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出现了"人类学转向",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融合日益紧密。历史人类学的产生受到年鉴学派的影响,强调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历史观。同时,从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工作方法到格尔兹的深描,人类学为历史人类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并极大地拓展历史学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教育人类学本土化问题也是教育人类学中国化抑或建设有中国特色教育人类学的问题。在我国,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教育人类学因缺失厚重的根基,在其本土化过程中充满着复杂性。就其本土化的取向而言,我国教育人类学本土化取向研究主要表现为"中体西用"、"‘方’‘圆’融合"、"本土‘内化’"三种。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首届中国文学人类学青年论坛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结合会议"文学向人类学的转向"的主题,回顾了人类学转向的源起与历史,展示了转向过程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化,肯定了人类学转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5.
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启示。它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呈现出不同的理论表现形态,具有反形而上学和本质主义的特征。它对教育概念的厘清、对话教学的重视,以及对英语语言教学方法论的借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哲学的"语言转向"的研究对未来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又称语言相对论,它所涉及的语言和思维、文化关系问题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之后,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人类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等学科所共同关心的课题。"假说"分为强式和弱式两种。强式即语言决定论,主张语言结构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并主导着感知行为,即语言决定思维、信念、态度等。弱式即语言相对论,主张语言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维,并不起制约或主导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模塑人的思维、影响人的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视角的认知研究,20世纪前半期主要在人类学领域首先开展,其认知人类学分支成果较为显著,并在理念和方法上促进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中的"文化革命"。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心理学分别针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文化色盲、文化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等局限,对文化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目前人类学和心理学进一步互动,关注情境认知,因此今后应继续借鉴人类学文化研究的长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客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逐渐转向"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这种转变不仅表现在教师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调整上,也表现在心理学基础的转变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观主义"教师教育范式将教师视为建构的主体,强调反思、实践、对话、合作等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加剧了不同地区、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群间在社会发展层面的种种差距,产生"数字鸿沟";但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也带来弥合鸿沟的机遇。"数字减贫"的政策和规划,一般通过教育来实现,多着眼于应用"数字化"促进知识共享、降低教育成本等方面。但"数字减贫"的有效推进,需要立足于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立体视角,建立完善的机制加以促进。这些政策、规划和相关研究正日益由纯粹的经济学、信息学分析转向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分析。  相似文献   

10.
西方对教师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从原先单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视野逐渐扩展到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理论、人类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参与。研究从仅仅关注教师的外显行为转向关注教师的认知和知识层面,强调情境对教师学习的重要作用,倡导教师在共同体中学习和建立身份认同,提出了不同的教师学习观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发生的语言论转向深刻地改变了作者的地位,上帝般高高在上的作者沦为"现代的抄写者"。英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约翰·福尔斯的短篇小说《可怜的KoKo》可以看作是一部隐喻文本作者地位下降的寓言,从语言表征危机和知识霸权显现两方面解构了传统观念中的作者权威。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底"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组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获得立项,成为新兴交叉学科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标志。目前正在做的研究项目有"神话历史"丛书,已出版《儒家神话》、《宝岛诸神——台湾神话历史古层》、《韩国神话历史》等成果。2010年出版的《文学人类学教程》被视为该新学科奠基作,书中对"文学何为"问题作出启发性的新阐释。叶舒宪认为,文学人类学是重新打通文史哲界限,衔接"世界眼光"和"中国学问"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论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初,中国翻译界便将艺术界的术语"形似"和"神似"借来作为翻译的两个标准。20世纪60年代,傅雷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此后,神似派和形似派展开了一场"激战"。"形"和"神"在中国古代就有记载,两者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在翻译中,特别是文学翻译中,只有把形似和神似结合起来,译文才能更加如实地传达原作。  相似文献   

14.
保罗·拉比诺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他在医学及科技人类学领域享有盛誉。人类学在经历了反思潮流的洗礼之后,其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根基受到动摇。保罗·拉比诺的"当下人类学"为反思之后的人类学提供了新的进路。在这一模式下,人类学实践与研究对象活动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而人类学家的身份则由"客观"事实的记录者转变为社会实践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5.
"黑人性"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黑非洲的知识精英倡导的一场文化运动,它以19世纪末的黑人文化复兴运动为思想基础,以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为直接前导,由桑戈尔、莱昂.达马和艾梅.塞泽尔倡导推动,旨在恢复黑人价值,唤起非洲殖民地社会民众对于黑人文化个性、文化归属的自尊、自信和认同。运动成为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精神旗帜,一大批诗人、作家聚集在这面旗帜之下。桑戈尔不仅是"黑人性"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代表性诗人,他的诗作扎根非洲黑人文化传统,赞颂黑人传统精神的价值,在艺术表现上也体现了"黑人性"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16,(6):5-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教育人类学通过教育历史人类学实现了转向与重建,从追求固定标准的方法论转向关注历史性和变化性的方法论(即"双重历史"),以此探究人类形象的演变过程,转变德国传统教育人类学以固定单一的人类形象作为标准的做法,思考"教育中人的形象"在历史演变和现实中的复杂多样,形成与此相应的研究方法论。教育历史人类学对传统主题予以时代新塑,确定多层次分析单位,改变教育人类学的传统思维方式并更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人类学萌芽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雏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于五、六十年代,成熟于七十年代。代表这门学科名称的“教育人类学”术语,也经历了历史演变。教育人类学,英文通常为Educational  相似文献   

18.
汉语近义词本体向应用转向,不仅是辨析策略的嬗变,而且是词汇研究思维模式的转变。转向主要有:"结果"到"过程"的转向;"阐释"向"应用"的转向;术语难词向教学语言的转向。"幸亏"的本体研究及"好在"的语料辨析实证给近义词应用转向模式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个案。  相似文献   

19.
修辞学: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语言哲学时代,"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修辞学转向"等等都标志着这个时代的特殊气场。教育学界对前两个转向并不陌生,但对"修辞学转向"的认知与讨论并不多见。本文对修辞学是什么、为何要进行(当代)修辞学研究、以及如何在教育研究中运用修辞学视角等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引介修辞学的视角,以引起学界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徐新建教授的《苗疆考察记》发表于1997年,这是一部从人类学视野出发的田野考察文集,也是彭兆荣教授主编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之一。文章从人类学的表述角度对其进行评论,力图对田野与文本的关系问题加以梳理,同时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