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国政坛的左右翼之分起源于1789年大革命,传统右翼势力是法国现代政治演进的主流。从19世纪起,出现了极右翼政治势力,其基本特征是极端民族主义和反对议会民主制度。以勒潘领导的“国民阵线”为代表的当代极右翼势力通过煽动反移民情绪和利用传统左右翼力量的浅退,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支持率,但不可能改变法国政坛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阅读》2008,(1):135
18世纪末,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位最没有规矩的人物——拿破仑。 他从政没有规矩:一个没有贵族血统、没有门第背景的人,却靠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挤进了法国政坛。  相似文献   

3.
没规矩     
付军 《课外阅读》2010,(3):63-63
18世纪末,欧洲政坛上出现了一位最没规矩的人物——拿破仑。 他从政没有规矩:一个没有贵族血统,没有门第背景的人,却靠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挤进了法国政坛。  相似文献   

4.
重返政坛的戴高乐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实行了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反抗美国控制的政策,构筑了五、六十年代世界局势发展、演变的核心内容,影响了世界局势,特别是法国政坛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正事件/法国总统旧爱暗战新欢法国新"第一夫人"瓦莱丽?特里耶韦莱12日发推特表示在区议员的竞选中,支持法国总统奥朗德前女友塞格林?罗雅尔的劲敌。总统奥朗德则在此前公开表示支持自己的前女友。瓦莱丽的做法在巴黎政坛引发热议。总统新旧女友"对决"成为媒体关注的头条,并让一再强调公私分明的奥朗德处于尴尬境地。奥朗德与罗雅尔曾经同居25年,育有4个孩子。瓦莱丽与奥朗德交往,一开始就将她视为劲敌。其实,瓦莱丽的担心并非多余。这样一个与自己男友感情基础深厚的前女友,如果他们未来的政治生活始终捆绑在一起,谁能保证不会旧情复燃呢?看来,前女友,是所有恋爱关系中永恒的"敏感词"。  相似文献   

6.
2007年3月11日,希拉克发表了简短的电视讲话,向他献出了毕生心血的法国政坛说再见。希拉克32岁从政,当过18年巴黎市长、两届总理和两任总统,宦海沉浮40余载,即将谢幕之际,有人赞他急流勇退,更多的人为之惋惜,称“法国少了一位民众最渴望共餐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7.
试论1940年法国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5月,法西斯德国在吞并波兰以后,利用英法玩弄“静坐战”的机会,出其不意,挥戈西击,向法国猛扑过去。不出一周,法军前线崩溃。法国统治集团中一片慌乱。对革命怀有恐惧心理,迷信法西斯实力的法国大资产阶级放弃抵抗,决定投降,惊惶失措地把自己祖国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相似文献   

8.
左翼联是法国政坛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法国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冷战初期,受僵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左翼联盟一席破裂,法共陷于孤立的政治境地。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法共修正了左翼盟政策,在联盟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苏东变后,左翼隧盟再次受挫。目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共重新探索新的左翼联盟政策。法共左翼联盟政策的发展变化表明在法国现存政党政治体制下,合理的左翼联盟政策有利于法共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电影节中的王中之王,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可以说是最好的主流电影节。每年五月份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几乎所有的获奖影片日后都成为经典。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  相似文献   

10.
"国家行政学院统治"(narchie)一词出自于让-皮埃尔·舍韦纳蒙、阿兰·戈麦斯、迪迪耶·莫沙恩以雅克·芒德翰为笔名于1967年出版的《国家行政学院统治:资产阶级社会的知识精英》(L’narchie:ou les Mandarins de la Société Bourgeoise)一书。na-代表法国国家行政学院(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魪NA),-archie来自于希腊语词根arkhos,表示"权利"。三名作者均为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校友,在书中,他们抨击其母校有"等级逻辑"且"教学质量差"。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到底是怎样一所学校?在法国政坛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文章将带领我们探索法兰西式的精英教育文化与法兰西式的民主。  相似文献   

