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幼儿学会交流和合作,不仅能够让幼儿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及时将自己的新发现与老师、同伴分享,而且对幼儿自身社会性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不仅讲求个人的才能,而且讲求集体的智慧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人只有学会与同伴合作,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赢得自身的长远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在集体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幼儿已基本具备了合作意识,他们交往目的也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从小培养幼儿友好的合作行为对于幼儿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是行为发展的重点。一、培养幼儿友好合作的行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学到很多社  相似文献   

3.
中班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出现很多相互评价的行为。由于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期,不能体会同伴的情绪感受和想法,不能全面评价他人。在评价自己或同伴时,常常用好与不好、能干与不能干来评价,出现能力的归因。同时,幼儿在接受批评或当别人胜过自己时,往往会归因于自身能力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4.
同伴交往是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期如果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上高层楼房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客观上造成了孩子们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园开展<幼儿交往实践活动研究>的课题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同级自选游戏活动、全园幼儿交往活动等实践,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技能与策略.全园活动在这一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游戏活动环境和机会,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共同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交往,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小班的孩子对玩具特别依恋,入园时有玩具陪伴,入园焦虑就会减轻,同时愿意与同伴交流,乐意与同伴分享玩具。因此,可以利用小班幼儿喜好玩具的特点开展活动,对幼儿进行初步的与人交流和与同伴分享的教育,促进幼儿间的相互交往。活动目的1.乐意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玩具名称和玩法,并在成人的引导下进行交流、对话。2.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体验共享的乐趣。活动准备1.请家长与幼儿一起选择1~2件色泽鲜艳、形象可爱的幼儿喜欢的玩具;进行家长问卷调查,请家长与幼儿就某一玩具所进行的对话做好记录,了解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情况。2.活动前请…  相似文献   

6.
储小梅 《成才之路》2014,(29):28-28
正语言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在幼儿教育时期,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开发,有利于幼儿良好语言能力的形成。一、利用同伴交流,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幼儿与自己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其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机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创设交流机会,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流主题的设置,引导幼儿开口交流。可以设置"我今天的午饭"这样的题目,让孩子用一句话来对自己的午饭进行描述。一些小朋友说"妈妈给我  相似文献   

7.
李文平 《考试周刊》2010,(25):222-223
合作学习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合作学习时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更易打开思路.冲破传统思维,进发新的想法,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下面我就关于“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人们关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以及幼儿多元的智能开发,却忽视了幼儿人际互动的重要性。幼儿在园的人际互动是体现幼儿心智和社会性水平的一个行为,其中同伴间的互动尤为重要。在同伴互动中幼儿能够逐渐理解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的不同,进而慢慢地学会尊重、沟通、合作、妥协,而3-6岁正是幼儿同伴互动关系建立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赵建红  邢岩 《学前教育》2006,(11):47-4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传统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进行改编。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与同伴沟通,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多数城市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代住宅的单元化阻隔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幼儿常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独占心理,缺乏合作意识,不懂得如何与周围的同伴合作.但存现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处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因此,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段丽莎 《家教世界》2014,(Z2):18-19
<正>幼儿园会不时地发生幼儿之间的同伴冲突,如幼儿之间的碰撞、争抢玩具等等。在碰到同伴冲突时教师往往会扮演高高在上的裁决者,即以"法官"的身份"审问"幼儿有关事情的原委,然后判定谁对谁错以及解决方法;或者因为司空见惯,故而敷衍了事或不作处理。由于这样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再加上教师一天有许多琐碎的事情以及同时面对很多幼儿,因此教师往往会忘记真正地低下身子关心幼儿在同伴冲突时的情绪和动机,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想法,以及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引导幼儿学习怎样自己解决冲  相似文献   

12.
吴勤勤 《家教世界》2014,(Z2):42-43
<正>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和同伴最喜欢的玩具,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和统计结果。2.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协商合作,在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纸和笔2.玩具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师:今天,吴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玩具图片,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玩具图片)二、幼儿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相似文献   

13.
"表现型评价"的依据是学生的公开展示和表现,它倡导"学以致表",让学生将个人内在的素质充分地外化展示出来,让别人能够具体地、客观地和形象地感到和观察到他内在的品质。通过学生的展示让他们获得表现的喜悦,从而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同时通过同伴之间彼此交流和合作学习,相互激励,发挥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幼儿之间的交流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与同伴分享经验、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在交流中相互启迪,建构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意图手套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手套很感兴趣,常常戴着手套回到幼儿园还舍不得收起来,并在同伴之间展示自己的手套。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对手套的认识,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制作手套,我们让幼儿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而需要的材料,在轻松的音乐背景中进行手工制作活  相似文献   

16.
培养幼儿语言的能力,就要给幼儿创设有利于表达语言的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利用与同伴和成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燕 《考试周刊》2013,(86):188-188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予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同伴,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以肯定的态度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增强,才能在角色中充分体现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正>Hartup(1989)论述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与他人之间形成的两种关系时指出,同伴是指幼儿的那些与自己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人。交往,亦称沟通,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黄希庭,2004)。而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互相影响的过程(张岩,刘文2001),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当今孩子的交往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过度的呵护与溺爱,让很多孩  相似文献   

19.
钱军 《考试周刊》2011,(66):225-226
在混龄游戏中,幼儿更能释放自我,多了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幼儿进行相互学习,彼此都取得了进步,获得了满足,体会到了混龄游戏带来的快乐。本文通过一些实例阐述了混龄游戏给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了交流、交往、释放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不同层次上都有了提高。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姜娟 《快乐阅读》2011,(6):100-100
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就提问而言,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有教师向幼儿发起的提问,也应有幼儿向教师或同伴发起的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