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能源利用历史中.世界各国的能源结构大致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从19世纪中叶前的以生物质燃料为主转变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以煤为主.二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石油天然气代替煤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伴随人类主要能源形式的重大转变而形成的“煤经济”、“石油经济”.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然而,化石能源终究是要枯竭的.以当前最重要的石油资源为例,最新预测结果是储采比为40年。  相似文献   

2.
现在世界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主要能源的日益消耗,煤炭将再次受到应有的重视。确立用新技术来生产洁净能源,不仅消除了造价昂贵的不利因素和障碍,而且为节能减排闯出了一条新路,液化煤技术正在重新崛起。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能源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相似文献   

4.
现今国内多数是以煤和水为主要能源的发电机组,虽也建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电站,但终归是少数。为打破煤水对发电能源的垄断,阐述一些运用新能源的发电技术,分析研究了发电新能源的工程造价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发展和利用高效、洁净和安全新能源的时代。核聚变能、氢能、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发展并最终成为主要能源,电力将作为主要的终端能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1世纪前几十年内,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仍将是能源主力。根据统计,全世界现已确知的石油储备够用40多年,天然气60多年,煤200多年。到21世纪后期,世界常规油气资源将濒临枯竭。我国石油短缺而煤炭资源丰富,到2010年,煤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源的构成状况决定了长期以来一直把煤碳作为主要能源,煤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约占了40%以上。长期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对我国的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资料显示,90%的SO2、70%的TSP、60%的NOx、85%的CO2均来自于煤炭燃烧。面对改善环境的压力,我国正在规划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计划到2010年使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降到60%以下,天然气的比重上升到8%左右,其中增加的清洁燃料部分将主要用于大型、特大型  相似文献   

7.
煤炭能源优化利用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煤炭的战略地位和利用背景1.1 21世纪内世界化石能源状况据1993年6月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的数据,21世纪内除煤以外的主要化石能源资源行将告罄(表1),因而煤的战略地位将日益突出。近40年来,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虽逐渐下降,但近若干年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发电市场上煤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大,煤将作为石油的第一个替代能源已成定局。然而,至今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已造成世界许多地区空气污染和酸雨侵蚀,正在毁坏农作物和森林,致使人类面临生态灾难。目前,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以煤为主要燃料来发电,更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能源与环境的矛盾目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全世界年能源消耗量约合1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约占1/3,在煤耗中燃煤发电又占很大的比例,每年燃煤发电排灰量约5亿吨,其中粉煤灰4亿吨;我国的能源生产以煤为主,且煤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发电以燃煤电厂为主,如此多的粉煤灰若能得到合理利用,不仅节约大量能源和相关资源,还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1995 ~ 2009年中美贸易内涵能源总量、消费结构和部门分布.结果显示,中美净出口内涵能源增长非常迅速,除新能源外,其他五类内涵能源均属净出口,表明中美出口已成为中国大量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中美贸易内涵能源结构差异较大,中国流向美国的出口内涵能源主要集中在煤、电力与热力、石油产品,而中国进口美国内涵能源依次为石油产品、天然气、电力与热力、煤.中美相同部门能源强度不同,中国只有少数部门的能源强度低于美国,因此中国进出口美国的内涵能源部门结构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在伦敦召开的第2届世界煤炭会议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煤以其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将在今后的能源市场上起主要作用。据估计,若按目前煤的年开采速度计算,世界硬煤储量够开采170年,褐煤够开采390年,因此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仍将是世界的主要能源,世界对煤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30多年中,世界石油消耗量约翻了4番,而煤炭产量除了中国、俄罗斯、波兰有大幅度的增长外,其余国家几乎没有增长.煤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矿物能源,根据最新资料,全世界煤炭的地质总储量达数10万亿吨,其中可供开采的储量为数万亿吨标准煤,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澳洲、中国、南非等国.在日本煤炭和石油一样主要依靠海外进口,1978伊朗革命使以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因原油价格暴涨,不得不寻求代替石油的能源.虽然太阳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不断出现,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目前在实现上仍有许多困难;核电技术虽已过关,且从长远看经济上也合理,但短期内很难代替石油和天然气,因此,许多国家拟把主要能源转向煤炭,尤其是煤炭技术的开发.从煤炭的特性看,煤分为一般煤和原料煤,一般煤主要用于发电,原料煤则  相似文献   

13.
刘静华  贾仁安  涂国平 《资源科学》2010,32(10):1846-1855
本文基于能源消费强度的恒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中国三大产业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年-2007年间,能源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变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了煤、石油、电力三种能源消费强度的两因素分解贡献值比较和三大产业间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的贡献份额比较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效率因素是影响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煤的消费强度与中国能源的消费强度变化一致,提出了降低第二产业重点耗能产业的能源效率、技术进步和优化经济结构三大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1现状与问题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推动了能源工业的巨大发展,同时能源工业也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1996年一次能源生产量达到13亿吨标煤,其中原煤占75%,原油和天然气分别占17%和20%,水电和核电占5.6%和0.4%。中国的能源消费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工业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人均消费量低;清洁能源占终端能源比例较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出现了三个新变化:居民生活用能和第三产业能源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液体燃料消费增长很快;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  相似文献   

15.
1会议概况20世纪最后一届即第十届国际煤科学大会(ICCS)将于1999年9月12—17日在中国太原举行。国际煤科学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际能源署主办的世界煤科学界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学术会议。该会议由国际能源署主要成员国轮流举办,唯此次例外。我国目前虽不是国际能源署成员国,但却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由于中国科学院及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和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积极争取,国际能源署及其成员国经过认真讨论,在1997年德国埃森举行的第九届ICCS会议上正式宣布,1999年第十届ICC…  相似文献   

16.
西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开发、推广可再生能源已成我国当务之急,煤荒、电荒、燃油涨价、天然气紧缺,已是近几年的热门词,节水、节电、节约能源成了时下的流行话题,于是新型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前所未有地受到青睐。我们相信高科技的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必将得到更加科学的研究开发和广泛的普及与利用,这将为社会节约大量能源,净化环境,造福民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那么50年之后呢?人们已经陆续开发了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所谓的新型能源,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相当不错的替代能源,这就是氦-3。它或许能作为未来地球上新的能量源泉。石油、煤等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但地球上的化石能源还能维持多久呢?最悲观的估计是,现存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大约还可以供人类使用50年。  相似文献   

18.
王耀东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C):133-133,123
针对目前油田供热冷的现状,能耗大、能源效率低,人均能源资源不足,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急需调整,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对住宅小区供暖制冷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化石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煤制油项目,在一系列技术突破的支持和国际高油价的刺激下,已经全面走出试验室,进入了工业化示范生产阶段通过对煤液化工艺原理和煤液化技术经济性对比分析,得出煤炭间接液化及直接液化不应单从技术论优劣,二者各有所长,同时又有一定互补性的结论,我国煤种齐全、地域辽阔,两种液化技术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种植石油     
数百年来,煤、石油和天然气一直是人类能源的主角,随着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这些不可再生的常规能源日趋紧缺。然而,正当人们对能源的前景感到暗淡和忧虑的时候,科学家们设想,既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祖宗”都是原古时代的植物,那么能不能种植些绿色植物,来速成“石油”,从而为人们所利用呢?何谓“石油植物” 大家都知道,绿色植物利用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成碳水化合物,贮存太阳能。目前全球绿色植物每年将400~620亿吨的碳氢化合成类似石油的烷烃类物质,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约相当于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