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电节目监评写作的缘由广电节目监评是在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监听监看之后,对其中典型案例作出中肯而鲜明的评论,并形诸文字的工作,这是对广播电视节目实行监督管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即时评:主导新闻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和新媒体语境使新闻广播回归理性的自觉,从而诞生了新的节目形态——即时评。即时评是主持人或评论员乃至听众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作出简短评论的广播节目形态,一般由新闻事实+评论组成。电话连线是即时评的一个重要手段。即时评的新闻事实来源多样,大多为听众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即时评的美学特征在于短平快,是建立在广播本体及互动之上的评论节目形态。它将随着社会发展成为当代新闻广播又一主导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语境是以互动性为本质特征的传播语境,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网络自制的新闻评论节目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对受众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实现节目的精准定位和传播.《今日喷喷喷》作为全网首档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利用在线直播、弹幕评论及"灌水"规则,体现出强互动性的节目特征.其话题选取兼顾"新鲜度"和"热度",且形成了完成一次制作,多平台协同发力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节目嘉宾的选取和语言风格的转向也为传统新闻评论节目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闻作品评论,是指对各种新闻作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稿件和报刊新闻体裁的文章、稿件)及重大报道活动开展评介、评议、评析、评论和评选、评奖。这是各级各地的新闻单位与新闻宣传管理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同时新闻作品评论又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新兴社会学科。 从新闻信息传播全过程来看,对新闻作品进行评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编缉—录制 播出—评论(专家评,听众、观众评) 报刊新闻:采访→编辑→刊印→发行→评论(专家评,读者评)  相似文献   

5.
杨婷 《声屏世界》2011,(1):28-28
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节目类型渗透到各档新闻节目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成为新闻资讯节目的骨架、支撑和旗帜。但在新闻节目的评与论中.有些节目却做的不尽人意。新闻评论节目该如何做,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应该围着事件说,瞄着关键评。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浙江卫视对新闻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并借助“基层民众”的力量推出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这档电视和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每天都会对热门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深度报道,并以专家点评、媒体快评、网民酷评的形式进行多层次评说,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广播台、站每年播出的节目(稿件)至少有上千万件,然而对节目(稿件)的评论文章却不多,特别是有关这方面的有理论色彩的文章则更是凤毛麟角,这与开创广播理论研究的新局面是不相适应的。为了促进评论节目的活动,笔者就节目(稿件)评论的特点、表现形式等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广播节目(稿件)评论的特点广播节目(稿件)评论(即稿评)的特点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于涛 《声屏世界》2014,(10):50-51
<正>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早已有"本台评论""编后话"等评论模式,这些评论一般由节目编辑负责撰写,由新闻主播进行播报。随着引入评论员元素,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开始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本台立场",彰显观点导向。2011年1月1日,大连广播电视台全新改版的《大连新闻》推出了评论员连线环节"编辑快评",并实现日常化播出。截至2013年1月1日,"编辑快评"已播发新闻评论400余  相似文献   

9.
孙愈中 《视听界》2004,(3):49-50
现在,许多城市电视台都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评论节目,它们各具特色,五花八门,有的名义上是评论性节目,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无评无论,不伦不类,漏洞百出,成了“四不像”。误区之一:节目内容有述无评电视评论与其它媒体的评论相比,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必须要有鲜明的观点、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和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目前与观众经常见面的电视评论大多为电视述评。形式上有先述后评、边述边评或先提出论点,再用事实来印证。而不少城市电视台开办的评论性节目,名称虽然取得很好,什么《今晚热点》、《社会透视》、《新闻广角》、《焦点评说》等等,内容却往往是有述无评,甚至通篇  相似文献   

