建,学生活学活用,教材是一种可用性很强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能否通晓并驾驭教材,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自由、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知识的发现过程。理解历史概念、归纳历史结论,实现对历史教材的“再创造”,对于搞好中学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材“再创造”的几点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9.
近期欣读《中学历史教学》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有关“教材分析”或“商榷与正误”栏目章后,笔感受颇深。教材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载体,也是高考历史命题的依据。其知识性、资料性、科学性和严密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笔对其“六七百处错误”的结论不敢苟同,但现行初高中教材确实存在着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不够统一的情况。兹就杂志中尚未有刊出的事例列举如下,供编在修订教材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反映的是课程专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与价值认定;教材则是阐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专用书籍,简单说,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在目前“一标多本”的情况下,教师是依据课程标准,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来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所以,真正的、真实的历史教学在课堂。因此,无论是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从事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