11.
从十九世纪开始到二十世纪中,欧洲就曾经是中国留学生们热衷的目的地,尤以法国最有吸引力。自由和平等思想的发源地让当时的中国学生充满向往,卢梭,伏尔泰,雨果等等,都是一时的思想泰斗。 在已经拉开大幕的"中国法国年"中,法国教育推广活动是"重头戏"之一。据了解,中国自费留学市场巨大的潜力是法国政府重视中国市场并大开方便之门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赴法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逐年递增,目前已有2.2万名中国学生在法国留学。 如果你也有留学法国的打算,决定以前,应该先审视一下自己:首先,是否具有语言天分。法国并非英语国家,因此语言问题往往成为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最大的障碍。 其次,自己的专业是否适合在法国学习。目前在法国读书的留学生许多都选择招生最多的经济管理或者企业管理专业,但这些并非是法国教育的强项。在法国有特色的专业一般有:服装设计、多媒体设计、传媒、音乐、美术、化妆、美发、烹饪、电影、戏剧等。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法国是继续深造的圣地;还有,就是个人是否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这里-切都需要靠自己。从找学校、办理身份居留,到租房子,样样都可能动摇你坚持下去的决心。同时,性格开朗,合群的人,比较容易在这里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并很快适应法国的生活。如果这  相似文献   

12.
尊尼狄普看来跟好莱坞已说了永别。他跟太太云妮莎柏拉蒂和女儿莉莉露丝,看来打算长居法国了。在巴黎有一套房子,在法国南部又有一套房子,不仅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房子,更是他们的窝。好莱坞,再不是尊尼的家。他还说自己不明暸这个梦工场怎么运作,不了解它的整个制度。自己干么也曾变作其中一分子?“这就好比加入一个帮派,只因人人都是一分子。”听来就好像发给一些制片家的最后通牒。和法国歌星云妮莎柏拉蒂恋爱之后,他就离开了好莱坞。这几年来,更少接戏。而今女儿两岁半,他一心一意决定在法国教养她。“我不想在罗省把女儿养大,也不  相似文献   

13.
有媒体曾进行过一项题为你觉得自己成功了吗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商界巨子、演艺明星、学者教授、政坛官员等名人、明星。结果出乎意料:42%的人认为自己很成功或比较成功,27%的人认为自己还算成功,而31%的人居然认为自己不成功或不算成功。  相似文献   

14.
知亦有涯     
正最近读周克希先生翻译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后记中有一句引用法国作家法郎士的话,"生命太短暂而普鲁斯特太长"。周先生最早参与翻译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觉得表达意犹未尽,决定独自翻译。周先生用了十多年时间译出一、二、五卷,感觉自己精力有限,最后放弃了翻译。我觉得周先生这个  相似文献   

15.
夏尔·戴高乐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自1958年6月重返政坛到1969年4月宣布下野的10年间,他先后举行过五次公民投票。第一次公民投票是关于新宪法的,时间是1958年9月28日;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关于阿尔及利亚前途的,时间分别是1961年1月8日和1962年4月8日;第四次是关于普选总统的,时间是1962年10月28日;第五次是关于大区改革和参议院改革的,时间是1969年4月27日。迄今为止,戴高乐是法国  相似文献   

16.
言论     
“我能做的就是对我的马说.向左或向右。很高兴我可以这样做。” ——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在巴黎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援引法西斯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日记,哀叹自己对意大利政坛缺乏控制力。  相似文献   

17.
初级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它的水平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法国、英国和德国对初级职业教育方面都非常重视,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独特制度,如法国的方向指导制度、德国的两次考试分流制度、英国综合中学的多样课程等.这些国家的初级职业教育存在差异性,但在教育过程的设计、选课制和最后一年的分流阶段三方面也具有一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18.
次声波漫谈     
徐家宽 《物理教师》2003,24(8):5-45,47
几年前,法国报纸上刊载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 盖夫洛德是法国马赛学院的教授。近来,有一件事令他十分苦恼,那就是他只要在大楼最高层的办公室里呆上一段时间,就会感到一阵阵头昏和恶心,但是一离开办公室,这些症状又全部消失,为了自己的健康,他决定辞掉这份工作,临走前,教授又使用各种方法,仔仔细细地检查了这个办公室,结果并未发现任何有  相似文献   

19.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13,(12):72-72,F0003
1796年,督政府决定,首先要对奥国实施有力的打击,并把奥国的首都维也纳作为攻占的目标。这时,拿破仑根据自己对形势的分析,推出了一个从法国南部进攻北部意大利的作战计划。督政府采纳了这个计划,同意把一部分兵力投入到意大利北部战场,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建立起了其“人学本体论”。认为客观世界(自在存在)若脱离了人的主观意识(自为存在)就是一种荒谬的无意义的存在;它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和真实的存在。用他的话讲即:“世界上没有一种真理能够离开‘我思故我在’”。接着他又进一步从他的“人学本体论”出发提出了充分反映其“自由观”理论基础的著名命题:“存在先于本质”。即:人不是由上帝或别人来决定自己的本质,而是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自己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也就是,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造成自己的本质。由此,萨特构成了自己“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