10.
李萌 《青年记者》2013,(6):66-67
电视评论节目发展转向的背景和原因电视评论节目是媒体在新闻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发表言论、阐述观点、传递倾向性意见的一种节目形式。①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实时性、交互性等优点,将自媒体时代推向高潮,传统电视评论节目由于存在个性化缺失、重述轻评、拖沓冗长、评论角度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节目采取哪种编排方式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天天五味评》、《时事开讲》、《一虎一席谈》、《新闻1+1》这四档栏目分别采用了个人说新闻式评论、演播间访谈式评论、辩论式评论和综合表现式评论四种编排方式,不同的编排方式各有利弊,为我国时事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编排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传播技术发展迅猛,在给广播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催逼广播媒体不断与新媒体融合,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新型节目形态。然而我们发现,在形形色色的节目创新中,许多电台的广播评论非但没能进步,反而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倾向。一些电台以增进平等意识为由,干脆取消了评论节目,他们主观地认为评论就是自上而下的训示;一些电台虽勉强开办评论节目,但操作中要么以述代评,要么办成了报刊杂文的有声版,具有广播特点的优秀评论如风毛麟角。这使得广播媒体的旗帜正在失去应有的色彩。而许多年轻的广播人对评论的界定、特征、采写的要求所知甚少,难以驾驭,更让人对广播评论的前景忧心忡忡。其实,新时期各种媒体、各类节目都面临淡化“宣教味”的问题,评论难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拿出观点独特、思维领先、形式新颖的评论,更显难能可贵。举凡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媒体,除了快捷的信息发布,日积月累的思想传播,评论更是其积累公信力的秘诀。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广播》杂志从200r7年第2期开始,利用一年时间,开设《君昌话评论》专栏,邀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部主任、高级编辑张君昌先生就广播评论节目的采制规范作出讲解。张先生曾长期主持广播节目评奖工作,他将以历年获奖评论为蓝本,点评优秀作品的采制规范和精妙之处。这既是一次对全国广播评论创优历程的回顾,又将是一次在新形势下对广播知识的普及。我们想以此带动广播评论创作的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1,(6):20-20
本刊讯5月10日,杭州文广集团主办的"广播评论3.0传播新时代暨FM89杭州新闻广播《连线快评》节目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参加会议的国内相关媒体、专家学者及电台一线的节目制作者各抒己见,针对"评论3.0传播新时代"的观念及FM89杭州新闻广播《连线快评》节目,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一”字评论1960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审查一批出国节目。京剧《霸王别姬》是其中一个。审看中,周恩来对每个重要场景都下了“一”字打头的评论:当戏演到项羽不顾形势,不听劝阻,执意出战时,周恩来评道:“一言堂”。项羽回后宫,虞姬规劝再三,不要发兵,以免中刘邦之计,项羽不容分说,回拒道:“孤意已决,明日发兵!”周恩来评道:“一家之长。”项羽孤军深入,落入了刘邦的伏击圈。周恩来评道:“一意孤行。”项羽被困垓下,周恩来评道:“一筹莫展。”戏演到虞姬备酒,项羽吟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周恩来评道:“一曲…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评论已经成为评论领域一个相对独立的评论分支。如何遵循新闻评论的一般规律,又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殊优势,应该成为电视新闻评论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要选择适合电视表现的主题 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电视新闻评论姓“评”,“评什么”的问题便首当其冲,因为并非所有的题材都适合用电视来表现。换句话说,电视新闻评论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及时了解听众对广播宣传的意见和要求,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最近着手建立评播员队伍,首批聘任评播员30人。评播员的主要任务是收听和评论广播节目,大致包括五个方面:一、节目的设置、布局是否合理;二、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是否得力;三、报道是否真实;四、节目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朱羽君  殷乐 《现代传播》2001,(5):130-134
电视评论节目是运用电视手段,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评述的一种节目形态. 在电视媒介的节目形态的构成中,电视评论节目占据着一个不可或缺的独有位置。194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民主社会中的大众传播业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来形成公共舆论。”世界各国的电视台都将评论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并以相对固定的名牌评论节目建立起电视台、网的声誉和权威。 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个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在…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评论是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发表意见或做出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从1980年电视评论节目的创办,到如今已走过26年,中国电视评论节目正走向成熟。《论当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形式》一文,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形式与特点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2003年的全省县市台新闻节目抽评中,瑞安广播电视台获双十佳称号,其中电视新闻名列第一。取得这个成绩,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我台对电视新闻节目实行采编分离的制度,使新闻质量有了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新闻评论类节目,还是访谈类节目.抑或是娱乐类节目.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常常需要主持人给予评论。这种评论.或对节目所涉及的人物、事件、行为等进行评价,或对言论、观点表明态度.都需要主持人具有一定的评论能力。因此.一定的评论能力是主持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在主持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主持人应当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努力做一个会评论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