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握生活主流遵循电视规律增强传播效果──关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采访与制作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焦点时刻》(下称“《焦点时刻》”)分别于1994年4月1日和1993年5月1日开播。今年5月份,这两个栏目双双获...  相似文献   

2.
别样的滋味──看《焦点时刻》李力真正的好节目出台,用不着为其“呜锣开道”。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时刻》默默走进屏幕,却一下子吸引住了观众。它的魅力是多元的。每日一个话题的高时效,无所不纳的大容量,现场采录的真实感及评析的独到与深刻,都体现出区别于...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电视这一迅速崛起的传播工具,对报纸构成了日渐增大的威胁。中央电视台《焦点时刻》栏目的出现,对电视与报纸两军对垒的局面,产生了新的微妙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焦点时刻》以其新的形象新的风格对报纸提出了新挑战。 作为《东方时空》压轴的新闻节目《焦点时刻》,自去年5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很快便红火起来。在  相似文献   

4.
曾凡波 《记者摇篮》2012,(12):54-55
《百姓故事》是以短纪录片的形式讲述营口地区百姓生活中精彩的亮点。一个个平凡的人物、一段段平凡的故事讲述着不平凡的百姓人生,他们虽然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默默无为却奔涌着无数个生活小浪花,这些小浪花犹如一首首百姓生活的交响曲,奏响生命的乐章。开播到现在近三年了,挖掘出百余期感人的《百姓故  相似文献   

5.
这是无声而能心会的交响曲,这是无字而能解读的哲理诗,这是从画家心灵流出的生命之泉。——这就是《刘绍荟画集》。线与线的交响,色彩与色彩的交响,线与色彩的交响,于是奏响了境界浑朴而古雅的音乐——希声之音。请“听”《‘召树屯’交响曲》。它以四个乐章叙述了云南傣族的一个优美民间故事——《孔雀公主》,创造了感人的音乐氛围。“第一乐章”暖色  相似文献   

6.
昨天夜里在梦中,我又回到了黄羊堡。钟晶晶说,她在讲故事。故事是如此之美,如此让人心酸,也许更像乐曲的第二乐章,而且是柴科夫斯基的第二乐章。所以,钟晶晶以音乐的形式将那个特殊时期的生活一点点地重现,从童年开始。《黄羊堡故事》有引子,有尾声,有四个声部:《六六》、  相似文献   

7.
《今天》     
<正>王丕先生还创作了《日出日落》、《今天》及《交接班时刻》等一些描绘大工业、石油人的油画作品,都是纪念碑式的作品,它们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时代,弘扬了复兴伟大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有力地展示了个人的艺术特色。1、把大工业、石油人的整体形象,用雕塑手法大刀阔斧式地概括出来;2、哪怕是溅在身上的一个小泥点、一个小油点,也都让它们充满人  相似文献   

8.
焦点何在
  说到电视新闻,不能不说到舆论监督,说到舆论监督,自然要说到标志性的栏目《焦点访谈》。虽然《焦点访谈》的前身《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制片人张海潮在回顾《东方时空》开播20年时这样回答他对“焦点”的理解,“我认为焦点不单指曝光社会的不良现象,也不仅仅是突发灾难事件,它应该是近期内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尽管在《焦点访谈》的官网上,节目定位的表述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但它对自身特点的概括依然是“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可惜,对照近三年网民最关心的热点事件和已经举办十二届的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近年推荐的调查性报道,几乎没有一个事件是因为《焦点访谈》率先揭露或跟踪报道而成为焦点。从网民数量之巨所体现的非专业观众的关切和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的专业性所反映的业界、学界的重视来衡量,《焦点访谈》已经远离了公众的舆论场。  相似文献   

9.
《东方时空》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早间新闻板块节目。从“讲述老百姓故事”的平和纪实风格,到“焦点时刻”的针贬时弊、敢于直言;从浓缩人生精华的东方之子,到面对面真诚交流的全新主持人,《东方时空》的出台不仅是中央电视台深化改革的一项新尝试、新举措,也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方向和希望。从1993年5月1日创办,《东方时空》曾先后两次获得中央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被公认是新闻改革的“拳头产品”。然而,时至今日,《东方时空》在跨越了一个个辉煌的台阶后,却好象突然间进入了一个原地不前的平台,原先不断创新的…  相似文献   

