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世兴 《钓鱼》2004,(1):38-38
我喜欢钓鱼,又特别喜欢钓鲫鱼。多年来,我用手竿串钩挂荤饵垂钓离底鲫鱼,收获不小。为此把有关串钩组装和垂钓方法全盘推出,希望对钓友们在垂钓离底鲫鱼方面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人自恃钓龄长,喜欢自己配制鱼饵,对市面上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饵不太感兴趣。一次在渔具店,老板推荐“疯钓鲫”,我决定买包试试。  相似文献   

3.
张瑞莹 《钓鱼》2006,(4):29-29
海竿用串钩挂草为饵钓草鱼、鳊鱼效果最好。但是,挂草饵钓最头痛的问题是海竿抛投时草饵经常脱落,究其原因,是钩尖刺入草梗过浅,由于草梗有一定硬度钩尖又不易穿透,时常影响垂钓效果。一次偶然机会,我发现使用悬坠钓快速换钩器橡皮圈和打火机弹簧这两个小部件可以轻松地解决草饵脱落的问题。在以后的钓鱼中,我刻意地做了试验,结果非常理想。一、橡皮圈与串钩子线的拴结方法1.组合方法。串钩一般为4~6只,在拴结子线未与主线组合之前,先将每只钩子穿上一个悬坠钓用的橡皮圈,橡皮圈上下均用太空豆进行固定,然后再与主线进行组合。2.挂草饵。草…  相似文献   

4.
阳春三月,是戳茬钓鲫的好时机。但在芦苇茬中垂钓跟其他钓法有很大不同,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有较好的钓获。总的说来我认为此时钓鲫要在一个“浮”字上做文章。芦茬的水底实在是太不容易下钩了,有横七竖八倒伏的陈年芦苇不说,单是那厚实的苇叶便会让鲫鱼难以发现鱼饵。另外春季大部分时间上层水温高于下层,鲫鱼多半会追温上浮,吃长在芦茬上的水藻或芦苇刚生出的嫩芽尖。若此时垂钓钩饵落底,定然所获不如钓浮。这里我就把自己总结的一些小经验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5.
李哲 《钓鱼》2004,(10):34-34
铅坠也称铅砣,是钓组中必不可少的辅助钓具。重量有1克、10克、50克甚至几百克不等,它在垂钓中的作用是,抛竿远投者借助它的重量,把钩饵抛入前方的钓点,入水后又靠它的重量起定位作用,来平衡钓组。当鱼咬钩时,钓钩可利用铅坠重量的作用,刺穿鱼唇使鱼儿中钩。  相似文献   

6.
豆饼钩就是以豆饼块为饵结钩垂钓的钩组。豆饼钩主钓鲤鱼,兼钓鲩、鲫,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的南边,出城3公里处有一条常年流水不枯的小河。它与著名的内陆湖泊邛海相通,故此得名海河。垂钓海河,有一种独特的钓法——刷钩钓鲫。所谓刷钩钓,即为急速地短距离的间隙扯动鱼竿,使鱼钩迅速离开河底,随即又放松渔线,让鱼钩缓缓沉入河底。饵钩如此一起一落,间隙时间短,且离底距离小。饵钩起起落落,逗引鱼儿吞食,在此瞬间被钩挂住,凭手感即知鱼儿上钩的一种钓法。一、钓组构件钓组由母线、子线、活动铅皮座与铅皮、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蜈蚣漂及钩等组成。1.母线与子线母线选用1.5号或2号强…  相似文献   

8.
邹思全 《钓鱼》2009,(20):40-41
有口不中鱼,有钓友耐不住性子开始收竿,我正好接钓位。3.6米硬调手竿,1.5号主线,1号子线,伊豆5号无倒刺钩,1号芦苇硬尾浮漂,空钩半水调4目钓1.5目。使用清鲫、九一八2号鲫、速攻和部分拉丝粉配制的钓饵,搓大饵团找底带打窝,水深3.1米。因钓点是陡坡,  相似文献   

9.
邹思全 《钓鱼》2009,(1):38-40
2005年1月2号这天,天气多云,气温-3到3度。笔者8点多钟又来到老钓点。因考虑到较长的寒流,鱼的自身体温调节已经完成,适应了当前的水温,为了补充抵御严寒损失的体能,咬钩肯定积极。就使用两根6.3米手竿,一竿悬坠钓法,调四钓二,钓鱼郎4号钢脚浮标和2号白狐钩。一竿传统钓法,4号伊势尼钩,饵坠卧底拴活坠,钩饵离坠20厘米。都是上钩挂蚯蚓,下钩挂配制好的素饵。  相似文献   

10.
“促饿鱼饵”从去年开始使用。经过一年多的试用,确是好饵,特别是用它对付“滑”鲫效果极佳。 去秋的一天钓友相邀同去某农场的一个藕塘垂钓。此处钓友钓过多次。据说塘内野鲫个大体肥,但垂钓的人次多,鱼抗钓性极强。投饵垂钓,只瞧鱼星密现,难见鱼儿动钩碰饵。 我用“消食精”拌和诱饵打了两个窝,才几分钟,窝里已是鱼星直冒。此刻鱼还没形成饥饿效应,我点燃一支烟,一旁慢慢整理钓具。约摸半小时后我将钩挂上一条小蚯蚓,再蘸上“抢吞”粉下钩,浮于一点点升上水面,我条件反射地将竿一举,一条300克重的大鲫极不情愿地被“请”…  相似文献   

