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标准如春风吹遍神州,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它那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充满了人文关怀.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现以《荷花》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来谈谈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荷花》是一篇语言生动优美的课文,文中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按照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看待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四百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文情兼美,别有情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朱剑 《考试周刊》2015,(47):45-46
《荷花》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传达荷花的美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同时欣赏荷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培养学生审美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美、感受美、欣赏美,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理解新词,美读课文,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圈点批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荷花的美以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4.
《荷花》这篇抒情写景的文章,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在接到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时,通过研读文本,我发现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教学本课我紧扣“美”字进行,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让学生感悟荷花是鲜活的画、流动的诗,并展开丰富想象,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课始,重在感知 正式讲课前.老师要给学生展示一幅荷花图.并配以音乐伴奏,从形象上直接给学生以美术的、音乐的美感.如果能插入一段荷花由荷包到荷花盛开的科教影片.或播放一段由自己利用FLASH软件制作的表现荷花盛开过程的动画片.则更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不过.展现配有音乐的荷花图.其目的是让学生感知荷花之美.教师要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欣赏荷花的形象美引渡到课文的讲解上去。例如,可以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冬青 《教师》2010,(24):35-35
一、让导入新课成为语言学习的热身活动 1.创设语境.激发语感式 如《荷花》一课的导入,教师可以先创设语境,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来形容荷花,再课件呈现荷花图并伴随背景音乐,学生欣赏荷花,教师随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学生在赏花中进入了美妙的荷花世界,沉醉其中。  相似文献   

7.
梁莉 《辽宁教育》2002,(10):45-46
学法指导就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年级以句、段训练为重点,此阶段的学法指导应以培养学生读懂句子、写好句子、修改病句的能力为着眼点,其中,重点应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一、精心点拨,注意渗透,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分析句子的能力1.抓住关键词语读懂句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包括生词、难词、能突出说明句子意思的词、含义深刻的词、关联词语等。如第六册《荷花》中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理解这句话,应抓住句中“大圆盘”、…  相似文献   

8.
《荷花》是六年制第六册看图学文的一篇课文.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把荷花写得异常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种美呢?一、引导看图,感知画面美.图画是形象化了的语言.触发想象的媒介,是学文的凭借.从图入手,兴趣盎然.先出示一幅荷花图:满池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荷梗亭亭玉立,荷叶挨挨挤挤,荷花灼灼,蜻蜓飞舞,小鱼嬉戏.这幅图画的是哪一个季节里的什么景象?从哪儿看得出来?通过双边活动,既引导学生感知画面的美,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察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二、指导朗读,感受荷花美.朗读是传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设计的背景围绕第20课《荷花》的学习而设。二、活动目标1 通过指导学生对荷塘进行参观写生 ,侧重训练学生对景物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表现力 ,领略荷花的静态美 ,为解决课文的重点铺平道路。2 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有关描写荷花的诗、文 ,摘录有关诗、句 ,开展“夸夸荷花美”的活动。三、准备工作1 铅画纸、水粉、笔等写生材料。2 向学生推荐或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描写荷花的诗、文。四、活动程序(一)感知感悟1 猜谜激趣 :出污泥而不染(打一花名)。2 带队至荷塘边 ,实地观察。(1)远望———谈总体印象及感受。(2)近看—…  相似文献   

10.
邱凤春 《山东教育》2005,(10):23-23
《荷花》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经典美文,按照闻花香——看花多——赞花美——变花舞的描述顺序,把荷花写得生动异常,情趣盎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荷花的赞美之情。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评词句,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形象与生命之美,是突破重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引导学生感受《荷花》之美深圳市海滨小学陈显平《荷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看图学文。它图文并茂,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荷花,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一、导趣几周前,同学们学过古诗《小池》,曾为其优美意境所陶醉。上《...  相似文献   

12.
李伟 《中小学电教》2000,(11):18-19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荷花》是中年级一篇看图学。课中作描写荷花的静态美是本的难点,而课美的意境、美的感情,正是借助作的想象表达出来的。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语言———结合看图 ,品味“挨挨挤挤”“冒”“展开”“露出”“饱胀”等描写荷花美态的词语和“有的……有的……有的……”“……一大幅活的画”等句子的内涵。2.审美———在创设情境中欣赏荷叶茂盛和荷花绽开的美态。3.情感———能展开丰富想像 ,以各种形式的朗读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并能背诵。教学难点理解荷花开放的种种美态 ,体会荷花的美。教具准备荷叶图、荷塘美景录像、荷花的各种姿态图 ,习题投影。教学过程一、导语上一节课我们观察了图画 ,并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 ,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 ,这一节课我们来到…  相似文献   

14.
<荷花>是一篇语言文字很朴实又很美的课文,短短的篇幅,却把一池荷花写活了,写得是那么的美,那么富有感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现课文的美,体会课文的美,体验作者的感情,我们认为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5.
[案例]《荷花》教学片断:师:《荷花》这篇课这么美,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找出你觉得特别美的词或句子。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意图 :《王冕学画》是第二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故事 ,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通过学习课文 ,要让学生体会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王冕学画》第二自然段有五句话 ,把雨后湖面的美丽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粉红的、碧绿的、清水滴滴、水珠滚来滚去”等词语 ,会让人联想到雨后荷花的样子十分美丽。王冕正是因为看了这美丽的荷花之后才产生了画荷花的愿望 ,后来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画家。我们在教学时 ,可以“荷花美 ,爱荷花”为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17.
师:阵阵清香诱我赶紧来到池边,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CAl课件:荷花图。配乐、生看图欣赏) 师:你觉得荷花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荷花太美了! 生:我太喜欢荷花了,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生:荷花太美了,真令我陶醉! 师: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被这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伴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自己去欣赏荷花,比如:图文对照;边朗读边欣赏;也可以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体会它们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师:将你的欣赏在小组中展开讨论:看谁欣赏得最美。 师:你觉得哪些优美的词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生…  相似文献   

18.
吴俊 《四川教育》2000,(2):60-60
叶圣陶先生的这篇章笔优美,表达了作对荷花喜爱之情。结合教材特点,这节课注意了采用多媒体电脑来辅助教学,将生动画面展现于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景美,图美,美,从而受到美的陶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观察力,丰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一、课名:《春雨交响曲》二、类别:完全研究性艺术课三、完全研究性艺术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围绕创设《春雨交响曲》的艺术情景开展研究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2.引导学生去收集、查找、选择、自制打击乐器的资源,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及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去探索和创造春雨交响艺术形象。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艺术实践能力。四、完全研究性艺术课前准备教师:1.网上下载有关雨中情景及下雨的各种声源。2.收集能表现一定艺术形象的声源,打击乐《鸭子伴嘴》音响等。学生:备用一些通过网上查找或大自…  相似文献   

20.
以形入境,激发情感。《荷花》是一篇欣赏价值较高的文章,文中对荷花的各种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如何让学生一开始就进人情境,进人角色呢?我首先用幻灯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立体感较强的荷花1习,并提出“你认为荷花美吗?美在哪里”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看、说能力,使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以形导读,培养情趣。欣赏荷花的美是本课的重点。为了既能保持活跃的课学气氛、又能有效地突出重点,我又运用了多种电教手段。荷花幻灯片帮助学生从直观上去欣赏荷花美的颜色、美的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