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须宏娟 《现代教学》2008,(1):126-127
分层作业就是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为三种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来做。分层作业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既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在分层作业中,还要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的作业突破,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智力总会有一定的差别,非智力因素也千差万别,致使学生掌握同一块知识有快有慢,有好有差.布鲁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合适的帮助,就能使95%的学生学好.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时要有一定的递进性,使后进生“跳一跳够着桃“,优等生也能够“吃得饱“.……  相似文献   

3.
一位优秀教师向我述说他的教学创新.在他的班级里.学生被化分为三个群体: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老师对待这三个群体学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优等生放、中等生导、后进生扶。中等生和后进生能够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而优等生因为学有余力,老师则充分放手给他们,让他们去接触更高深的东西。对于布置的作业,老师也将其分为A、B、C三类,每类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等级相应选择完成。  相似文献   

4.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智力总会有一定的差别,非智力因素也千差万别,致使学生掌握同一块知识有快有慢,有好有差。布鲁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合适的帮助,就能使95%的学生学好。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时要有一定的递进性,使后进生"跳一跳够着桃",优等生也能够"吃得饱"。我们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将起点立足于后进生,层层推进,使后进生学习走在心理机能发展的前面,将落脚点定在优等生所能达到的水平。这样就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快的发展,大幅度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它要求任课教师在了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自然而然分为“优等生”和“后进生”。“优等生”往往经教师稍加指点便立有起色。相对而言,“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较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些许特别之处,授课教师一再反复强调,他们却屡犯同样的错误,某种程度上让授课教师喜欢并关注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作为教师,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业作为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被“代代相传”,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全然不顾学生间的差异,在作业内容、数量、形式上作“一刀切”的要求,导致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的出现。这一方面加重了后进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又使优等生的能力得不到张扬。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着给学生留下丰富的、可供选择的作业,名之日“作业超市”。  相似文献   

7.
贺艳 《中国教工》2010,(10):37-37
案例: 进入高三学期后,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座位让班主任贺老师颇为头疼。为了不落下每一个学生,贺老师曾试过让优等生与后进生同坐、优等生包围后进生、学生“自由组合”等方式,但部分学生的听课质量依然不高,成绩进步不大。  相似文献   

8.
周建洋 《教育文汇》2010,(10):26-26
如果把一个班级看作是一个“人”字的话,那么后进生和优等生就是支撑这个“人”字的两条腿——优等生是先迈出去的那条腿,而后进生则是将要迈出去的那条腿——今天你是优等生,明天他是优等生,一个班的优等生与后进生就像一个人前后跨出的两条腿一样,优等生和后进生不时交替着,一步一步地向前行进。  相似文献   

9.
数学作业批改五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批改是对学生接受知识点、形成解题技能程度的一个检查,是对学生辛勤劳动成果的一个评估,数学作为语数外三门主干学科之一,其作业总是和计算、推理、作图打交道,因而对它的评估也应体现相应的特殊性。根据本人切身体验,提出数学作业批改五方面的“注意”,以供同仁借鉴。一、平等的批改部分教师往往戴着有色眼镜批改:优等生等第总是优,中等生等第总是良,后进生等第总是及格、不及格。长此以往,造成优等生误认为作业等第决定于考试分数、与认真程度关系不大,作业认真程度降低,敷衍了事;后进生认为即使付出努力———书写工整、过程完整、…  相似文献   

10.
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1“.偏爱”后进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教师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2.严爱优等生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教师不要宠坏他们,更不要…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鼓励优等生冒尖,促进中间学生争先;也要帮助后进生过关。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多关注后进生、厚爱后进生。偏爱优等生,是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的,因为优等生各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学习成绩令人满意;而要厚爱后进生,却往往不...  相似文献   

12.
分层作业就是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为三种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来做。分层作业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既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在分层作业中,还要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的作业突破,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不同评价体系就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用对于各层次学生更具有挑战性的标准来衡量各层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家都在重视研究如何教育转变后进生的问题。其实,后进生和优等生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后进生经过精心教育可以转变,优等生如忽视教育或教育不当也能变差。要想使优等生保持先进,不断进步,就必须时刻加强教育,敲以重锤。我班有一位学生,他从小就聪明伶俐,惹人喜爱。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当班长,平时学习成绩优秀,工作积极主动,踏实认真,深受同学们的拥护和信赖,所以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可是到六年级第一学期末评“三好学生”时,他却落选了,他当场流了泪,我也感到十分惊讶。经过调查了解,同学们一致反映…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家卡罗尔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在现行的班级授课模式下,许多教师作业的布置并非“量体裁衣”,而是让不同的学生做相同内容、相同标准、相同要求的作业.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个性发展,会使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也易使优等生自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人性化、个性化和发展化的分层作业,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支招一句话     
傅建林 《湖北教育》2009,(10):30-30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因先天素质、生活背景、个性爱好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智力结构与认知方面的差异。给后进生“开小灶”,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辅导差生”,是为了因材施教,有效地缩小他们和优等生间的差距,实现人人成功的教育理想,进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对优等生“开小灶”,即我们常说的“辅导优等生、特长生”,近似“精英辅导”模式,也是在承认不同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优等生、  相似文献   

16.
一、开展集体活动,激发后进生的积极性良好的班集体对转变后进生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班风班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平时,我十分重视组织后进生参加“双学”活动和社会实践,发挥他们的爱好特长,缩小与优等生的心理差距。每位后进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发现。我班4位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双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王莉 《教育论坛》2005,(6):30-31
马卡连柯说过:“转化一个差生与输送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后进生转化虽是一项极为辛苦复杂的工作,却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班主任不仅要重视优等生的培养,还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把握好关键环节,持之以恒,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刘永忠 《文教资料》2006,(1):144-145
本文以分层布置作业为“减负”的切入口,大胆尝试必做题、选做题和提高题三类课后作业。让后进生满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必做基础题,让中等生高兴地解决老师布置的思考探究题,让优等生兴奋地攻克提高题难关,既强化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集思广益     
“后进生”不是课堂的累赘从教学理论上来讲,只有学生有疑惑,上课才有价值。如果班上都是优等生,学起来一点羁绊都没有,那教师的教学还有什么价值?真正高明的教师,往往把“后进生”看成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特别善于抓住他们的思维特点,激起全班同学的认知冲突,进而展开极具个性化的教学。我们应该反思好课的标准。真正的好课是不应该回避“后进生”的。(江苏 蔡永祥)为“后进生”建立学习档案建立档案的要求就是把“后进生”作业、试卷中的错题抄下来,专人专页,装订成册。其目的是跟踪检查。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错题的一些规律,从而可以研…  相似文献   

20.
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易使我们的思维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前些年,我们曾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错误地放弃学生的“大多数”,总把99%的关怀体贴,全倾注在几个能为学校、班级、教师争光的“尖子生”身上;而这几年,似乎又形成了另一种倾向——“平分草料”甚至“克扣草料”,任“千里马”倒于“槽枥间”。 笔者发现不少教师,错误地把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中“提高全民素质”中“面向大多数学生”理解为“忍痛委屈优等生,照顾照顾中等生,特殊优待后进生”。他们认为,优等生再垮也是中等生;照顾和优待了中等生与后进生,就等于抓住了“大多数”。中等生保本;后进生成绩不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