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教育的解释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指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习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小学中,我们引入《弟子规》的学习,其中包含着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让学生读起来很流畅。《弟子规》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一、用《弟子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弟子规》中有很多对于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有父母教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国学热的潮流,《弟子规》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项目,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然而,其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质疑。本文试图透过教育哲学这一视域,站在"人的存在"之角度分析《弟子规》的学习,进一步研究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阐述思辨性《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国学热的潮流,《弟子规》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项目",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然而,其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质疑。本文透过教育哲学这一视域,站在"人的存在"角度进一步研究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阐述思辨性《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虽然是古代学童的生活规范,但是它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现实意义。1.在寄宿制中学开展《弟子规》教育的必要性刚读寄宿制学校的中学生,由于缺乏在学校寄宿生活的经历,缺乏与同学和睦相处的本领,对他们进行《弟子规》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学习《弟子规》,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活动中荡涤心灵、陶冶情操,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孝亲尊师、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等基本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但热闹的背后,对于学习《弟子规》的意义的认识仍存在极大偏颇。本文拟就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做一简单探讨。一、学习《弟子规》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对于学习《弟子规》可以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这一点,可以说,即使没有学过《弟子规》,甚至不熟悉《弟子规》的人都会有这种共识。《弟子规》的核心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这里  相似文献   

6.
<正>伦理道德教育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弟子规》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良好模本,让《弟子规》走进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灵深处,将会极大提升伦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教育家叶圣陶说:"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借助《弟子规》博大精妙的千古良训,在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播下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必将收获丰硕的果实。开发实施《弟子规》德育校本课程,发  相似文献   

7.
《弟子规》讲的是前贤的教诲,是生活的规范,它能使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这种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应明白,所以每个人都应学习《弟子规》.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扎根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要想落实《指南》,就必须学好《弟子规》。《弟子规》是具体落实《指南》的抓手和动力,《弟子规》学不好,学习《指南》就是大话、空话。  相似文献   

9.
职高生学习、践行《弟子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以《弟子规》进课堂为载体,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学习《弟子规》,走幸福人生路”的活动,为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寻找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在古代儿童的教育中始终发挥着约束行为等的重要作用,一直处于一种学习的基础地位。在当今时代,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教育工作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发现了《弟子规》等国学读物对当前幼儿成长的意义,围绕《弟子规》与幼儿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对于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很多学校都逐渐开始组织开展《弟子规》学习活动,以此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此,对《弟子规》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整合展开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弟子规》是根据儒家的经典编写而成的,《弟子规》也是前人为人处世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总结。要求幼儿学习《弟子规》有助于幼儿道德认知水平提升以及促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良好性格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分析《弟子规》对于幼儿养成教育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谷建芬老师选取了《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用极其优美的旋律创作了歌曲《弟子规》。歌曲采用民族调式写成,配有二部和声,营造出莘莘学子勤勉学习,恭谦礼让的美好画面。歌曲中有朗诵,有道白,有演唱,表现形式丰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欢。让孩子们在歌声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快乐健康地成长!二、教学目标:1、在吟诵、演奏、视唱、聆听中熟悉歌曲《弟子规》的旋律,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在演唱中领悟《弟子规》的内涵。2、能在学唱过程中掌握装饰音前倚音的唱法及切分音的节奏。能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带有和声的高潮部分。3、吟唱《弟子规》,理解歌词的含义,感悟占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  相似文献   

14.
谢培 《广西教育》2008,(31):27-27
“经典诵读,重在践行”,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弟子规》是一本非常好的德行教育的经典,学习《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做的。为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重在践行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弟子规》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学习《弟子规》有利于幼儿文化的积淀、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弟子规》教学不能局限于会背诵,要有节奏地诵读,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然而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幼儿只会背而不知其意的现象,致使《弟子规》成为一种机械化的方程式,而没有让幼儿真正了解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没有显著的提高。我们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弟子规》中的原意及故事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表达,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这样,才能为幼儿终身的发展奠基。但是,纵观现在的很多幼儿园,虽然对礼仪教育很重视,却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和教育的载体,教育效果比较弱。《弟子规》提取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著作的纲领,是孩子进行伦理道德学习的最佳读物。巧用《弟子规》能够有效优化学前礼仪教育,促进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形成。一、利用《弟子规》,突出学前礼仪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能树立正确人生观,不仅幸福自己,而且服务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以积极的心态热爱生活,努力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他人共享奉献的乐趣.我认为在学生中学习践行弟子规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最好途径. 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落实《弟子规》,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 一、学习《弟子规》,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8.
乐为 《考试周刊》2011,(71):216-217
作者结合学习《弟子规》第三部分《谨》的心得,谈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原因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陈凤华 《快乐阅读》2013,(21):59-60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中国的孩子不能不读!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学习《弟子规》的语言基础,因此,我们在幼儿期开始集体教学《弟子规》,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启蒙。那么,怎样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学习《弟子规》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20.
<正>《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集大成者,是给学生树立的规范。那么我们教师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学习了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同样告诉我们,直到老,我们的身份也永远都是一名"学生"。因此,我们应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一道去学习并践行《弟子规》的师道精神。《弟子规》的内容依次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