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读了贵刊2004年第7期上《带微型发电机的电动自行车》一文,我觉得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文中设想在电动自行车的轴上安装一微型发电机,利用电动自行车本身前进时的能量产生电流,就可以实现“向蓄电池充电,始终保持蓄电池有足够的电量,不会出现没电现象”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过来说,假如可以实现的话,这部电动自行车一经起动就可不断地前进,前进过程中又可以不断给蓄电池充电,“始终保持蓄电池有足够的电量,不会出现没电现象”,从此以后它就会在没有外界能量补充的情况下运动不止,而变成了“永动自行车”。类似地,就可以实现“永动汽车”、“永动火车”……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其道理很简单,因为这违背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2.
折叠式自行车为何不走俏杨小文军自行车是一种依靠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操纵简便、价格低廉,且不污染环境,深受人们的喜爱。自从1861年法国人米苏发明第一辆自行车以来,自行车的结构和造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品种数不胜数。折叠式自行车便是其中的一种。然而,折叠...  相似文献   

3.
自行车情结     
大千世界,许多东西来去匆匆,很快会被遗忘。不过,人类的“自行车情结”却是挥之不去。自行车历史悠久,大约在公元1500年,意大利的达·芬奇就画过一幅自行车图,其基本结构的勾画竟与当今女式自行车别无二致。可见,在当年天才头脑超越时代的神奇构思中,自行车的倩影已经闪现。1879年,英国人哈里·劳森完成了安全自行车的设计,这个设计确立的结构一直被沿用到现在。自行车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交通工具,自行车虽难与汽车相提并论,但它不需消耗燃料,可以伴随着人类走向永远。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骑自行车的人越…  相似文献   

4.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唐纳德·米勒开始在自己的机加车间(其实就是家里的车库)里制造被称为“不安全而且不切实际”的低矮、椭圆形车架的自行车。“我只是想制造一种效率更高的自行车。”这名圣迭哥的自行车爱好者、前房地产商说。最终。米勒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行车的链传动系统上,他确信传统的链条一齿轮传动系统是影响自行车效率的主要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0,(5):54-55
自行车自从19世纪发明以来,无论是在外观上,还是在功能上,就一直没有出现过重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行车认识与需求的变化,自行车家族中出现了许多新奇的面孔。1.笔记本电脑充电自行车这款奇特的自行车可能是外观最为方方正正、最能体现空气动力学优势的自行车,它是由设计师Yuji  相似文献   

6.
发现速读     
《科学生活》2007,(1):11-11
英国《性医学杂志》女性骑自行车可能有害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骑自行车的女性生殖器敏感度会降低,性功能受到影响,此外还可能引发背痛、颈痛等各种疼痛。研究人员对48名骑自行车的女性和22名跑步的女性进行了比较研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时代》2007,(12):59-60
自行车爱好者期待这种自行车已经很长时间了。它的设计者在达芬奇15世纪90年代绘制的一张草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让The Ride的后花毂能提供无限的变速比,不像普通自行车那样仅有有限的几个、因此无论是慢悠悠地在街上闲逛还是飞速从山坡上冲下来,骑手总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速比。[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2,(17):21-22
20世纪初的中国,末代皇帝骑着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在紫禁城内兜风,他可能是最早学会骑自行车的中国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交通工具中,自行车是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尤其在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殊国情之下,自行车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都将必不可少。而且从需求的程度来看,还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自行车的设计,愈加成为设计领域中的一个永不过时的课题。在目前的自行车市场中,琳琅满目的是各种各样的童车、山地车、赛车、城市车等等,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在设计对象和目标市场的定位中,设计师和生产厂家似乎忽略了一个特殊人群———老年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进展,老年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而我们在街道上只要稍加注意便不…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实在买不起宝马,奔驰之类的豪华车,或许买一辆这些厂商制造的自行车会是个很好的主意。当然,这些大牌厂商生产的自行车无论从外观以及配置上都有些卖弄的成分,是在炫耀他们出色的工业设计还是在向世人证明,这些整天设计“大块头”汽车的家伙们同样可以造出如此精巧的自行车?管他呢,反正我知道,这些外表光鲜的自行车配置也同样出色,只是售价上也遗传了它们制造者的臭毛病,动辄几万人民币的售价或许能够让你清醒地认识到,买一辆奥拓还是比较实在的。但对于一些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来说,花大价钱买一辆奔驰或者悍马的自行车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感到兴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公共自行车已在国内广大城市获得普及使用,然而在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经常出现"无车可借,无处还车"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行车使用中存在分布不均匀,调度不及时造成。当前普遍采用的"人工+调度车"的调度模式不能及时感应自行车的分布不均匀性,对自行车损伤较大等问题。为了克服当前自行车调度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资源一体化的公共自行车自适应调度模式,其应用互联网技术、GPS定位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实时进行自行车用户、自行车、调度平台三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调度平台将各站点历史数据、实时车辆信息和用户出行需求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动态结合,通过分析各站点实时需求量,利用经济手段通过奖励机制及时而自动的引导用户将自行车停放到合适的地点,从而实现自行车的自适应调度。  相似文献   

