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斯妤论     
斯妤论李正西说斯妤是纯美主义散文家,是说她的散文体现出来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并不是单纯形式上的或者只是与人生脱离的唯美主义。斯妤说,她和许多作者一样,经历了从审美到审丑的转折。虽然是在理论上可以把“审美”和“审丑”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区分开,但在...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鉴赏》2005,(7):25-29
斯妤,女,当代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写作,著有散文集、小说集二十多部。代表作有散文集《斯妤散文精选》、《两种生活》,小说集《出售哈欠的女人》,长篇小说《竖琴的影子》等。1993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同年10月获“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并曾获国内多种散文奖。其散文既先锋又典雅,既绮丽又深情,小说则奇谲诡异,灵动饱满,熔沉重与幽默,悲剧与荒诞,现实与幻想为一炉,令人耳目一新,深受青年读者和知识女性欢迎,并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介绍到国外。  相似文献   

3.
别样人生     
初读斯妤的散文《爱情是风》,是在初夏的一个无风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异常热情。看着手中清新犀利的文字,关于爱情的散文写得如此冷静透彻,我不得不再一次打量起这位女作家的简历。出生于闽南,生活于北京的斯妤,属于“上山下乡”的那一代。岁月的负荷并没有使她向命运低下头。她仍  相似文献   

4.
随着女性主义在上世纪中叶的凸起,翻译和文化的联姻使性别身份被投射到文化身份研究的视域中,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应运而生,女性主义翻译以其独特的翻译视角和翻译策略颠覆了传统的翻译体系,肯定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论文将在同一时期对我国文学界有较大影响的女性朱虹和斯妤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朱虹明显的女性主义意识以及她的翻译观和翻译实践。再者,又探讨了斯妤的写作特色以及她隐性的女性主义意识,这也是朱虹选择翻译斯妤作品的原因。并以朱虹翻译斯妤的《并非梦幻》为例系统的分析了朱虹在这篇译作中体现的女性意识以及她再创造性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繁荣文学创作,继承“五四”新文化传统,弘扬朱自清人文精神,展现扬州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主旨的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散文奖)2006年1月7日在北京揭晓。《流连西柏坡》等10篇参赛作品获奖。朱自清文学奖(散文)由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和《中华文学选刊》杂志社共同举办。该奖设立和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经严格筛选,初选入围作品30篇,1月7日经评委会认真评选,最终确定10篇作品获奖。本届朱自清文学奖评委会由铁凝、曹文轩担任主任,评委由王干、王剑冰、赵昌智、格非、阎晶明、梁鸿鹰、斯妤等9位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6.
《寻访乔里亚》是当代女作家斯妤的一部中篇小说,这篇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揭示了人生是寻访的一生,即使成功,人最终仍将寻求。值得回味的是寻访对象乔里亚命运的巨大变化。寻访是艰难的,寻访对象命运的变化致使寻访行为被消解,令人惊醒和沉思。这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理性主义衰微后,中国知识分子的迷茫——寻找动机还在,然而目的已失落了。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散文理论方面大力提倡小品散文,确立了小品散文在现代散文中的重要地位,并在研究散文流变方面对现代散文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散文创作实践方面,周作人的独特的美学追求、文体和语言的革新,促进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电视散文产生初期,受到很多赞誉。许多人认为它为文学散文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张扬了散文的美学特征,强化了散文的意境美和抒情性,使散文更具魅力。电视散文为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电视散文的诸要素中,画面与音响是其与文字散文相比最显著的两个特点。那么如何看待这两个方面呢?  相似文献   

9.
记得女作家斯妤这样说过:“人类只要还有向上向善的意愿,还有对爱与温馨的渴望,冰心对我们来说,就是永远的。”的确,当冰心105岁时,我们想念这位把轻柔的海波、窗外浓郁的花香、母亲温柔的低语送进我们童年梦中的爱的使者。  相似文献   

10.
赖彬远 《教学随笔》2014,(10):20145+145
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相关的散文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但在长时间以来,散文阅读教学缺乏有效的策略指导,使得散文阅读教学处于低效之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结合客家题材散文,实现了散文阅读有效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曾焕鹏的专著《中国当代散文论》和《当代散文再论》在散文批评实践和散文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体现在富有个人创见的散文理论观,注重散文理论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对散文创作·领域新人的扶植和支持,对散文薄弱研究领域和福建散文创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暖雨 《中文自修》2005,(10):4-5
记得女作家斯妤这样说过:“人类只要还有向上向善的意思,还有对爱与温馨的渴望,冰心对我们来说,就是永远的。”的确,当冰心105岁时,我们想念这位把轻柔的海波、窗外浓郁的花香,母亲温柔的低语送进我们童年梦中的全都。  相似文献   

13.
林清玄散文隽永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对佛教智慧的吸取和借鉴。得益于佛教的智慧,林清玄扩大了散文的题材范围,创造了新的散文范式,加深了散文的哲理思考,增强了散文的悠远感和超越感。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颇受关注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残疾经历和独特视觉使他的散文呈现出理性思辨的哲理风格,为散文创作注入了崭新的内容。他的散文对残疾、生死、命运、生命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思索,使其散文的精神内容超越小我情感的抒发,因而具有了哲理与宗教色彩。他提出了残疾情结,探讨了生死迷惘和命运纠葛等存在主义话题,努力在散文中直接探讨生命意义。他的散文用感性的文字指引着读者去思索形而上生命问题。史铁生散文精神的"大"的内涵使其散文在当代消费语境中独具一格。本文从散文精神内涵、艺术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史铁生散文创作艺术,并将史铁生散文归为真正的"大散文"范畴。  相似文献   

15.
周涛的散文在当代散文界自成一家,其"重建精神家园"、"自由是散文的生命"和"没有大地就没有大文章"等有关散文创作的言论,道出了他对当代散文生态环境、散文家的责任、散文的文体改革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变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丰富了当代散文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思想。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对散文的"真"、散文的结构及散文的语言有独特的见解。季羡林认为散文的"真"就是要写真事、诉真情,而且真情还必须是使自己感动的真情。他认为散文的结构"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季羡林在散文写作中追求饱含"真情"的"淳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散文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如何教学散文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散文教学除学习语文知识外,还应注重学生对散文的美感体味,从品味散文的语言入手,体会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情感,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是散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杨永康是中国当代新散文的代表作家,他的新散文获得了愈来愈多的全国读者。他的新散文借鉴现代主义技法着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情绪、莫名的意念,让复杂隐秘的心灵向世界敞开。杨永康在新散文方面的探索,开拓了散文的题材,丰富了散文的写作技法,并以自己的优美篇什丰富了中国当代新散文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9.
`巨型'先锋散文的出现成为90年代散文的一种景观和一脉潮流,它已在客观上形成了对`小散文'的一种超常反拨和对`大散文'或`文化散文'的一种越轨拓展;它内涵上的宏大和表现上的陌生加大了散文的容量和拓展了散文的空间,昭示了散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断创新的可能;它给人们带来惊讶、震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异样的困惑.它们已在变异中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在不断呼唤`大散文'的世纪之交,破译和解读某些`巨型'先锋散文的个案,对于我们把握未来世纪散文的发展空间、自然走向和文体演变也许不无补益.  相似文献   

20.
冰心的早期散文别具风采,独创了一种“冰心体”。她孜孜探求与创作的散文是丰硕的,在中国现代散文领域树起了一座精巧、秀美的散文雕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