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办报思想,决定了群众是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办报实践中,确立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这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也是无产阶级报纸区别于资产,阶级报纸的显著标志。几十年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报社领导把做好群众工作、加强通讯网络建设作为办好报纸的重要环节来抓。实践证明,一张深受群众欢迎的生气勃勃的报纸,必然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通讯报道队伍。相反,脱离群众的  相似文献   

2.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重要观点和根本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对党报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起到过巨大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今天更需要坚持和发展这一优良传统.当前,面对报业竞争,群众工作任务日益加重,工作范围逐渐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办报指导思想分析《广州日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坚持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并践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尊重新闻价值规律,依靠群众办报,将党报办成了读者读得懂、愿意读的通俗化精英报纸。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历来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通讯员队伍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讯员是报社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家报社,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光靠那几十百把个记者编辑是难以把报纸办好的。  相似文献   

5.
“三贴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途径。“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指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新闻事业在新闻活动中对本阶级意志的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6.
我们现在的新闻传播业.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党的新闻事业。解放后,新中国的新闻事业较好地继承了以往群众办报、全党办报的光荣传统,报道了很多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一些报道颇有感染力。后来“文革”时期的假大空报道模式,也毒害了一代新闻工作者,新闻传媒变成了政治阴谋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历来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通讯员队伍是我党新闻事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讯员是报社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家报社,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光靠那几十百把个记者编辑是难以把报纸办好的。通讯员队伍的好坏强弱,关系到报社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8.
办报要靠群众。办报又要靠“几支笔、几把手”。如不依靠群众,报纸会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如果报社缺少一小批写作高手和办报能手,那也不可能把报紙办得有声有色,有劲有文,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几支笔、几把手”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是决定报紙水平、创造报纸风格的人物。强调他们的作用,是群众办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9.
何为亲民性?毛泽东同志关于“群众办报”的新闻思想可谓是其理论基础。毛泽东“群众办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延伸,它所蕴涵的“群众内容、群众形式、群众写作、群众评价”,既是其基本要求又是其本质追求。其中,所谓“群众内容”,说的是报纸内容一定要与群众生活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0.
唐群 《新闻爱好者》2011,(10):106-108
中央苏区的新闻实践,把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作为工作重心,体现了良好的群众性。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上服务群众、报道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报。坚持群众性原则,既是当时形势下群众路线的需要,又是符合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央苏区报刊在革命年代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办报,为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11.
唐群 《新闻爱好者》2011,(5):106-108
中央苏区的新闻实践,把发动群众、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作为工作重心,体现了良好的群众性。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上服务群众、报道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报。坚持群众性原则,既是当时形势下群众路线的需要,又是符合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央苏区报刊在革命年代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依靠群众办报,为我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新闻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理与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新闻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和确立了包括"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基本原则在内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坚持党性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有力最持久的坚守、是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方针最准确的阐释、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原则最根本的认识、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作重要讲话时,强调:“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结合新形势、新实践,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对继承和发扬我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推进新闻事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联工作是新闻机构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重要一环,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色和传统。因此,我党历来十分重视新闻通讯联络工作。 通联工作实际上就是群众工作。新闻单位通过通讯联络,把广大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共同办好我们的新闻事业。通联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地方通讯组织和通讯员去实施和体现的。通讯员是新闻机构在群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当年曾指出:“我们的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时值今日,我们的新闻事业步入空前的繁荣,不单单有报纸,更有广播、电视深入干家万户,而毛泽东同志的“群众办报”理论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新闻事业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更有特殊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各类电台、电视台的创办,更使新闻事业丰富多样,一大批新成员由此被吸收到新闻队伍中来。这些同志大部分来自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都有前所未有的拓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群众办报”这一方针,更多的是体现在以群众为中心办报,反映群众的心声,满足群众的需求,引导群众的观念等。但与以往相比,党报通联工作明显呈弱化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列宁党报思想不但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而且在中央苏区进行了本土化的传播与践行。列宁党报思想主要包括“党报党刊的党性原则”“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报纸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以及“党报的群众性”等。通过对列宁党报思想的传播与实践,中央苏区的党报不但实现了自身党性的增强、对群众革命活动的有效组织、对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推动、党报群众性的巩固等本土化办报成果,而且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为中心、因时应势的办报之路,有力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它包含了批评报道和相关评论、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内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是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个方面,也是正面宣传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欧新平 《新闻传播》2007,(2):58-58,44
“群众办报”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1948年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既是对党报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党报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20.
谢纳 《记者摇篮》2004,(10):42-42
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群众喉舌”的功能不断强化,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和喜爱。但是从近年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张君案”和“马加爵案”的报道中,我们也发现.部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新闻审判”的现象在报道中时有发生,既危害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妨碍了依法治国观念在公众中的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