11.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2):12-13
提竿技术:是指在垂钓的过程中,鱼儿被诱进窝内,在吞食钩饵的情况下,垂钓者通过抬臂扬竿,将鱼儿钩住钩牢。大家都知道,悬坠钓组素以高灵敏度见长,其丰富的漂讯语言,以及刁猾鱼儿对钩饵的瞬间吞吐现象,无疑是对垂钓者提竿技术的考验。所以熟练地掌握提竿技巧,将会给你的垂钓活动增添无限的乐趣。当然,采用何种提竿方式,除了个人习惯外,你还得根据所垂钓的鱼种大小,使用的钓具及钓取的方式来确定。下面我们为初学者介绍几种不同的提竿方式:  相似文献   

12.
吴芜 《钓鱼》2007,(8X):9-11
这张“鲫鱼双饵钓法图”让人困惑,主要有两处:1.上钩子线长30厘米,下钩35厘米,两钩相差5厘米;2.上钩用3-6号钩搓雾化饵,下钩小,1-3号,是不是用与上钩相同的饵没有说明。说困惑是与我们已经接受的台钓钓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尚立和 《钓鱼》2008,(19):24-25
四、钩饵状态子线状态等对钓组灵钝的影响,都被囊括在盲区的大小以及钩饵与其盲区的位置关系之中 垂钓时,能清楚调钓钓组的灵与钝,是钓好鱼的前提之一。什么样的钓组灵,什么样的钓组钝?人们通过垂钓实践发现:悬坠钓比底坠钓灵;悬坠的一触一悬钓比一触一拖钓灵;  相似文献   

14.
邹卫平 《钓鱼》2006,(14):37-37
商城钓友因为多为野钓.搓饵与拉饵用得较少,最普遍用的是包饵。原因是野钓环境中,水面积大,鱼的密度小,守钓为诱鱼中的一个明显特点。以高频率的扬竿来养窝的方法。在野钓的环境下可能多数是无意义的.甚至适得其反——容易招引杂鱼。同时也容易惊扰大鱼。因此。每一钩入水.保持“钩上有饵”与“钩在饵中”这两种状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有时真的需要鱼不咬饵,我不动钩。另一方面,野钓的对象鱼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可大可小,有鲫有草。饵的大小与状态也要尽量以一当十。大小兼顾。这对于专为池钓设计的商品鱼饵的使用.带来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郅辽 《钓鱼》2012,(13):16-17
商品饵是伴随“台钓”出现的。以调4钓2、搓饵钓底为核心的“台钓”用鱼儿爱吃、引诱力很强的鱼饵将鱼引聚在一起。其中引鱼是关键,可分三步走:1.按一杯饵料一杯水开饵,以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状如饵垂为准,要求饵入水后膨胀并扩散成粉末状。然后搓大饵抛钩,一般抛钩5次后鱼就能凭嗅觉发现扩散的鱼饵了。2.改搓小一点的钓饵,连续抛钩10次,完成做窝。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提,以免惊鱼和造成鱼对钓饵的警觉。3.进一步缩小钓饵体积,搓得更小些,以迎合鱼的吃口达到规范鱼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鲫鱼正常咬钩的时间大约为每年的谷雨到寒露节前,其余时间由于水温低,鱼咬钩很轻甚至不开口。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我地从谷雨到寒露前鲫鱼咬钩旺季用手竿悬坠休闲钓鲫鱼的技法,供大家在钓鲫实践中借鉴。一、钓位的选择1.养殖塘垂钓。长方形池塘可选择长边的中间、进出水口、下风  相似文献   

17.
尚立和 《钓鱼》2005,(22):22-22
当双钩挂饵的钓入水平衡时,钓目点到上钩饵的高度等于调目点到下钩饵的长度等于钓点的深度,这样,钓者就能较容易地从标尾露出水面的高度和动作上,看清动静,读懂鱼讯,判定鱼的泳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赵巍 《钓鱼》2004,(16):18-19
盛夏时节,在有鲢鳙鱼的水域,如若钓饵对路,钓法得当,选择的天气又恰到好处,垂钓鲢鳙鱼是一件很过瘾的事。在所有淡水鱼的垂钓中,鲢鳙鱼的钓法最为独特。这种独特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钩具独特,二是钩饵独特,三是饵在水中的位置独特。抓住了这三点,就抓住了垂钓鲢鳙鱼的关键。要想成为钓鲢鳙高手,也就要在垂钓鲢鳙鱼的这种独特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何书云 《钓鱼》2004,(16):21-21
细线、小漂、小钩饵是传统的钓鲫钓组保证灵敏度的物质条件,这一经验已为广大钓友所认可。那么,在悬坠钓钓系中情况又怎样呢?本文对钩饵大小对鱼讯下坉的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王路桥 《钓鱼》2006,(24):56-56
10月初,我出钓两次,用的饵是试用龙王恨公司的新品饵——麝香蓝鲫。所钓野塘约6亩面积,水深1.2米,金鱼草茂盛,野生鲫鱼多,有白条、鲤鱼、草鱼、黑鱼、杂鱼。白条数量众多。所使用的钓组为4.5米台竿,1号大线,0.4号子线,新关东0.5OC钩。两次出钓气温为21℃,水温约19℃。风向为北风1级。所选择钓位为坐西向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