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17):72-73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积极重视,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全面地改革,而新课改标准的实施使得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地发展。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是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要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以及适应更高阶段数学学习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数学知识水平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水平以及小学数学的教学品质。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的分层教学课堂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72):84-85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更趋向于对学生数学应用、数学情感、数学思维及数学交流方面能力的培养。数感简单的来说就是对数字的领悟,内容包括对数字的认识、运用、理解以及灵活驾驭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是一门相对较为枯燥和抽象的学科,提高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会促进小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良好的感觉及学习兴趣。我国教育部门也高度重视及明确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合国情数学教育方面的要求。小学教师除了要传授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在小学阶段进行数感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3.
培养小学生数感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意义,它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积累,有助于小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有助于发展小学生个性等。  相似文献   

4.
数学作为教育领域的三大主科之一,知识点较为复杂,更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体上看,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不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较粗浅,无明确数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自多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数感能力.文章探究了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意义,提出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策略,为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数感培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应当明确数感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数学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数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启蒙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小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敏锐、精确、丰富的数感,让小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意义,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提升数感的具体对策,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启蒙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小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敏锐、精确、丰富的数感,让小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意义,并针对性地给出了提升数感的具体对策,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能力较差,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给予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有效的辅助。小学生在认识和学习陌生数学知识时,多根据自己的数感度对其进行猜想。若学生数感强,学生则能较为准确地猜到数学知识的含义,在脑海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定认知,知识学习难度相对较低。反之,学生或无法初步认识数学知识,或对知识的猜测存在偏差。数感作为小学生认识、理解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感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学科素养之一。鉴于数感对学生认识陌生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本文将重点探究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强化生活感知、提升估算技能、搭建思维支架、激发学习兴趣等角度探究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并理解数学知识与技巧,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为以后的文理科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培养"数感"的形成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任务.文章重点阐述了数感的概念与意义,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中的计算应用是涉及最多的数学知识,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培育的重点内容。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关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策略,予以参考,旨在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将数学与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数感好的人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以及数的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刻画客观事物,善于捕捉事物中蕴涵的数学特征.数感奠定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数感常常被看做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潜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限定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目标范围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但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界定比较原则化,并没有突出小学生数感培养的重点领域,更没有从小学生数学思维特征的角度审视小学生的数感培养.因此,数感培养在普遍的小学数学课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A5):71-72
在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重视程度,并对教育部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为了能够满足教育部门的发展,并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在核心素养下,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以及灵活地运用数学计算方式,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文章通过对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进行研究,提出生活化教学措施,为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制订良好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数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优选有效策略,强化学生数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科目,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也是首次接触正规教育,所以必须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注重素质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展开探讨,结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特点以及数学教学内容提出创新教学培养方案,希望可有效促进小学数学综合教学水平的快速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针对小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要求教师全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增长数学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其所指为在小学生先天数学的基础上进行后天数学教育的培训工作。小学生年龄阶段,是其进行学习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中进行培养小学生的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学习后,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还提升了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自身相关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数学素养培养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小学基础学科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限于数学知识传授,数学老师开始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纳入教学重要内容,其中数感就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运用,从而形成自主学习态度以及思维感觉,数感关系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应用,是数学基础能力,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就小学生数感提升策略展开了简单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在数学中形成一定的数感并能理解数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学生数感培养在小学低年级就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与培养。  相似文献   

20.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一生中用得最多的“数学知识”。关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理解运算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运算策略和技巧,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现结合自己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