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的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实现国家刑罚权,所提倡的人权保障只是刑事诉讼间接目的,具有间接性、被动性,因而仅指被告人的人权.被害人的人权保障实质包含在在直接目的--惩罚犯罪和根本目的--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安宁秩序中.然而,我国被害人权利保障在刑事程序中非常薄弱,已经违背了刑事诉讼的目的要求.所以,刑事诉讼法除了继续保障被告人人权外,目前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大被害人的一系列权利,以科学实现刑事诉讼的应然目的.  相似文献   

2.
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呈现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二者冲突解决机制的构建,可以通过构建一系列的监督保障机制,使二者达成一种动态平衡的态势,为其提供外部保障。而对内则可寻求通过转换警察的角色定位,加强法制教育和培养人权意识,解决执法者的价值观问题。在评价犯罪控制措施的时候,可以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其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二者冲突的解决有助于实现犯罪控制的最大化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追诉有组织犯罪需要平衡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有组织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强化打击度,正当程序的理念决定了必须恪守程序正义的底线。为了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应当强化刑事侦查手段,加强证人和被害人保护,鼓励被追诉人与控方合作,倾斜证明责任分配。在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过程中,也应坚守人权保障的底线:禁止使用酷刑手段,辩方有效参与,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程序依法公开。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作为刑事的诉讼中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集中反映了犯罪控制和人权保障两种利益的冲突。其合法性标准应采用“综合标准”,其合法性底线在于“政府不能制造犯罪”。诱惑侦查的正当性植根于追诉犯罪的客观需要和公众的普遍认同;针对我国诱惑侦查的现状,对诱惑侦查的合法化规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酷刑严重侵犯人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严重犯罪之一。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着轻重程度不同的酷刑行为和现象,随着人权保障的国际化,反酷刑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罪犯的人权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完善反酷刑的法律规制,需要在考察酷刑犯罪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反酷刑条约和国内立法作全局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日益增长,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权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受理全过程的总体状况进行研究,报告并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和司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意见,认为我国现在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人权保障制度尚有很大缺陷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我们应从立法上健全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规范,加强司法制度的合理构建,提高执法者的素质,建立一套独立的有别于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刑法强化了人权保障机能。人权保障的思想也成为当代刑法的鲜明主题之一。当代刑法在罪刑法定、打击侵犯人权的各种犯罪、有利被告原则、正当防卫制度的建立以及刑罚的人性化等方面无不闪耀着人权保障的光芒。但在刑法宪法化、刑法的观念层次、慎重适用死刑、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以及现代保安处分制度的确立等方面尚需完善,以便更好地闪耀当代刑法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刑罚存在有其正当性,即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但刑罚本身具有“双刃性”,用之不当,则侵害公民的人权。而且,刑罚预防犯罪也是有限的,它不能消灭犯罪,还给罪犯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对其进行法律规制,通过宪法明确国家的刑罚权和公民的人权,刑法明确罪与刑,刑事诉讼法明确刑罚的程序,监狱法明确刑罚执行的方法,从而保证刑罚的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和保障公民人权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大陆法系的犯罪成立体系又称为递进式犯罪成立体系,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在评价犯罪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层次性。犯罪成立理论具有人权保障的功能.由于递进式犯罪成立理论与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有较大的区别,在保障人权方面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人权保障和法治建设已经成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传统社会的等级思想和身分化的权利观念不可能衍生出现代意义的人权观念,也不可能使普遍人权得以实现。现代和谐社会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使人权得以保障,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罪刑法定原则的实施要树立人权保障“优先”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统一”现,要合理规定犯罪概念;加强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保障罪刑法定原则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人权需要法治的确认和保护,以免受到社会其他公民和国家公共权力两个方面的侵犯.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刑事法治观,既要重视刑法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刑法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在刑事法领域的具体要求,它在国家刑罚权与公民的自由之间划出了一条明确的界限,从而保证刑法既能有效地打击侵犯人权的犯罪,又能防止滥用刑罚权侵犯人权.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权,应当慎重适用死刑和注意“严打“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13.
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涉及控制犯罪和人权保障、实体公正和程序正义价值的尖锐冲突。两大法系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的立法与实践,对我国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的认定学说和立法现状有一定借鉴作用,我们要吸收外国立法之精华,完善我国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的立法。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是刑法的两大机能,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学法界在经历了长期一味重视惩罚犯罪,忽视保障人权机能的阶段后,已经逐步认识到人权保障机能的重要性,近年来,向人权保障方向倾斜,寻求两个机能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法学理论界的共识。在刑事诉讼法领域,这个倾向可以体现在对未决羁押犯相关权利的关注。未决羁押犯的权利是一个宽泛的范畴,寻求了未决羁押犯的劳动权问题这个小切入点,做了一下研究理解。  相似文献   

15.
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及其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致命缺陷的不同认识决定了对其进行完善的不同进路。与大陆法系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相比,我国的理论体系具有“平面解释性”特点。这一固有的属性决定了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功能性缺陷,而其中最为致命的缺陷在于“形式与实质的平面融合”所带来的人权保障隐患。  相似文献   

16.
新刑诉法首次将保障人权写进其总则,是继宪法的人权保障规定之后,我国部门法第一次对于人权保障的明文规定。保障人权原则只有在具体法律制度中得到贯彻,才有生命和活力。在刑诉法首次确立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中,既增加了以惩罚犯罪为目的的强制措施,又补充了体现保障人权的"除外规定",让被告的亲人从证人席上走开。这就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具体制度设计。然而刑事诉讼,是各种利益实现、情与法博弈的一个场域,其制度的完善还需循序渐进,还需进一步统筹处理好强制证人出庭制度中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诉讼民主进程的推进和人权保障力度的加强,移植沉默权,根本克服刑讯逼供问题变得刻不容缓。沉默权制度的确立有正面的价值,又有负面影响,我们应兴利除弊,从制度上保证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在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两个方面尽可能做到平衡。  相似文献   

18.
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权保障必须以宪法为依托,因为人权保障不仅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更是宪法的逻辑源点和价值目标,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是宪法价值的集中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法意义就在于适度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这是宪法权威的最好体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不仅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人民实现权利自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刑法不得已原则执基民众立场,载荷常识、常理、常情,依托人权保障,从刑法当为的内容追根溯源网络犯罪的刑罚边界,洞彻网络犯罪乃主观罪过支配的内在乾坤,揭示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同宗同源的实质意蕴,统一网络犯罪在秩序与人权、主观与客观、虚拟与现实、实害与风险之间的共识。刑法不得已原则以公众意愿考量他法是否能够有效调整以及不予刑法调整,相应的法律制度是否会崩溃,探寻区分赋值、刑事和解在网络犯罪之罪与非罪和缓连接中的不得已运用。在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的科予上,不得已原则又以公众情感直观测量刑量,并在相应的罪名之间以刑制罪,确保网络犯罪刑罚边界之适正性。  相似文献   

20.
罪刑均衡是现代刑事法治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塑造理想、和谐的罪刑关系方面,罪刑均衡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罪刑均衡本身具有丰富的价值蕴涵,概而言之,包含了公正、保护社会和人权保障三大方面。罪刑均衡强调了刑罚的设置应当与犯罪的轻重和犯罪人所需承担的刑事责任相匹配、相适应,这充分体现了刑法公正的精神,并在保护社会和人权保障之间做到了很好的兼顾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