10.
5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栏目.说“新”,仅就内容而言,该栏目采用的依然是小板块,纪实性的表现形式.45分钟的《万家灯火》共分四个小栏目:《往事》、《体验》、《家庭》、《生活现在时》,在不紧不慢中讲叙一些普通人的故事,情节细腻、启示深刻、诱导得体.  相似文献   

11.
我旅美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郑绍远今年六月回国讲学期间,向科学出版社表示愿为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他提出拟与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项武义教授和伍鸿熙教授合编一套《数学小丛书》。科学出版社研究后,立即派人和郑绍远先生取得联系。郑先生对此十分惊喜,深有感触地说,这在“四人帮”横行的时侯是根本不可能的。今天科学出版社这样快就同意了他的要求,他表示要积极为祖国效力。郑先生写了一份编写《数学小丛书》的设想,其中写道:“在这个全国上下,奋发图强,全面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时刻,全面普及基础数学教育是全  相似文献   

12.
办小报一九四○年秋天,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盐阜区是苏北根据地的一个分区。中共盐阜地委,在根据地建立之初,就办了《盐阜报》,四开四版。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又创刊了《盐阜大众》报,八开四版,比《盐阜报》小一半,是个地地道道的小报。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播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受到电视同行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其中的《生活空间》,是我国电视史上迄今为止,第一个将焦点对准普通老百姓的固定小专栏。《生活空间》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反映当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4.
天津人忘不了他们的前任市长李瑞环,因为在他主政期间,他兢兢业业,给天津人民做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于是,在南通日报副总编辑李雪前的笔下,便有了一篇题为《公仆》的报告文学,表现了李瑞环“心连群众忧与乐”的胸怀。之后,李雪前又将“公仆”作为他的散文特写集的书名,《公仆》自然成为此书的首篇。这部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公仆》一书由《丹心篇》、《创业篇》、《大潮篇》、《奋进篇》四部分组成。“公仆”则是贯串全书的主旋律,谱写着富有时代感的动人乐章。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早间节目《东方时空》,尤其是《东方时空》中的《时空报道》(最初叫《焦点时刻》)以及尔后在晚间黄金时段开办的《焦点访谈》,成为了电视深度报道开先河的成功之作,改变了电视新闻只能简、浅、表的印象,也表现电视新闻同样可以纵深追踪、评述...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     
知识经济成为各种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第9期《时代潮》杂志刊发了《知识经济对中国的严峻挑战》一文,从“知识经济是一个过程”、“中国面临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中心”等方面进行了深人分析。《时代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焦点》获得首届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新闻节目奖,在此之前,《新闻焦点》已经连续三届获得山东新闻名专栏奖。此后说了很多“获奖感言”,但总觉言不及义,失之于肤浅。获奖只是美人脖颈上的一个花环.铅华洗尽之后,究竟还有多少“本色”可以示人、能够动人、可以悦人?筛来筛去,只剩下一份《新闻焦点操作手册》可以拿得出手,因为这是焦点6年几茬人实践经验的凝练总结,不只是规范行为,总结经验,更在于提出不断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河南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办的《中原焦点》是深受我省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一个名牌栏目。创办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作为我省广播、电视宣传的一项改革,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成功的。四年来,它的 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9.
杨雨凌 《新闻前哨》2023,(15):34-37
本文以《焦点时刻》为例,分析该节目场景传播的构建策略,以期为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转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每月聚焦》一年谈红烛《每月聚焦》的影响《每月聚焦》是光明日报在1995年一版上推出的一个新栏目,是话题新闻的一种新形式。全年共“聚”了12个“焦点”,它们是:倡导插挂国旗、黑米专家陷于困境、虚报浮夸的问题、第一生产力的位置、医疗市场亟需整顿、殡葬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