12.
点子与窍门     
城市自行车管理新思路松郁郁  当今,自行车被盗已经成为困扰每一个城市的棘手问题。使城市的管理者伤透了脑筋。  如何防止自行车被盗?如何管理数量巨大、行踪飘忽的自行车?如何整治混乱已久、积弊甚深的自行车市场?人们在不断思索,绞尽脑汁想办法。但是,千条万条,归根结底首先必须把城市自行车的管理工作纳入正轨,从“无序”变为“有序”:必须对每一辆自行车进行编号,打钢印,发牌照,在电脑上建档。  打钢印,发牌照,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恢复了一个税种的征收。  新世纪诞生之初,长沙市政府出台了自行车缴纳税款、打…  相似文献   

13.
马龙海  田红雨 《现代情报》2004,24(4):186-188
芬兰作为北欧经济发达国家其教育发展水平在经合组织国家已处于前列。近年来,芬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成为芬兰教育跨越发展的“助力器”。本文介绍并分析芬兰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的政策与措施趋势,提出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自行车在祖国各地为人们代步、运输东西.然而,目前自行车上没有伞,人们在骑自行车时常被“炎炎烈日”晒得汗流夹背、头晕脑胀,如果自行车厂家给自行车设计配备适用于自行车的轻便、实用、安全、防紫外线又可折叠收放自如的专用遮阳伞,必将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欢迎.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自行车已不甘于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无论性能还是外型,人们开始在自行车的各个方面都偏执起来。或者追求极至的性能,或者着迷于个性的外观,甚至还有人用自行车的零件制作艺术品——对于他们而言,自行车已不仅仅是自行车,更是一种男人雄性的表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2002年3月初,一则新闻轰动了芬兰。一对71岁的双胞胎兄弟在同一天不约而同地骑自行车沿着同一条公路出行,却先后发生车祸身亡,时间仅相差两个小时。这种双胞胎遭遇的巧合传闻经常被报道。例如传遍世界的一例巧合发生在美国一对双胞胎兄弟吉姆·刘易斯和吉姆·斯普林身上。他俩出生五个星期后,分别被两个工人家庭收养,过了近40年才得  相似文献   

17.
低碳发展、健康出行将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公共自行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作用逐渐显现。现在北京市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热情不高,公共自行车运行还存在停车点少、办卡繁琐、取车还车不方便;出行环境差;服务功能单一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应逐步形成市属公共自行车与共享自行车互补的运行模式;进一步保障公共自行车的路权;形成公共自行车自愿碳减排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聂春雷 《百科知识》2006,(5X):21-22
自从5000多年前轮子被发明以来,人们不断寻找着更加便捷的运输方法和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火箭被源源不断地发明出来,以提高移动的速度。在这些发明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不断缩短从一点到另一点所花费的时间。那么,有朝一日如果我们能不凭借任何交通工具直接从家里到超市或者从地球上到达宇宙空间站里,那该有多好!这大概可能算作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就像金庸武侠小说中提到的“乾坤大挪移”功夫,使人可能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之间来往穿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04,(13):56-58
上帝总是喜欢点化有慧根的人。在点化郑福双的时候,上帝用的是一辆自行车。在一般人眼里,自行车就是两个轱辘;但在郑福双眼里,自行车里玄机万千。  相似文献   

20.
橄榄绿上的新星喻文龙这辆永久28型自行车,油漆斑驳、伤痕累累,骑起来除了铃铛不响,其它部位无一不响。这辆车的轮胎已换过8次,它伴随何根生间龙华、过浦东,上虹桥、下闸北,风尘仆仆13载,累计起来行程足可绕地球两圈。就是这辆自行车,他先后“蹬”出了6项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